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灾害型旅游危机研究

4.1 旅游危机

4.1.1 旅游危机的定义与分类

要了解旅游危机,需要先对危机的定义、分类进行一定的了解。

4.1.1.1 危机的定义与分类

(1)危机的定义。

危机(Crisis)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语中为“krinein”,它的解释有两个,一是“a point or moment of great dificult or uncertainty”,意指危机紧要关头;二是“the time in a serious illness at which there is a sudden change for better or worse”,意指重病的,人濒临死亡、游离于生死之间的状态 。在中国,“危机”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吕安在《与嵇茂齐书》中提及的“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译为潜伏的祸害或危险。《辞海》对“危机”的解释有三个,一是“潜伏的祸机”;二是“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三是“危险的根由”

不同学者对危机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如罗森塔尔(Rosenthal,1991)和皮恩伯格(Pi-jnenburg,1991)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认为: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 。格林(Gerne,1992)从危机控制的角度,认为危机中的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危机主要任务是减少损失。巴顿(Batno,1993)从危机影响的蔓延角度出发,认为危机是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危机研究先驱赫尔曼(Hermann,1972)则将危机定义为一种状态,而非一个或多个事件,“将危机定义为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者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形势的发生出乎决策者的意料”。这个观点也得到我国危机管理专家胡百精的支持,他认为危机更倾向于一种涉及内部与外部多重关系的形势、情境或者状态。可以看出,学者对于危机的定义普遍强调三个要素:价值威胁、时间压力和高度不确定性。

(2)危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危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按危机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外部危机、内部危机。

外部危机是指由组织外部原因导致的,对组织活动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的危机,如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自然危机、产业和科技进步危机等。

内部危机是指由组织内部原因而引发的危机,对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经营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危机,如组织的战略发展、人才、财务危机及组织安全及形象、信誉危机等。

②按危机的影响范围分类,可分为全球性危机、国际性危机、国家性危机、地方性危机。

③按危机发生的领域分类,可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危机、事故型危机、公共卫生危机、群体冲突危机、环境生态危机。

④按危机的可避免性分类,可分为有避免可能的危机、无法避免的危机。

有避免可能的危机主要指人为的危机事件,如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过激行为等。

无法避免的危机事件主要指非人为的突发事件,如地质灾害、医疗意外事件等。

⑤按危机的复杂程度分类,可分为单一型危机、复合型危机。

单一型危机是指某一危机事件的影响局限于事件本身,没有引起继发性的危机事件。

复合型危机是指由于其涟漪效应又引发新的危机事件,如医疗事故后又引发医闹和媒体曝光。

目前国内对危机事件的分类更加重视危机的诱因,如表4-1所示,这也有利于在研究中能更具针对性地加强危机预防和监控。

表4-1 危机事件的分类

img

资料来源:马琳(2005)。

4.1.1.2 旅游危机的定义与分类

旅游业凭借其就业带动性强、经济乘数效应高等特点,不仅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更受到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青睐。但旅游业的产业因关联度高、综合性强,所以也容易受到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政治、经济、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使旅游业不断遭受危机影响。

(1)旅游危机的定义。

旅游危机最早是作为旅游安全问题来研究的。国外旅游安全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犯罪等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旅游的影响。1974年,在旅游业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旅行研究协会在年度会议上探讨了旅行和旅游业在灾害和危急时刻的脆弱性。这次会议在旅游科学和实践中率先引入关于危机的研究课题。随着战争、恐怖主义问题的凸显,旅游安全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高潮:1995年在瑞典召开了题为“热点话题:旅游安全与风险”的国际会议;1996年皮赞和曼斯菲尔德(A.Pizam和Y.Mansfeld)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旅游安全的著作《旅游、犯罪和安全问题》;1997年在克罗地亚召开“战争、恐怖主义与旅游危机时代及其恢复”的国际会议。进入21世纪后,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英国口蹄疫、SARS疫情等重大危机事件频发,对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促使学界和社会对旅游危机投入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直至今日,学界仍未对旅游危机的定义做出一致的定论。

