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吸引力和一带一路合作双赢倡议正在引领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融入国际合作的历史洪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并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中国经济拓展了发展空间,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这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新趋势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实践。不难看出,目前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变化新趋势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阶段性大趋势特点,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机遇和挑战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时代发展课题。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意义是通过破解深层次市场经济关系难题促进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经济的转型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重点是不断深化涵盖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整个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形成一批创造引领行业、市场的企业集群优势,并能够通过打破植根于企业利益格局的体制障碍,创新发展模式,形成相互参与合作,共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市场活力和竞争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时代挑战,赢得转型发展的市场新机遇。
而对于钢铁行业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全面协调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大力推动解决企业和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战略课题。人们谈起钢铁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往往关注是否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结构的优化、关注产业产品的技术进步与低成本竞争优势。其实,建设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优势更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因为它是钢铁全产业链的重要集成创新,是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可面对过剩经济形态的形成和企业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彻底让人们看清了建立工业经济强国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钢铁大物流服务体系,仍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与新市场形势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很不适应的体制课题。例如:企业如何冲破市场利益格局的体制限制,推动资产和市场物流要素的整合,让有一定市场资源要素优势的企业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融入做强钢铁业和现代大物流的再创业时代洪流中;如何在去产能阶段性成果中,不走过度竞争老路,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建立产需平衡机制和市场淘汰落后机制,以此促进行业和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如何快速发展非钢产业,让企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经营资源要素在社会化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创造人均社会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如何让老钢铁生产企业彻底摆脱负担重、改革难问题,承担起创新区域经济繁荣的社会责任……
而对于钢铁物流行业来讲,中国现有十几万钢铁贸易流通企业,一起经营着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下,这些流通企业几十年来传统的“买断式”销售模式正在面临着历史性挑战。与此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建设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新体系的时代责任。事实上,未来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将不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流通商独立经营模式,而是新的钢铁全产业供应链条服务模式形成的规模效应、服务竞争力和市场品牌影响力。因为只有在未来市场博弈中胸怀目标、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市场比较优势和新竞争优势,才能有希望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红海里的强者。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步履艰难,我国钢铁贸易流通企业在建设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的出路中承受着各种困惑与压力。事实上,在这一建设过程中,钢厂和钢铁贸易流通商要特别重视物流要素整合、电商融合、资本融合和服务品牌影响力建设四个环节,要从战略上破解这些难题,从市场深层次经济关系演变大趋势中寻求新思路。如果忽视从目标出发,破解深层次市场经济关系入手,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
例如:如何发展战略融合与合作,加快整合钢铁供应链上各环节流通要素,增强供应链整体服务能力与竞争力;如何把从钢厂到消费者手中的钢铁物流转变到一站式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全流程服务;面对钢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如何加快推进钢铁供应链上各环节与电子商务技术的深度融合,最终通过钢厂、流通商和电商平台的共同努力,形成大区域市场的钢铁供应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如何把握钢铁全产业链条服务的区域性市场特点,从钢材市场经营实际出发,以大区域钢材市场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大区域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优势……
总之,目前发展中国家钢铁需求已经进入年度4%的增长轨道。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助力我国钢铁全产业链的国际化布局已然成为中国钢铁物流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的年轻好友王京和赵颖,凭借自己对困扰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的理解和对破解流通市场深层次关系障碍的深刻洞察力,居安思危,通过行业积淀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奋笔疾书,写下了20余万字的《鏖战·破局:钢铁供给侧改革与流通创新法则》一书。这是第一部反映中国钢铁全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调查研究著作。该书抓住了我国钢铁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对深层次流通市场矛盾关系的观点激辩,澄清了许多模糊概念和认识混乱,提出了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钢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框架,值得一读。
(著名钢铁市场专家)
2017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