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于 ① 江上 者 ,见人方 ② 引 ③ 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 ④ 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 ⑤ 遽 ⑥ 善游哉? 以此任 ⑦ 物,亦必悖 ⑧ 矣。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助读
①于:从。②方:正,正在。③引:牵,拉。④善:擅长,善于。⑤岂:难道。⑥遽(jù):就,遂。⑦任:处理。⑧悖(bèi):荒谬。
词卡点读
“者”在古代用在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后面用来指代“人、物、事、时间、地点”等。本文中的“过于江上者”就是指“从江边路过的人”。
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现在很多词中的“者”就是此用法,如“作者”“记者”“学者”“患者”“老者”“长者”等。
主旨品读
父亲会游泳,他的子女就一定会游泳吗?实在荒谬至极。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
思考练读
1.那人要将婴儿投入江中的原因是( )。
A. 此其父善游 B.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人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 )。
A. 老的,旧的B. 原因,缘故C. 死亡,去世
3.“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是一句( )。
A.陈述句 B. 设问句 C. 反问句
4.寓言故事一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用“____”画出本文揭示道理的语句。
5.下面哪句谚语是与文中“引婴投江”的人观点相同,也是强调遗传的重要性。( )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B. 饱汉不知饿汉饥 C.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译文赏读
有个从江边路过的人,看见有人正在拉着个孩子想要把他扔到江里,小孩儿大声哭泣。这个人问他把孩子投进江中的原因,他说:“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
虽然父亲擅长游泳,难道他的孩子就擅长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一定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