马俊和沙润(2004)将旅游危机定义为,“由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或者突发性的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急性传染病、战争、恐怖袭击、各类安全事故以及经济危机等)所引发的,且往往会导致旅游业遭受重大损失,以及长时间难以彻底根除的后续消极影响的事件”。

张建(2004)等认为,“旅游危机是指因为战争、恐怖主义活动、汇率波动、文化冲撞、传染病、灾害、媒介误导、谣言传播等因素导致区域旅游形象下降,旅游市场迅速转入低谷,旅游企业进入严重困难时期的现象”。

如尤和科希纳(Stafferd Yu和kohina)认为,“旅游危机是指影响旅游者信心、妨碍旅游业正常运转的各种不曾预见的事件。其中,包括那些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远甚于对基础设施的影响的诸如洪水、飓风、火灾或者火山爆发等事件,也包括将对目的地的旅游地吸引力产生影响的国内动荡、犯罪、疾病等事件,甚至也包括诸如汇率的剧烈波动等经济因素”。

亚太旅游协会(PATA)认为,旅游危机是“能够完全破坏旅游业潜能的自然或人为的灾难”。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给出的定义为,“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和扰乱旅游业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这类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年中不断发生”。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可的定义。

笔者认为,旅游危机是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信心并扰乱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正常运行事件的出现所带来的一种伴随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状态,它既可由非预期性的事件引起,也可由在一定时期内可预见到的事件引发。本书的研究,正是在由自然灾害而引起的旅游危机的背景下展开的。

(2)旅游危机的分类。

现有的文献已经对旅游危机进行一些分类,由于危机促成因素的多样性,旅游危机的划分也是多样的。如按照旅游危机的由来可划分为竞争者的旅游危机、客源的旅游危机、目的地的旅游危机;按照旅游危机的危害性可划分为轻度旅游危机、中度旅游危机、重度旅游危机;按照旅游危机的预测性可划分为可预测性旅游危机、不可预测性旅游危机;按照旅游危机的影响范围可划分为跨国旅游危机、全国旅游危机、局部旅游危机、本地旅游危机;按照旅游危机的持续时间可划分为一次性旅游危机、间歇性旅游危机、持续不断性旅游危机。

本书主要研究自然灾害造成的旅游危机,因此主要对以下的旅游危机分类进行阐述。

①背景型旅游危机和内在型旅游危机。

在旅游业中,众多学者从危机产生的根源,将旅游危机做了类型划分。李九全等(2003)从旅游的角度将危机事件分为背景型旅游危机和内在型旅游危机 。由于旅游业的敏感性,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乱、经济危机、疫病等因素都会影响旅游经营,或造成旅游者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并引发潜在旅游者取消或改变他们的旅游计划,导致当地旅游业衰退。这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包括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海啸、瘟疫等)、经济动荡与经济危机或社会动荡等事件属于影响旅游业正常经营的外部因素,可称为背景型旅游危机。另外,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活动过程中也会给旅游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非预见性事件发生,这些事件是旅游业内部因素,可称为内在型旅游危机。表4-2列举了背景型和内在型旅游危机,危机的影响内容和影响范围,并以例证加以说明。

表4-2 背景型和内在型旅游危机

img

续表

img

数据来源:李九全等(2003)。

②传统旅游危机和非传统旅游危机。

罗美娟等(2008)将旅游危机的类型重新划分为传统旅游危机与非传统旅游危机。

传统旅游危机是伴随着旅游活动的产生与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且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危机类型。此类危机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且危害程度较大,人们对其特点与发生规律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掌握 。可以看出,罗美娟等对传统旅游危机的划分包含李九全等划分的背景型危机和内在型危机。李久全等划分的内在型危机包含重大旅游犯罪、旅游资源破坏、旅游事故,这些虽然属于旅游业内部发生的危机,但这些危机并非全部由旅游业本身的原因造成,很有可能是外部原因如当地治安、生态环境或交通事故等造成的,传统旅游危机包含的类型如表4-3所示。

