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康养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国家推广特色小镇的背景、目标来看,还是从特色小镇本身产业、人文、旅游、社区等多种功能来看,特色小镇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各类特色小镇中,康养小镇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特色明显、功能突出等多种优势,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尤其明显。

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从区域发展来看,康养小镇建设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产业、人文、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康养小镇),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地方投资环境和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首先,康养小镇建设,需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导入康养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吸引外来投资等。其次,康养小镇建设可以增加税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泗河源头幸福健康特色小镇项目为例,该项目建成后,据测算,可为当地带来较大的直接税收(比如营业税金及附加税149744.64万元,企业所得税329011万元)。

具体来说,康养小镇以健康、养老、养生为主导产业,围绕健康、养老、养生,延长康养产业链,引进康养产业上中下产业链上的优质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协同配套,美化自然生态环境,将生态资源、旅游景点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经济良性增长。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世界经济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中的投资和出口近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情况。

就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而言,长期以来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康养小镇的显著特点是“三生融合”和“四位一体”,这与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代发展理念相吻合,也符合当今国际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康养小镇以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体来说,健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康养小镇在建设中通常会引入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庄园、绿色果园、休闲农场等,推动当地及周边养老养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完善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带动当地及周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有利于改善地方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三、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政府、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指出: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国家对特色小镇的顶层设计来看,还是从特色小镇的实践探索来看,大城市周边都是特色小镇的集中培育地,是打造特色小镇尤其是康养小镇的最具优势地(有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管理优势等),是社会资本最理想的投资地,也是特色小镇最易成功之地。就特色小镇而言,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产业特色突出、绿色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一方面,特色小镇是承接大城市功能的着力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如加速村镇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河道治理等村镇配套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带动力量。

有相关专家指出,结合我国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浙江省以及其他在特色小镇方面做出成功探索的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等地的实践,包括康养小镇在内的特色小镇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模式,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推进作用。

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不仅能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税收,而且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投资品质和投资环境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从特色小镇建设自身的要求来看,必须具有社区功能和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以我国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浙江省为例,浙江省规定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更是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又如天津通过建设花园小镇实行城镇全面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有条件的街镇要建立智慧共享平台,成为智慧小镇,以风景美、街区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风尚美为建设内容,居住社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要达到10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要达到100%。因此,在严格的要求之下,特色小镇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道路交通等)和公共服务(如学校、医院、养老机构、银行、图书馆等)。与此同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小镇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小镇的持续发展。

就康养小镇而言,相比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康养小镇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更高,从而为居民生活提供生活和工作便利。康养小镇以康养产业为基础,引入养老康复、生命科技研发等健康产业,同时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等产业,这就需要小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使环境持续改善。

五、解决劳动力就业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的领域广、项目多。有统计显示,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涉及大大小小的项目上千个,既有特色产业本身,又有配套工程(如市政、交通、学校、医院、养老等)。建设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可以就近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特色小镇建成后,在漫长的运营期内需要大量的运营服务人员。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可以引导当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为例,其中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该镇就业岗位高达18.7万个。即使是就业岗位最少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解决就业岗位也逾千。

康养小镇作为特色小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发展迅猛,在促进地方经济提质增效、带动项目所在地劳动力就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康养小镇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社区”,一方面,推动农村户籍人口城镇化,解决周边人口就业,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科学、合理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还可以留住当地的产业和人才,吸引城市的资金和技术,产生“倒虹吸”效应。不仅如此,康养小镇在解决项目所在地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产业导入实现国家倡导的精准扶贫。

康养小镇的主导产业为健康养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在规划建设运营康养小镇时,还将导入生态庄园、有机农场、绿色果园等与康养相关的产业,从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提升周边村镇居民收入。以泗河源头幸福健康特色小镇项目为例,项目就业容量大、涵盖的行业领域较多,能够直接或间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项目运营所需要的一般服务人员以安置当地动迁户和当地居民为主,其余紧缺的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通过公开招聘解决。届时,项目将直接间接吸纳八千多人就业。具体来说,项目的健康养老产业可以提供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卫生、社区服务、餐饮住宿等在内的诸多就业岗位;项目的旅游产业带动系数更大、就业机会更多、综合效益好。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机会能够直接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从而带动当地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qO4nDXnAgslVHk0hs3oDkEbOrcdPn/cdT87kaMT2aXiPsZk1AoTnjbSJieXNL4zk



