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1996年,更名后的北新集团加快了推动上市的脚步。为求上市,公司剥离了三项优质资产,将当时最赚钱的石膏板、岩棉及龙骨三项业务打包组成了一个新的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新建材,北新集团和北新建材构建了母子公司体制。

其实,百户试点一开始实施,我们就找到深圳的南方证券,南方证券也很积极,希望将北新建材打造成一个海外上市公司,因此找来了美国高盛、国际金融公司(IFC)。这些国际投资机构的负责人经常到北新和我们一起讨论如何在海外上市。有一次高盛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在纽约总部开会时称“宋志平是北新建材的一个重要资产”,我明白美国人应该是认同了北新的管理体系及管理方式。早在1993年年初北新就开始推进现场管理,厂区环境非常整洁,企业井井有条,这让高盛认为中国国企弊病重重的固化思想发生了转变,他们认为北新是国企的一个特例。

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北新没有在海外上市,然而那段时间的经历与讨论给我和北新众人上了一堂上市教学课。之前北新作为一家经营方式简单的工厂,干部们大都是搞技术、搞生产出身,对资本运营及市盈率等概念是模糊的,那些讨论的过程无疑对北新日后上市起到了前期辅导作用。

1994~1995那一年间,我想的就是建设一个创新高效的管理体系,为下一步进入资本市场打好基础。但是那个时候,我和公司所有高层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仍然是比较抽象的,我们感到上市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对于北新能否成功上市仍然充满了疑惑。不过,这种犹疑在一次交流时被一扫而光了。记得有一天我跟随建材局副局长杨志元到天津考察超市建设情况,随后和几家上市公司老总交流,正是这次交流让我更加坚定了北新下一步发展的策略。上市,我认为是一件一定可以成功的事。

确定了上市的策略后,指标就成了北新上市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当时国企上市是需要有指标的,北新作为建材局的下属企业,上市时需要建材局分配指标。当时的北新已经有了一点效益,因此我找到建材局的张人为局长和杨志元副局长,表达了北新想要上市的愿望。起初局里给北新的是B股批文,然而B股作为外汇股存在融资少、不活跃等问题,后来几经沟通,北新终于拿到了A股批文。

拿到批文,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应该一帆风顺了,然而好事多磨,证监会 突然暂停对新上市公司的审批,北新上市的步伐只好停滞了。我对北新上市办的负责人说,即使现在发不了股票,也要把申请材料报到证监会,先排上队,这样一旦审批恢复,我们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批文。事实证明,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做好十足的准备,机会来了也十有八九会被错过。正因为我们先报了材料,所以在证监会恢复审批后,北新成为第一批获准上市的企业。 ivvck3dyi9sUAQV8pEBbBXx9cedL/s2eiZi+UwupeeI8xR1ATKz9dms8/EC9yo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