表4-3 传统旅游危机的类型

img

资料来源:罗美娟等(2008)。

非传统旅游危机是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所引发的,并伴随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化等因素而出现的新的危机类型 。非传统旅游危机主要包含旅游媒体危机与旅游客体危机,具体类型如表4-4所示。

表4-4 非传统旅游危机的类型

img

资料来源:罗美娟等(2008)。

(3)地理扩散型旅游危机和类型扩散型旅游危机。

罗美娟等(2008)依据旅游危机的影响范围与扩散方式划分出地理扩散型和类型扩散型危机。地理扩散型旅游危机是指影响旅游业正常发展的有害因素沿着地理区域范围扩散,在一定区域内破坏和影响旅游业正常发展的危机类型 ,具体如表4-5所示。

表4-5 地理扩散型旅游危机的类型

img

资料来源:罗美娟等(2008)。

类型扩散型旅游危机是指危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具有相似属性的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或旅游媒体等受到影响,从而共同面临的危机类型 ,具体类型如表4-6所示。

表4-6 类型扩散型危机的内容

img

资料来源:罗美娟等(2008)。

本书研究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旅游危机,按照上述的分类标准,应属于背景型旅游危机、传统旅游危机、地理扩散型旅游危机。

4.1.2 旅游危机的特征

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归纳出旅游危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双重性。

(1)突发性。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特征,使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和对危机的高度敏感性。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环境出现突发性事件,都可能造成旅游危机。而且造成旅游危机的事件大多源于外部环境,往往难以预期和控制。相较于常规的事件,旅游危机是超出人们预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事件,在短时间内便会给社会和企业造成措手不及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紧迫性。

旅游危机爆发后,将迅速扩大与蔓延,引发一系列问题。旅游危机管理的主体如果无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握危机的走向,及时做出有利于形势的决策,将会使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并可能演变为更棘手的危机。所以,旅游危机具有紧迫性,爆发后要求在第一时间迅速处理。

(3)危害性。

旅游危机爆发后会在短时间内对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打击并造成混乱。又由于旅游活动是由“吃、住、行、游、购、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使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导致旅游业中其中一个产业遭受到危机,其他相关产业也会迅速受到波及,将对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旅游危机发生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存在安全顾虑,而旅游产品具有的“生产和消费同时性”减弱游客对旅游地旅游价值和安全的感知,从而进一步减弱游客的购买意愿,使旅游危机的后续影响时间变长,加剧了旅游危机的危害性。

(4)双重性。

旅游危机的双重性体现在“危险”和“机遇”并存。旅游危机给产业、行业和企业等造成危害时,也带来一定的契机。面对旅游危机,在关注负面影响的同时,更需要审时度势,积极地发掘和认识在危机中隐含的机会,然后把握并有效利用机会来逆转危机。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利用地震的知名度和特色的震后旅游资源来开发黑色旅游。

4.1.3 旅游危机对旅游者的影响

侯国林(2005)认为,旅游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从游客量的减少开始的,随着游客量的减少,目的地的物流和资金流也相应减少甚至停顿,导致目的地的旅游经营活动被打断,旅游经济陷入困境。由此可以看出,旅游危机事件影响的关键环节是对旅游者的影响。

安全是旅游者的基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后的第二层次的需求,是旅游者享受一次完整且令人精神愉悦的旅游经历的重大保障。旅游危机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安全产生顾虑,当旅游者认为到当地旅游难以保障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时,绝大部分旅游者将取消或改变他们的旅游计划,从而使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量出现大幅降低。

旅游危机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身健康安全、财产安全和心理安全方面。

(1)人身健康安全。

旅游危机事件常常威胁到旅游者的人身健康安全。常见的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疫病等危机事件都给旅游者造成人身健康伤害。

