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文】 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
【注释】 退热:退除实热。除蒸:清除骨蒸潮热。
赋文的原意是:地骨皮有清实热、除骨蒸潮热之功效。地骨皮为退虚热、凉血热、清肺热、兼生津之品,赋文虽突出了其退热、除蒸之效,但不够精准全面。其次,其主治最宜及性能特点等均未涉及。
【来源】 茄科植物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
【药性】 甘,寒。归肺、肝、肾经。
【性能特点】 甘寒清降而益润,入肺肝肾经。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清降不透,略兼滋润。善退虚热(除蒸)、凉血热、泻肺火,兼生津,不透散。凡虚热、血热、肺火、津伤皆宜,治有汗骨蒸最佳。
【功效应用】 退虚热,凉血,清肺火,生津。治阴虚发热,常配青蒿、生地黄、知母、黄柏等。治有汗骨蒸,常配知母、黄柏、胡黄连等。治血热吐衄尿血,常配白茅根、栀子、小蓟等。治月经先期或经前发热,属血热者,常配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等;属肝郁化火者,常配柴胡、栀子、牡丹皮等。治妇科虚劳,可配柴胡、栀子、知母等,如《妇科玉尺》加味逍遥散。治肺热咳嗽,常配桑白皮等,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治内热消渴,常配生葛根、生地黄、知母等。
此外,兼清肝火,治高血压属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常配夏枯草、生牡蛎、钩藤、天麻等。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可酌情配入复方等。
【用法用量】 内服6~15g,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因其甘寒清润,故脾虚便溏及表邪未解者不宜用。又因凉血益润而有留瘀之弊,故在将其用于月经先期或经前发热时,须与凉血化瘀之品同用,以防凝滞经血,影响月经的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