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 ① 轩辕。生而神灵 ② ,弱而能言,幼 ③ 而徇齐 ④ ,长而敦敏 ⑤ ,成而 聪明 。
——选自《史记·五帝本纪》
注释助读
①曰:叫。②神灵:神异灵敏。③幼:幼年。④徇齐:智虑敏捷。⑤敦敏:笃实勤勉。
词卡点读
“聪明”,现在意思是指天资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强,用来赞美他人懂得为人处世,品质高尚,知识渊博,令人敬佩等。在古代,“聪明”一词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还可以解释为“明察事理”,例句有《汉书·赵广汉传论》“广汉聪明,下不能欺”等。
“聪明”是好的,但“小聪明”是不可以的,比如贪小便宜,耍嘴皮子,好显摆,认为别人比自己傻等,千万要不得。
主旨品读
我们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的“炎”指的是炎帝,“黄”指的就是黄帝。
根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思考练读
1.黄帝是( )的子孙。
A. 少典
B. 女娲C. 炎帝
2.黄帝姓( )。
A. 公孙
B. 轩辕C. 少典
3.黄帝名叫( )。
A.公孙 B. 轩辕 C. 少典
4.根据文言文内容填空。
( )而神灵,( )而能言,( )而徇齐,( )而敦敏,( )而聪明。
5.写出下列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
嫦娥奔月( )
精卫填海( )
愚公移山( )
大禹治水( )
译文赏读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神异灵敏,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智虑敏捷,长大后笃实勤勉,成年以后明察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