2001年9月11日的美国“9·11”事件造成近3000人遇难;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东南亚和南亚近30万人遇难,旅游者也伤亡惨重;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69200余人遇难;2010年10月21日台风“鲇鱼”引发的中国台湾地区泥石流造成400名大陆游客被困,26名大陆游客遇难。可以看出,旅游危机的爆发将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毁灭性破坏。

旅游危机带来的危害常常不是一次性的,如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同时还可能衍生出一系列的衍生灾害。如大地震后产生的一连串的余震,引发的暴雨、山洪、泥石流、疫病等衍生灾害。旅游危机的持续性的危害进一步加重了对旅游者人身健康安全的威胁。

(2)财产安全。

许多旅游危机,特别是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大的危机的发生常常会使旅游地陷入混乱,治安管理受到影响,导致当地犯罪行为增加,极大地威胁旅游者的财产安全。如在对汶川大地震后旅游者的灾后风险认知调查中,就有人反映“我担心地震后一段时间的混乱,会使我在该地旅游过程中,成为犯罪分子盗窃的目标”,“我担心地震后该地区容易发生群体事件,造成旅行不便甚至影响人身财产安全”。

(3)心理安全。

许多遭受过危机的旅游者在经历危机造成的恐惧、亲人死亡等挫折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每年由灾害、挫折、亲人死亡引起的心理障碍超过7亿人。2005年印度尼西亚海啸发生后,遭受危机的许多人都严重失眠,心中难以摆脱对灾害的恐惧。因此,在旅游地发生旅游危机后,许多旅游者都心生畏惧,会取消或改变旅游计划。

危机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旅游者获取旅游地信息的渠道都来自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对危机事件危害性的渲染,以及旅游者自身的经历或认知都会对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导致旅游者到旅游危机地旅游会产生不必要的紧张感、焦虑和担心。

4.2 灾害型旅游危机

4.2.1 对灾害型旅游危机的概念辨析

本书是在严重自然灾害的背景下,对旅游危机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因此,研究需要对“危机”和“灾害”这两个含义相近、联系紧密的术语进行区别。

首先,将对国内外文献中所提出的“危机”和“灾害”的定义进行梳理。

众多学者将存在于社会中的“灾害”和“危机”统称为环境风险,并将其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Baum,Fleming和Davidson,1983;Wiegman和Gutteling,1995;Renn,2004)。Baum,Fleming和Davidson(1993)等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根本无法控制的。Wiegman和Gutteling(1995)提出,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差异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尤其是一些科技灾害事件)比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地震、火山等)影响更严重,更持久。Renn(2004)认为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Burton等(1993)将自然界中的极端事件(Extreme event)和自然灾害予以区分,认为极端事件不过是自然事件系统的一部分,是中性的,对人既无善意,也无敌意,只有当人类与其产生互动,未蒙其利,反受其害的情况下,才称为灾害。汤爱平等(1999)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以自然界作用为发生的原动力,使人类社会结构和人类生存环境承受力超过极限而失去固有的平衡和稳定,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被破坏或功能失效,以导致人类及其社会损失为特征,并使承受对象在一定时间内难以靠自身力量恢复的突发事件。

在对“危机”的定义中,Hermann(1972)将危机视为一种情境状态,在这种情境状态下,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映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Fink(1986)则更注重危机所蕴含的变化状态,他将危机表述为,事件处于即将发生决定性变化时所处的一段较为不稳定的时段,以及这种不稳定的状态。Barton(1993)从单个企业或单个组织的视角研究危机,他更关注危机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的危害性,他提出危机是一个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重大事件,而且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Rosenthal和Kouzmin(1996)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Seeger等(1998)则认为,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国内学者对于危机的研究也非常丰富,在很多学科领域内均有所涉及。其中,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开展较早,成果也较为丰硕。马建珍(2003)认为,危机是指社会遭遇严重天灾、疫情,或出现大规模混乱、暴动、武装冲突、战争等,社会秩序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非正常状态。张成福(2003)在从事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时,给危机下了这样的定义:“危机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对生命、财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薛澜和朱琴(2003)认为,危机通常是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陈刚和张永艳(2009)认为,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不确定的、具有一定破坏性并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和人们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例如,战争、暴乱、灾害、事故、瘟疫、恐怖袭击、环境恶化等社会的、政治的、自然的现象。尽管学者们对“危机”所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提到一个共同点,就是危机具有对于核心价值或者说核心资产的威胁性。也就是说,能够对核心价值产生威胁的事物,才有可能被称为危机。