相关重要文件中的“康养”解读

当前,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特色小镇在我国呈蓬勃发展之势。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甚至出现了与国家推广特色小镇初衷相违背的现象。比如,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急于求成,搞“形象工程”甚至“政绩工程”,既增加了政府的债务风险和财务压力,又为未来的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留下很大的隐患。对此,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的苗头。《意见》对近两年我国推广特色小镇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客观总结,同时也对特色小镇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偏。

结合实际情况对《意见》认真解读,无疑对我国康养小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从特色小镇定义解读

在《意见》出台前,无论是推广特色小镇的地方政府官员,还是研究和操作特色小镇的业内人士,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解和认知各种各样,甚至相距甚远:有的人将特色小镇等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有的人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文旅小镇(原因是文旅小镇在当下我国推广的特色小镇中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有的人认为特色小镇只要有“特色”即可,而不必在乎其特色是否突出,是否与众不同。对此,《意见》对“特色小镇”下了一个精准定义: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包括康养小镇在内,特色小镇的空间范围是“几平方公里”,而不是“想建多大就建多大”。其次,特色小镇的核心是“集聚特色产业”,具体到康养小镇,其特色产业为健康、养老和养生产业。再次,特色小镇要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这就要求康养小镇既要有生产(康养产业),也要有生活(既有外来的养老群体,又有本地居民),还要有生态(自然环境优美),且这三要素要融合发展。最后,从经济区域看,包括康养小镇在内的特色小镇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从而明确了特色小镇与以往的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是不同的经济体。

二、节约集约用地

《意见》对特色小镇的空间范围予以明确规定: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划定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边界,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鼓励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特色小镇四至范围,规划用地面积控制在三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一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体育和农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

从“规划用地面积控制在三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一平方公里左右”的规定可以看出,康养小镇的建设也要符合这项规定,必须严格集约节约用地。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特殊情况,《意见》采取的是明确的方式界定——“旅游、体育和农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原因在于这3类特色小镇具有特殊性(比如文旅小镇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小镇范围内多是山地、湖泊、森林等景区,占地面积大,往往超过十几平方公里甚至数十平方公里),这里的3类特色小镇并不包括康养小镇。可见,康养小镇在用地方面仍受《意见》的约束。

三、康养小镇的地理位置

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我国特色小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均有不同:有的位于城郊,有的位于景区里面或景区附近,还有的则位于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村庄。

特色小镇到底应该建设在哪里?对此,《意见》明确特色小镇有“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就康养小镇而言,笔者认为应该实事求是,根据康养小镇的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等综合考量。总的来说,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郊更适合于建设康养小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符合城市中老年群体的养生养老需求;二是方便城市居民驾车到小镇休闲、旅游、消费,尤其是方便城市居民周末度假。

四、康养小镇建设中的房地产开发问题

从此前我国推广特色小镇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出现了假借特色小镇的名义大搞房地产开发的现象,尤其是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将目光瞄准“特色小镇”,这有违国家大力推广特色小镇的初衷。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控房地产化倾向。各地区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吸纳就业和常住人口规模,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比例,并结合所在市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确定供应时序。适度提高产业及商业用地比例,鼓励优先发展产业。科学论证企业创建特色小镇规划,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进行重点把关,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笔者认为,国家禁止以特色小镇的名义搞房地产,作为特色小镇的一种类型,康养小镇也应严控房地产化倾向。

五、康养小镇由“政府引导”

传统模式下,重大项目尤其是民生类项目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完成。但是,对于“特色小镇”,《意见》明确“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在特色小镇中的职责和功能不是“主导”,而是“引导”;不是“大包大揽”,而是“引领导向”,这厘清了政府与市场边界。因此,政府需要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实际上,除了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各地方政府从政策层面大力推广特色小镇之外,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从实践操作来看,在政府的引导下,包括健康、医疗、养老等行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在积极参与康养小镇的建设和运营。 qO4nDXnAgslVHk0hs3oDkEbOrcdPn/cdT87kaMT2aXiPsZk1AoTnjbSJieXNL4z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