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文】 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
【注释】 理:调理、治疗。
赋文的原意是:薏苡仁既疗脚气肿痛,又除风湿。赋文据《神农本草经》薏苡仁“主风湿痹”与《食疗本草》薏苡仁“去干湿脚气”而撰,只列举了薏苡仁的单一功效与主治,与今之认识相差很大。其次,赋文将其列入寒性类药,而实则微寒。其三,其生用、炒用的性效与主治病证有别,当知。
【来源】 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 mayuen (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药性】 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 甘淡渗利兼补,微寒能清,入脾胃肺经。生用甘淡微寒,祛邪兼扶正,既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又兼健脾。炒用甘淡而平,扶正兼祛邪,既健脾又利湿而止泻。药食兼用,药力平和。功似茯苓而力较缓,祛邪又扶正。生用长于清热、利湿、除痹、排脓,炒用长于健脾止泻。
【功效应用】 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健脾止泻。治水肿,常配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等。治小便不利兼热,轻者可单用,重者可配木通、车前子等。治脚气浮肿,常配黄柏、苍术、牛膝等,如《成方便读》四妙丸。治湿痹身痛,属外感风湿者,常配麻黄、杏仁、甘草等,如《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属湿痹兼热者,常配秦艽、防己、威灵仙等。治湿疹湿疮,常配土茯苓、萆薢、防己、白鲜皮等。治肺痈吐脓,常配鱼腥草、金荞麦、芦根、冬瓜子等。治肠痈腹痛,常配大黄、牡丹皮、红藤、败酱草等。治脾虚溏泻,常炒用并配人参、茯苓、砂仁等,如《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
此外,治扁平疣,以生薏苡仁碾(研)粉,每次15g,一日3次。抗癌,可制成注射液。
【用法用量】 内服10~30g,煎汤或入丸散。亦可作羹、煮粥饭食。其力缓,用量须大,并久服。清热利湿、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 因其虽平和,但能利湿,故津液不足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