首先,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危机的出现,灾害是危机的诱因,但是灾害本身并不是危机,更不能等同于危机。其次,危机的出现也并不总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Parsons(1996)曾将危机分成瞬时性危机、短时性危机和持久性危机三类。瞬时性危机的持续时间最短,也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短时性危机的持续时间稍长,相对于瞬时性危机,管理者更有时间去做相应的准备;持久性危机的持续时间最长,少则几天多则若干年,给管理者留有充足的制订应对策略的时间。以马尔代夫为例,随着全球碳排放量的加剧和温室效应的严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马尔代夫这一平均海拔仅1.5米的印度洋上的旅游胜地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马尔代夫从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均已感受到潜在的威胁。有报道指出 ,从2011年起,在过去的6年里是北极温度最高的6年,有专家指出北极冰川正在以比想象的还要快的速度融化,这可能导致到21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6米。又有科学家表示 ,如果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那么,马尔代夫和其他一些地势低洼的国家可能会在21世纪消失。这种危机已经深入到每个马尔代夫人的心里,而这种危机并非不确定的。最后,危机的出现并不总由出现灾害而导致。仍然以马尔代夫举例,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虽然本研究经常将它看作一场“灾害”,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有别于其他灾害,因为它不具有突发性的特征,而且从某一个时间点上看,它并没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可见,灾害和危机还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

“灾害”是另一个与“灾难”相近的术语,二者经常被人们混淆,即便在学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学科的学者从本学科甚至从其本人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术语是一个方面,另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国外文献进行本土化解读时,翻译精度以及译者本身水平的差异。

在汉语中,根据《高级汉语词典》,灾害可以解释为“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而灾难则可解释为“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

Wilson(2001)认为,灾害(Disasters)即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社会或社会的部分经历了严重的危险并导致对其成员和物质附属物的严重破坏,以致社会结构被破坏,一些或全部的社会必要功能无法实现。

从语义学上讲,“灾害”与“灾难”相比有两点不同。其一,立场不同,“灾难”较为主观,强调对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害;而“灾害”则较为客观,强调的是事件本身,不涉及对当事人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其二,程度不同,灾难的严重程度要甚于灾害(这本身已经有主观评判的因素在里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对于同一类现象来说,使用“灾害”比使用“灾难”更加科学,这也与UNISDR(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保持一致。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危机的概念表述是较为规范和统一的,即“Tourism crisis”。然而,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危机的表述却比较混乱,有学者用“旅游危机”,也有学者用“旅游灾害”表达相同的含义(同时也有学者使用“旅游灾害”来表述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对环境和各类旅游资源带来的破坏)。作者认为,“旅游灾害”这个概念的使用欠妥,灾害是作用于旅游业后才导致旅游危机的出现,因此,可以称其为“灾害背景下的旅游危机”或者“灾害型旅游危机”。

4.2.2 灾害型旅游危机的特征

现有的研究文献很少针对自然灾害类旅游危机的特征进行探究。然而,灾害型旅游危机是指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对旅游业造成消极影响的危机事件,其实质是旅游危机,属于旅游危机中的一个子类。因此,灾害型旅游危机的特征是在旅游危机的一般特征基础上,额外兼具自然灾害的特征。考虑到本书是在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开展的研究,故这里仅对严重自然灾害的特征进行介绍。

