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公仪休拒收鱼

[汉] 刘安

公仪休 相鲁,而嗜 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 自给 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助读

①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②嗜(shì):爱好。

词卡点读

自给

“给”(jǐ),意思是“供应”。“自给”是指依靠自己生产来维持生活、满足需要。

三国时,步骘(zhì)避难江东,“种瓜自给”。后来他凭借才干担任东吴丞相,颇得人心。东汉廉吏李恂为官自洁,不阿权贵,回归乡里,“织席自给”。元末明初的隐士吕徽之,博学能诗文,但安贫乐道,“耕渔以自给”。

主旨品读

公仪休爱吃鱼,面对“一国献鱼”,而不受鱼。他在回答弟子疑问的时候,没有说大道理,而是对比分析“受鱼”和“弗受鱼”的两种结果,通俗易懂地阐发了廉洁自律对人对己都有好处的道理。

同时,这也启示人们,对自己现有的生活能够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困辱。

思考练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1)夫唯嗜鱼, 弗受

(2)而不能自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毋受鱼而不免于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公休仪认为“受鱼”“毋受鱼”的结果各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受鱼”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毋受鱼”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公休仪在说明自己不受鱼的理由时,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公休仪拒收鱼表现出怎样的品质?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赏读

公仪休担任鲁国的宰相,他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来献鱼,公仪休不接受。他的弟子劝谏说:“您喜欢吃鱼,不接受别人的鱼,是为什么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接受了别人的鱼,却被罢免宰相,虽然喜欢吃鱼,却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不接受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就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仪休对别人和对自己的标准是十分明白的。 qI2NdzMnH8MCO+98zM3Y+yghtUFuiGn1m3BV+1AKmi1z4WVsgaY554ZnrKwXGd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