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菊花

【赋文】 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

【注释】 清头风:清头面部风邪。

赋文的原意是:听说菊花能明目、清头风。菊花集散风热、解热毒、平肝于一体,赋文虽昭示了菊花明目与清头风之功,但不够精准与全面。其次,赋文将其列入寒性类药,而实则微寒。其三,从品质而言,又有性效不完全相同的滁菊花、杭菊花、野菊花。

【来源】 菊科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性】 甘、苦,微寒。芳香。归肝、肺经。

【性能特点】 甘能益润,香疏苦泄,微寒而清,入肝肺经。主疏散清解,兼益润平降。既清散风热,又兼益阴平肝而明目,并清泄热邪而解毒。黄者名杭菊花,白者名滁菊花。

【功效应用】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治风热感冒,常配桑叶、荆芥穗、连翘等,如《温病条辨》桑菊饮。治温病初起,常配桑叶、金银花、连翘等。治目赤肿痛,属风热者,常配桑叶、谷精草、木贼等;属肝火者,常配桑叶、夏枯草、黄芩等。治肝肾亏虚目眼昏花,常配枸杞子、熟地黄等,如《医级》杞菊地黄丸。治肝阳上亢眩晕,常配川芎、钩藤、生白芍、生牡蛎等。治痈肿疮毒,常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

此外,有降压作用,治高血压属肝阳上亢,常配决明子、石决明等。

【用法用量】 内服3~10g,煎汤,或开水泡,或浸酒,或入丸散。入汤剂不宜久煎。杭菊花(黄)长于疏散风热,滁菊花(白)长于平肝明目,野菊花长于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 因其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eHz9XN9UlnkD4sK2aS9hPi2nK0dObjHd+69fxzhRgxTfDvzAOBNg5wLcQU//ad8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