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意外性。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和隐藏性等特点,一旦爆发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如地震、火山、龙卷风等。而且许多自然灾害的强度在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突变,许多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相互影响。面对这些意外情况,即使是先进的技术能提前预测并预报,但仍显准备不足,遭受惨重损失。

(2)连发与耦合性。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波及范围广、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会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印度尼西亚的强烈海啸就是由印度尼西亚北部苏门答腊岛海域发生的里氏8.9级地震引发的;日本在2011年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从而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中国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引发一系列的余震,以及泥石流、堰塞湖、滑坡等灾害。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相互叠加,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远远高于原生灾害数倍甚至十倍。

(3)时空群发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常是在某一段时间或地区相对集中地出现,形成灾害频发的局面。通常表现为一种或多种灾害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相继发生。据统计,清朝末年经历了一段灾害群发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朝灭亡的70余年间,永定河共漫决33次,而从1861—1895年共漫决20次,约占总数的2/3,其中的1867—1875年,更创下连续9年决口11次的历史纪录 。据岑仲勉《黄河变迁史》统计,晚清时期黄河发生较大决口的年份共31年,共计决口56次,其中,1861—1895年间发生决口的年份就有16年,共计33次,占其中的一半以上 。而且从1882年—1890年,黄河也曾连续9年发生漫决,滔滔黄水始终浸淹着黄河下游数省的广大地区。

(4)危害性。

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重自然灾害所具有的意外性、连发和耦合性及时空群发性都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波及范围。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人民币。据美国减轻自然灾害十年顾问委员会统计,过去20年中,地震、洪水、飓风、龙卷风、滑坡、海啸、火山喷发和自然大火等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280万人遇难,受影响人口达8.2亿,直接经济损失250亿美元~1000亿美元。

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阐述过旅游危机的四个特征: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和双重性。结合本节介绍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四个特征:意外性、连发和耦合性、时空群发性及危害性,可以看出灾害型旅游危机的特征也主要体现在事件的突发和难预期性、时间的紧迫性、危害性、危险和机遇并存、连发和耦合性及时空群发性方面。

4.3 旅游危机管理

4.3.1 危机管理的定义与模型
4.3.1.1 危机管理的定义

危机管理的理论在18世纪60年代初诞生。早期主要局限于军事和外交领域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多发时期,美国于1913年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这标志着针对经济领域的危机管理机制的诞生。19世纪,“危机”一词逐步被引入政治领域,用来表明政府面临的紧急状况。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危机管理被逐渐引进企业管理领域。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等对公共社会危害较大的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危机管理的研究在公共领域得到了深入发展。如今,在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达到量化的水平,建立了多种以科学计算为基础的危机处理模型和仿真系统,危机管理走向制度化

关于危机管理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危机管理进行定义。

以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为代表的学者将危机管理看作一种行为管理,更注重包含事情预控、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的危机应对机制和行为策略。史蒂文·芬克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发生危机的所有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确定的等所有相关的因素的管理。雷米(John Ramee)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做不同的因应管理措施。如在危机发生前,应对危机的警告信息作确切的侦察,并疏通沟通管道,做好危机的因应决策;当危机发生时,要成立危机管理小组负责处理并将危机予以隔离。这种观点将危机的事前和事中管理结合起来。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 。鲍勇剑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研究“为什么人为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

以格林(Green)为代表的学者对危机管理的定义更注重对危机情境的应对,没有涉及危机前的侦查、预警、隔离和危机后的恢复、学习。格林指出,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事态失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罗伯特·吉尔(Robert Girr)提出,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魏加宁(1994)认为,危机管理具有“对危机进行管理,以达到防止和回避危机,使组织和个人在危机中得以生存下来,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限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随着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界更倾向于将危机管理定义为一种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动态管理过程,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为,以达到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的效果。

4.3.1.2 危机管理的模型

在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国内外学界更倾向于将危机的发生过程界定为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研究。在众多的危机管理阶段分析法中,有三种模型最为学界认可,分别是:芬克(Fink)的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1986)、米特罗夫(Ian I.Mitrof)的五阶段模型(1994)和最基本的三阶段模型。

