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文】 犀角解乎心热。
【注释】 乎:介词,无实际意义。
赋文的原意是:犀角是清解心热之药。赋文虽强调犀角善清解心经邪热火毒之作用,但却未言尚能凉散肝热而定惊与凉血而解毒之能。其次,赋文对犀角的药力强弱也未言及。其三,因犀牛属世界性保护动物,1993年我国政府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角,故现在犀角已不再药用,常以性效相似的水牛角替代。
【来源】 犀科动物印度犀 Rhinoceros uicnicornis L.等或黑犀 Rhinocerosbicornis L.等的角。前者主产于亚洲南部与东南部,习称暹罗角;后者主产于非洲东部与东南部,习称广角。
【药性】 咸、苦,寒。归心、肝、胃经。
【性能特点】 咸能入血,苦寒泄清,主入心肝经,兼入胃经。善清解心肝胃三经血分实热而凉血解毒,为解散血分热毒之专药,药力颇强,凡血热毒盛无论外感或内生者均宜。
【功效应用】 清热定惊,凉血解毒。治温病热入营血之高热心烦不寐,常配黄连、生地黄、丹参等,如《温病条辨》清营汤。治热盛火炽、内灼心肝之神昏谵语、惊厥抽搐,常配羚羊角、磁石、生石膏等,如《和剂局方》紫雪散。治外感热病、血热吐血衄血斑疹者,常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如《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治气血两燔之高热神昏、斑疹吐衄,可配生石膏、知母、玄参或栀子、大青叶等,如《温病条辨》化斑汤、《伤寒类证活人书》犀角大青汤。
【用法用量】 内服1.5~6g,磨汁或研末冲服为佳。
【使用注意】 因其性寒,故脾胃虚寒者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