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矛盾”与“创新”互相依存

如前所述,这是一本论述有关创新,特别是有关中国创新的书。我在研究古今中外创新的历史、经典、创新战略、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和创新种类时,发现了“矛盾存在”与“创新理念”互相依存,发现了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创新理论的交叉和概念的重叠,现加以区分对比,以飨读者。有的交叉关联,有的妙趣横生,有的辩证统一,有的充满矛盾。

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学说

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提出一个核心理论,他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挑战和应战”的过程之中。他的“挑战和应战”学说是一对矛盾。汤因比认为,要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首先要了解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本质区别,这一本质区别就是模仿方向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们模仿的对象是已故的祖先,传统习惯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社会停滞不前。在文明社会,人们模仿的对象则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物,传统习惯被打破,社会便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由此看来,文明起源的性质就是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这种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既不是由于种族,也不是由于地理,而是由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或挫折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

人类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和当今社会,都曾经面临着内部和外来的挑战,如果内部少数具有创造力的先贤、圣哲和精英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刺激和挑战做出适当的回应,甚至改变自身的体制束缚,接受挑战或进行应战,那么,这种文明就富有生命力。又假设这样的挑战不致过于沉重和超负荷,因为过于巨大的挑战或威胁可能毁灭一个社会。同时这样的挑战又不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微小的挑战无法激励内部足够的动力。在一个适度的挑战中,就可以引发少数具有创造力的精英集团的回应,那么社会就进入了文明状态。请看中华文明的诞生,一方面华夏族的先民拥有着广袤肥沃的土地,他们可以春播秋收,养殖畜牧,另一方面先民们又面临着反复的黄河泛滥,外加凶猛的野兽。华夏族的先民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内外部环境刺激、威胁和挑战,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终于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华夏族的先民们在黄河两岸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和“应战”中独自原创的。华夏文明的诞生是华夏族先民们的重大创新,它具有首创性、延伸性、开拓性,生命力十分强大。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它所产生的地理和内、外部环境条件就非常符合汤因比的理论假设。换一句话说,也有可能是汤因比在研究中华文明的诞生后提出的“挑战和应战”学说。有趣的是,“挑战和应战”是一对矛盾。

克里斯滕森的“持续性创新”和“断裂性创新”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滕森(Clayton M.Christensen)在其著名的《创新者的窘境》( The Innovator's Dilemma)和《创新者的答案》(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两本论著里,详细地论述了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断裂性创新(又译作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他认为,科技创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生存的必需,很多公司可以通过创新获得巨大的利润。按照他的理论,一些新兴公司推出产品时没有宏大的商业计划,它们从市场的底层打入后,逐步扩展,最终在市场高端将对手挤走。克里斯滕森教授称这些产品为颠覆性技术(disruptive technology,或译作破坏性技术)。相反,一些受人尊崇的领先企业因为没有把握住市场与破坏性技术的时机,最终丧失了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对于这一现象,克里斯滕森教授在2003年的后继之作《创新者的答案》(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中给出了一个看似悖谬、实则合理的结论,那就是良好的管理导致了这些企业的颓败,往日的成绩成了创新的绊脚石。

根据克里斯滕森教授的理论思想,如果新兴公司掌握了某种能打破现有经济模式的新发明,就可以让任何一家领先企业或大公司败下阵来。这种断裂性创新,使许多擅长持续性创新的大公司管理人员陷入恐慌。这就是亚马逊遇到阿里巴巴,或谷歌遇到百度的尴尬和无奈。有趣的是,持续性创新和断裂性创新也是一对矛盾。

“堵塞”与“开启堵塞”理论

我长期以来致力于国际技术转移和创新研究,特别是倾注于中国创新研究。在中国国际技术转移和创新研究中基于对于中国小浪底案例的研究,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技术和知识转移》(英文)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堵塞(blockage)”和“开启堵塞(un-blockage)”的理论。就一个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而论,转让者(transferor)和受让者(transferee)的合作愿望和态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受让者不仅要能充分地把握技术的性能和特征,更重要的是受让者要能展示真诚合作的态度和对于知识产权的注重。假如转让者感觉一方面自己要失去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自己的合作伙伴又不理想,那么转让者就会“堵塞”技术转移的渠道。一旦渠道堵塞,会给双方带来损失。受让者将会有强烈的挫折感,会想尽办法“开启堵塞”以便最后获得技术转移项目的成功,最后使项目获得进展。这是双方博弈的过程,换一句话来讲,也是提出创新方案的过程。这里的“堵塞”和“开启堵塞”也是一对矛盾。

创新的模式和种类

矛盾与创新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创新的种类包括:

激进创新与渐进创新。 激进创新是指世界上首创的、和现有产品及工艺完全不同的创新。激进创新可以被认为是创新导致与原有技术的脱离。这种新技术可以对于整个世界、整个产业界或者企业来说是全新的。而渐进创新是在这个维度的另一端。渐进创新可能并不是很新的技术,或者与原有技术脱离程度不大。它可能在应用之前就为企业或产业所知晓,并且仅仅包含对现有技术的较小的变化或者调整。

性能增强型创新与性能破坏型创新。 从一个特定的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创新是建立在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就是一种性能增强型创新。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如果技术不是建立在企业现有基础上或者使现有技术作废,这样的创新就称为性能破坏型创新。一项创新是性能增强型创新还是性能破坏型创新取决于从哪个角度去看。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性能增强型创新,而对另一个企业来说就可能是性能破坏型创新。

在这些结构严谨的创新种类区分对比和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对对“矛盾”的蛛丝马迹,矛盾与创新真乃互相依存。 hAoHOSWf/RaRkihTp+H0fro318mlyfKm2dFcFoN1dy5E3urE/7vPqTYf2bnyLz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