芬克(Fink)从危机的生命周期角度提出危机管理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芬克将危机的形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征兆期(Prodromal)、发作期(Breakout or Acute)、延续期(Chronic)、痊愈期(Resolution)。征兆期是危机的潜伏期,有线索显示可能发生潜在的危机。这个时期最容易解决危机,但因为没有明显的标志事件发生而使危机不易被察觉。发作期中具有伤害性的事件突然发生并引发危机。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是最短的,但却是危害性最大、冲击性最大的。延续期中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虽然危机事件已经得到初步的控制,但危机并没有被彻底解决,仍然需要努力去清除。痊愈期中危机事件已经解决,影响已经消除。芬克认为危机在发生之前是处于矛盾积累的量变阶段,必然存在危机预警的信号,因此,一个优秀的危机管理者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去识别这些信号,并防范危机事件的爆发。

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米特罗夫(Ian I.Mitroff)提出危机管理的五阶段模型,将危机管理分为五个阶段:信号侦测、探测和预防、控制损害、恢复阶段、学习阶段。信号侦测阶段要求对新的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进行识别,确定是否存在危机预警信号,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探测和预防阶段要求组织成员搜寻已知的危机风险因素,并尽可能地减少潜在损害。控制损害阶段处于危机发生阶段,要求组织成员努力使危机不影响组织运作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环境。恢复阶段要求尽可能地让组织正常运转起来。学习阶段要求组织成员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危机管理措施,并整理总结,使之成为今后的运作基础。

三阶段模型是最基本的一种模型,分成危机前(Precrisis)、危机(Crisis)和危机后(Postcrisis)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子阶段:危机前阶段包含危机征兆、信号侦测、危机预警和应对准备;危机阶段包含从危机爆发到危机正在解决期间的全部阶段,控制损害、危机发作和延续期都可归为这个阶段;危机后阶段就包含危机影响的消除、痊愈和反省学习阶段。三阶段模型是许多专家更为推崇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学界较为认可的三种危机管理阶段模型外,著名的美国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提出的4R危机管理理论也是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之一。

在介绍4R危机管理理论之前,先对危机管理过程进行简单的阐述。

如图4-1所示为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左边两个象限代表危机管理的沟通活动,而右边两个象限表示危机管理的行为构成。上面两个象限反应的是开始清理危机事件的初期阶段,以生理上可见的影响为主,而下面两个象限反映的是恢复管理时期,在该阶段精神影响更加突出。反映和恢复管理中强调的重点是公众认知。

img

图4-1 危机管理过程

危机管理过程示意图有助于管理者从总体战略高度进行危机管理,了解危机管理中应该考虑的四个方面:如何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如何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工作;如何规划及如何培训有关人员以应对危机局面。罗伯特·希斯将上述危机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按4R理论进行划分——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以及从危机中恢复。

4R危机管理模型(见图4-2)分为四个阶段: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缩减阶段是整个危机管理的核心,通过后三个阶段的完善来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贯穿整个危机管理过程。预备阶段是进行危机的防范工作。这个阶段可以组织危机管理团队,制订危机管理计划,进行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同时还需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并对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危机处理方法。反应阶段是在危机发生时,危机管理者快速决策、协调组织和资源、阻止危机扩散的过程,其中,包含危机沟通、媒体管理、决策制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工作。恢复阶段是危机消除后的恢复阶段和总结学习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img

图4-2 4R危机管理模型

值得说明的是,4R危机管理模型是一个涵盖危机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动态系统管理过程,符合危机发展的客观规律。缩减是目的,预备是关键,反应是重点,恢复是基础——这四个阶段相互依存、环环相扣。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提供基础支持,后一阶段的成功也依赖前一阶段的有效执行。任何一个阶段的执行乏力,都可能导致整个危机管理系统瘫痪

