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犀角的替代品,特新补释之。
【来源】 牛科动物水牛 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
【药性】 苦、咸,寒。归心、肝经。
【性能特点】 苦泄寒清,咸能入血,入心肝经。既清解热毒,又凉血定惊,清解凉血力较犀角为缓,常代犀角入药。
【功效应用】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治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常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治热病邪入心包之高热惊厥、神昏谵语,常配牛黄、麝香、朱砂等,如《中国药典》安宫牛黄丸。治血热吐血衄血斑疹,属外感热病者,可配生地黄、大青叶等;属内生火热者,可配栀子、紫草、黄芩等。治小儿惊风,可配牛黄、天竺黄、胆南星等。治咽喉肿痛,可配板蓝根、牛蒡子、桔梗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12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每次1~3g,一日2次,开水冲下。代犀角宜加量。
【使用注意】 因其性寒,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