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在学习和阅读中,我感受到极大的平静与乐趣。学了心理学之后,我常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常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我会以学习为乐?

通过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以下三个原因最为重要。

首先,是家庭的书香环境。我记得小时候,外公有订阅报刊杂志的习惯,而我呢,经常会在他的房间偷看他的杂志。每次,他的《半月谈》被邮递员送到家,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因为我最喜欢看里面的社会趣事和生活百科类的资讯。我的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读书,从我小学四年级开始,他们每年会为我订阅好几种杂志,每个学期还会给我50元让我自己买书看。现在的孩子们可能不太理解,但是我想跟我同龄或比我年长的爸爸妈妈们,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爸爸妈妈们一定知道,当时的50元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而能够有这么多书可读的孩子其实也是不多的。因为有书,我又吸引了一些爱读书的人和我交朋友,并且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书拿来和我交换,这样我就能够读更多的书。正是因为从小的书香环境,让我对书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而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则是我从小的消遣。所以,成年以后,阅读、学习、工作、消遣,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从小培养的阅读习惯,让我涉猎广泛,所获得的知识都成为我以后学习新知识的“同化固定点”。这些“同化固定点”不仅让我对新知识有亲近感,也让我学习相关知识时更快。(“同化固定点”这一理论在本书的第一章将详细介绍。)

其次,在我人生的大多数转折里,总是会出现能够激励我的老师,小学四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任何一个关键阶段,好老师从未缺席。这些老师一直鼓励我、支持我、欣赏我,他们让我看到那些我从未看到的自我突破点,而最终,他们又引导着我实现了这些突破。所有这些发生在我身上的成功而美好的体验,让我对老师充满喜欢,让我对一切与老师相关的事情,包括学习,都充满着美好的情绪感受。

再次,我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了那些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是我在本科时学了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之后才发现的。这些高效的学习方法让我学习起来很轻松。尝到这个甜头之后,我就一直对学习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和学习心理学的书籍比较感兴趣,会第一时间把一些好的方法应用在我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去实验哪些方法更适合自己。而这些学习实验,又让我的工作更具有创新性和更容易有成果。学习本是我的乐趣,而学习的确在我的工作上又提供了很多助力。

成为妈妈之后,我发现观察孩子的学习是一种更有趣的事情。通过观察孩子,我发现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也是天生的实践家。孩子每天都不知疲倦地去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每天都会吸收和学习许多新知识,每天在他们的身上都会发生全新的变化。

他们的学习是全身心的,他们不仅用大脑去想,还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他们还会不断地去实验,例如,婴儿把球用不同的力量摔在地上,去观察球弹起的不同高度和角度。这个简单的游戏,如果没有人打扰他,他甚至能玩大半天。每一次球被摔到地上时,他们会展现出极大的乐趣,甚至笑出声来。当孩子再长大一点后,妈妈无意给他讲的一个故事,不知道触动了他哪根神经,他可能让妈妈连续讲一个月。孩子到了4岁左右,他们喜欢不停地问“为什么”,如果大人有时间陪他们玩这个“为什么”的游戏,他们可以不知疲倦地玩好几个小时,然后第二天继续开始。每当看到新的东西,他们的眼睛会发光,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我与新妈妈们交流,发现她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好像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学习的天才一样。

但是,当孩子再长大一些,进入了小学,很多孩子却在爸爸妈妈及老师的眼里变成了不爱学习的小学生。一些孩子变得讨厌学习,甚至害怕去学校。有的家庭甚至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变得不再安宁。很多人开始强迫孩子学习。著名的教育家约翰·霍特说,从这时起,很多孩子不再运用大脑来学习,而是运用大脑来逃避大人们让他们做的事情——强迫他们学习。霍特认为:“从短期看,强迫孩子学习似乎能够起作用,能够让一部分孩子顺利通过考试,甚至有的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策略是自我限制、自取其败的,不仅摧残孩子的性格,而且摧残孩子的才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孩子的潜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看来,霍特说的仍然还是现实。现在在大学里,哪怕是顶尖的学府,有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没有学习目标,也没有人生目标。

去深入了解身边那些讨厌学习,甚至逃避学习的朋友,常常会发现他们在小时候有痛苦的学习经历,例如,学习过程中被强迫、指责甚至羞辱,经常体验到学习的失败,这些经历让他们感到很丢脸和泄气,认为自己是不擅长学习的,最终害怕和逃避学习。