4.3.2 旅游危机管理模型

所谓旅游危机管理,是旅游地对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或消除措施,以及在危险发生后采取弥补措施的科学管理方法 。旅游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依据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旅游危机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另一类则是对某些特定的突发事件(灾害事件)导致的旅游危机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前者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旨在通过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旅游危机进行控制,更类似一种工程性的研究,侧重广度和宽度;而后者则从旅游危机的某一点入手进行深入研究,结论往往指向旅游危机管理中的某一个点,研究更侧重于精度和深度。

Arbel和Bargur(1980)是较早提出旅游危机管理框架模型的学者,他们提出旅游危机管理三阶段管理模型。在第一阶段,危机尚未爆发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防范措施以降低旅游业的敏感性;在第二阶段,危机已经确定存在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以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在第三阶段,选择多种具体的短期补偿性措施以减少损失。

Murphy和Bayley(1989)注意到自然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危害。他们以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Mount St.Helens)的爆发和东库特内(East Kootenay)森林火灾为样本对如何进行旅游业危机管理进行说明,提出旅游危机管理的四个主要阶段:评估阶段、预警阶段、冲击阶段和恢复阶段,建立了旅游灾害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并呼吁学界对旅游危机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

同Fink一样,Robert(1994)在研究洪水灾害的问题时,也将危机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但又略有不同。他将危机划分为:事前期,此阶段所能做的工作是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方案,尽可能将可能出现的各类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紧急期,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此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尽可能挽救生命和财产;中间期,在此阶段应着重满足民众的短期需求并重建公共设施和提供基础性服务;恢复期,此阶段是上一阶段的延续,但是工作任务不能像上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一样在短期内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包括基础设施的全面重建、环境问题整治、伤残人员的安抚、政府的再投资和危机管理方案的修订等。

2001年在灾害型旅游危机管理的发展史上是值得标记的一年。Faulkner在其研究中完整、细致而又系统地提出旅游业面对灾害时所能实行的管理框架。他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归纳整理,模拟出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并提出旅游危机的生命周期,包括事件前期(Pre-event)、征兆期(Prodromal)、紧急期(Emergency)、中间期(Intermediate)、长远恢复期(Long-term)和痊愈期(Resolution)六个阶段,然后抽象出在各阶段旅游管理所要识别出的反应元素,并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灾害型旅游危机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如图4-3所示。之后,他又和Vikulov一起,以1998年澳大利亚北部的Katherine河洪水为例,检验并丰富了他先前提出的理论框架。其后的若干年里,Faulkner不断丰富和完善该研究成果。

侯国林(2005)认为,旅游危机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危机管理的主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危机管理战略。他认为,危机管理的主体包括五类:第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第二类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第三类是包括诸如民航、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内的其他相关部门,第四类是旅游行业组织,第五类是相关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具体而言,危机管理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是信息反馈与指导实施的关系;与中枢决策机构之间是情况汇报与决策保障的关系。中枢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舆论引导。在危机潜伏期,危机管理机构启动危机信息与预警系统,实施危机监测和危机预警,将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危机尽可能消除,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爆发带来的风险;对于危机管理的关键阶段,在旅游危机爆发后,应启动危机决策与行动系统,实施危机紧急状态预案,对危机进行控制和干预,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尽可能降低;而在危机过后的恢复阶段,危机管理机构应启动危机反馈与评估系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旅游危机影响、损失等进行评估。旅游危机管理模型如图4-4所示。

img

图4-3 灾害型旅游危机管理框架(Faulkner,2001)

img

图4-4 旅游危机管理模型(侯国林,2005)

从以上学者的管理模型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旅游危机爆发频率的增大,学者们对于旅游危机的生命周期的确定已经逐渐向两端延伸,并且越发细致化和细节化,相信这也将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趋势。 o2WryzpOsuekR3hW+UxEkrA4Eh+eY4l2f4eMJm151WuQxXiGcIDTYIyc7w7ledm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