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阳明致良知

亚当·斯密1759年出版的《道德论》给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后来有学者把它称为现代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石。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就道德情操的倡导和塑造,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中国历史上对于道德情操的塑造,可以追溯至《论语》,明代王阳明继承先贤哲学智慧精髓,将中国古代塑造人类道德情操的理念发扬光大,创立“致良知”学说。

王阳明,实名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宁波余姚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道、佛三家学说,且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湛的文学艺术造诣。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王阳明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形成明朝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著名流派——阳明学派。

王阳明一生仕途坎坷,但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理学”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其“心学”学说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对个人意愿的尊重及对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下领导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谈论的“智者坦荡”是对于王阳明处事自然、洒脱自如、博大胸怀的描述。王阳明曾经被贬,去龙场途中又遇追杀,逃过大难,却清风海阔,不见一丝怨尤。在武夷山一野寺中,他题下《泛海》一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由此可见王阳明非一般的坦荡胸怀。

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去恶为善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良知的说法来源于《孟子》,其含义是指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对此加以发挥,并引进《大学》中的“致”字,《大学》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天理。通过致良知进一步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世界上的一切皆得其天理矣。换一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纳入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轨道。其要点包括:第一,良知即是天理。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王阳明对此则作了本体方面的发挥,以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把先验的道德良知视为代表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第二,良知是心之本体。王阳明认为:良知天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第三,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过程中的能动功能。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知与行的先后及难易问题则是中国哲学家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的基本立场是主张“知行合一”。其大概意思是,知行同一于心之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知行合一并进不可分离等等。具体说来,他认为,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知不限于思想,行不限于行动,知行同是心的两个方面,即知即行。至于其知行合一的目的,王阳明认为:一是为吃紧救弊而发,一是为了论证知行本体本来如此。也就是说,知行合一说的核心内容是知行本体合一,重点在于强调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至于这里的行,虽然含有社会实践的意义,但说到底只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践履,是专指一种克己功夫。 K5DOjEiv+ctL3ZjXpW8SsBcG4H9zBk4/UgHR2eweiIrC7y54ukC7o4AHTqqzoV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