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情绪,了解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哪些因素影响,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那么我们就可以阻止上述大部分的悲剧发生。那些天生的学习家、天生的实践家就不会变成厌学的学生,甚至是厌学的成人。

通过我自己的生活实践,以及观察身边那些幸福快乐的朋友和真正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师长们,我发现,学习本身是能够让人产生快乐的,这种快乐的强度不是最强烈的,但是它的持续性和影响力会很大。一个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的人,他的求知欲、自信心、乐观精神、勇气、适应性、坚持性、独立、机智、竞争力、理解力等都会得到同步增强,他从学习中获得的视野和胸怀会让他知道如何去过好自己的一生。做为妈妈,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永葆求知欲,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过好他的一生。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保持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绽放而有活力的。

那么,怎样让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呢?于是便有了“幸福加智慧父母课堂”的诞生。我们决定给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些相关的育儿课程,让爸爸妈妈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方式,更了解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我们还会亲自辅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

过去的几年,我们一直对自己的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同时也收集相关的实证研究的成果,让实践和理论互相印证。我们意识到,如果把我们开发的这些育儿网络课程、家长互动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新思考、亲自辅导孩子们的实践总结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集结成书,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爸爸妈妈和孩子,甚至是部分教育工作者。正是这样一个初心和发愿,最终促成了本书的诞生。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共十一章。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对学习的本质和学习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第二章)对如何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第三章)阐述了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也把它单独看作一部分。第四部分(第四章至六章)对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自控力、情绪管理和时间管理。第五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阐述了高效学习的方法。第六部分(第九章至十一章)阐述了与人的学习有重大相关性的核心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和阅读力。

本书每章均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自成体系的,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一定需要按章节顺序阅读,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直接进入某一章的阅读。全书理论性较强的是第一章,可能这一章对于非专业教育学或心理学背景的爸爸妈妈来说比较难懂,但第一章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很多方面自然会发生改变,所以这一章建议大家在比较有耐心和时间的时候仔细阅读。

最后,说两点本书没有提到,但是对孩子的学习和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一,信任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相信孩子的巨大潜力。只有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本书中提到的很多解决方案才会有效。没有什么比信任更简单,也没有什么比信任更难。约翰·霍特说,与其说信任孩子,不如说信任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也不被大人信任。大人们常常提防着我们玩,认为玩是不好的;提防着我们犯错,认为犯错就是失败。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是学习家,每个人天生都有巨大的潜力,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被信任,于是我们将这种不信任传承给了孩子。我们要打破这种不信任的循环,并且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学习能力,信任孩子的潜能。

第二,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并且不随波逐流。你真正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内心真的希望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当你想好了,就真正地、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就像你希望孩子能够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并且坚定地去执行一样。当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思考了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目标,并且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你就不会焦虑,剩下的就只需要尊重规律,科学育儿。

最近,我和妈妈聊天比较多,她分享了一件令我很感动的事。在我小的时候,很多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并不能专心地读书,她们经常甚至每天被安排做很多家务或农活,一些孩子小学、初中没有读完就辍学去工作、赚钱养家。而我却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这就是源于我爸爸妈妈的坚持。妈妈说,爸爸和她供我和两个弟弟读书,尤其供我读书,其实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有经济上的,还有来自周围人的不理解和议论。她说在我小的时候,甚至我上了大学,经常有好事者专门去家里,劝说我爸爸不要让我读书,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什么用,况且家里有三个孩子要供,不如让女儿早点工作,承担家里的负担。但是爸爸对他们的话置之不理,并且从来没有跟我们讲过这些事情。只是最近,我跟妈妈聊天,说起现在的生活状况,她才提起来,她说她认为他们当时的坚持是值得的。我真的要感谢爸爸妈妈在教育上的坚持,因为他们的培养,才有现在这样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热情和爱学习的我。

当然,现在的爸爸妈妈们和我的爸爸妈妈要坚持的已经远远不同了。但是每个人,真的要认真地想清楚,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的,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愿这本充满真诚的拙作,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愿中国千万的家庭更幸福,孩子如花儿般绽放。

限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肖兴荣
2020年7月29日于北京 f+qWBdZvIThyC5JsUsOf3GLSDdS1GCSEY8SeaZfxForRWxEhEavjBA86+kRyd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