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文】 兜铃嗽医。
【注释】 兜铃:马兜铃。嗽医:医嗽,医治咳嗽。
赋文的原意是:马兜铃治咳嗽。马兜铃清泄而降,略兼开散,赋文只强调其治咳嗽,而对因何引发的咳嗽却未言。其次,其能清肠疗痔,而亦未言及。其三,其有一定毒性,又当注意。
【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等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性】 苦、微辛,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 苦寒清泄而降,微辛略兼开散,有小毒力较强,清降略开泄。入肺经,清肺下气而止咳平喘;入大肠经,清肠热而消痔肿。肺热咳喘无论虚实皆可酌选,苦寒有肾毒内服宜慎,不可过量或久服。
【功效应用】 清肺下气,止咳平喘,清肠疗痔。治肺热咳喘,可配桑白皮、黄芩、瓜蒌等。治肺虚热咳有痰,常配阿胶、杏仁、炙甘草等,如《小儿药证直诀》补肺阿胶散。治肠热痔肿,古单用燃熏,今配槐角、槐花、大黄、枳壳等。
此外,其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用于早期高血压的治疗。
【用法用量】 内服3~10g,煎汤,或入丸散。肺虚有热咳喘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 因其含马兜铃酸,苦寒有肾毒,故不宜大量或久服,寒痰咳喘、脾胃虚寒及肾病患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