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自然概貌

清朝的建立者满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称为肃慎,东汉时期改称挹娄,北魏时期为勿吉,隋唐时期为靺鞨,宋明时期为女真或女直。

自古以来,满族的先世就劳动、生息在祖国东北的广大地区里,东北的自然环境对其生活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国今日之东北地区,北起黑龙江,南达辽东半岛,西自长城,东至乌苏里江,形近一个大的三角形,为一古陆区。境内高山叠嶂,江河纵横。阴山山系环抱于西北,长白山系屏蔽于东南。属于阴山山系的燕山山脉,进入东北地区后分为三支:一支东南行,西与北京郊区的西山相接;一支东北行,为松岭山、医巫闾山与海岸之间的狭长地带,是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同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一支北行,为大兴安岭,是嫩江与额尔古纳河的分水岭。自大兴安岭北端东行,横亘黑龙江以南者,为伊勒呼里山。自伊勒呼里山东端折趋东南,为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东西遥遥相对,是黑龙江与嫩江、松花江之分水岭。长白山系支脉四出:东北走的主干叫英额岭,分支为完达山脉、张广才岭;西南走的主干叫伊尔哈雅范山,分支为吉林哈达山脉、千山山脉。长白山的主峰为白头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山顶有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口湖,名天池。在天池周围罗列有1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奇峰,其中的白云峰,耸立在天池西侧,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峰。此外,原属我国,后为沙俄割占的锡霍特山,东濒鞑靼海峡与日本海,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800—1000米,盛产云松和银松,一直是从肃慎至女真族人的东部居住区。

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环抱之中,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松辽平原,南北长达100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00公里,包括:在大小兴安岭和伊勒呼里山之间由嫩江冲积而成的嫩江平原;位于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和大小兴安岭之间由松花江冲积而成的松江平原;介于吉林哈达岭、千山山脉与医巫闾山之间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山脉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波浪起伏的丘陵地区。

全区气候,南温北寒。北起北纬53度半,南迄北纬38度半。由于区域辽阔,地势悬殊,东南濒海,西连蒙古高原,因而气候变化剧烈。黑龙江流域地区冬季严寒,严冬占全年之半,最低温度至零下30 ℃以下。南部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全区无霜期短,一般只有150至200日不等,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0—50毫米。但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全年雨量有半数集中于七、八两月,适于农作物生长。平原地区为有名的黑土地带,腐植层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表层疏松,底土黏重,土壤结构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环卫松辽平原之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滨海之锡霍特山及其周围的丘陵地带,遍布森林,绵绵延延,横亘数千里,万木参天,荫密幽深,自古有窝集 之称。有些地带就是以窝集命名的,如新宾东北的纳鲁窝集、抚松东南的纳秦窝集、汪清西北的玛勒呼里窝集等。树种多为针叶林和针阔混合林,其中的红松著名于近世。山高林密,野果丰多,野猪、獐、鹿、貂鼠之类栖息其间,为采集、狩猎生活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盛产鱼类,兴凯湖所产鳇鱼、鲑鱼,大者至数百斤,成为湖滨居民的主要衣食之源。另外,林间的人参、江河的东珠等珍贵特产,更是同邻区进行贸易的传统货品。

山区、平原以及江畔湖滨自然条件的差异,再加上其他因素,造成了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深山老林使当地居民在遭到邻族压迫时,可以避居其中,免于扰害;但由于地域悬隔,孤居一隅,缺少同先进地区的交往,长期局限于以采猎为生的状态之中。而居住在平原地区,特别是与汉族住区毗邻地区的居民,由于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进行了具有相当水平的手工业生产,创建过封建制的地方政权。 D9x4bnzq/gTSt1UTqvURu/b2G19BdF20mocekZOoL5yQIU1elXcmBXwpmcps3L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