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 王冕僧寺夜读

[明]宋濂

王冕 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 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 若不见。安阳韩性 闻而异之,录为 弟子 ,学遂为通儒

——选自《明文衡·王冕传》

注释助读

①王冕(miǎn):元朝画家,诗人。②曷(hé):为什么。③琅琅(láng):响亮的读书声。④恬(tián):神色安然的样子。⑤韩性:当时著名学者。⑥通儒:博学多通的儒生。

词卡点读

弟子

中国传统行业,如教授知识的学堂,传授技艺的梨园、作坊、武馆等,多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具有绝对权威。

古代弟子有三种:一是入门弟子,拜了师就算进了门,都可称弟子。孔子弟子三千,大多属于入门弟子。二是登堂弟子,就是拜师习艺已经有些时间了,与师父相处的时间很长,得过师父的指点,且进步很快,学业技能已经有所成。以孔门为例,七十二贤人可归为登堂弟子。三是入室弟子,是师父重点培养的对象,今后要接道统承法脉的。还拿孔门为例,连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

主旨品读

王冕幼时求学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顽强精神,是他学有所成的重要基石。这种精神不仅打动了他的母亲,还感动了当时的著名学者,使他的学习获得了外力支持,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思考练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1)听 ,辄默记_______

(2) 策映长明灯读之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父命/牧牛/陇上

B.曷不/听其/所为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D.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4. 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王冕七八岁时放牛,偷偷地跑进学堂听书,忘记了他放牧的牛

B.王冕儿时离家,寄住到和尚庙,夜里映着长明灯勤学

C.王冕在面目狰狞的佛像前读书,神色安然,毫不害怕

D.王冕得到名叫安阳的先生的教导,成为博学多通的儒生

5. 王冕苦读的事例还让你想到哪些勤学的古人,请写出两个以上古人的名字以及和他们有关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赏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读书;听完,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忘记了他放的牛。……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地用鞭打他,不久,又像从前那样。他的母亲说:“儿子像这样入迷,为何不听凭他做想要做的事呢?”王冕于是离开家,投靠到和尚庙居住。夜里,他偷偷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着佛像前的长明灯光诵读,书声响亮直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偶像,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人韩性听说后,认为王冕与众不同,收他为学生,学习成为博学多通的儒生。 3/8sbv5UZLi4SHK6739twdr6ISSp+cijUKVNAF1T3fLYuZmxC9DdV0RIPBlivi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