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和”文化可以追溯千年,历久弥新。汉语中的“和”字,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字源解说:“和”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尤其是处于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的先秦诸子们,开始对“和”的意蕴、价值、实现途径和理想状态进行理论阐发,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自觉、自发和自我。“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上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席物,万国咸宁。”意思是依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和包容、创新智慧。 PVgd5i28i4SUdg7SOvrNEIhxx71LDESl6IAChkqpQ5iqDeZbQ+59q0ypNjV6WU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