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15个特有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由于受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限制,目前云南少数民族聚集区仍保留了大量的合院式、井干式、干栏式建筑原型;云南省“中国传统村落”在国家公布的名录中占比最大,为国家保留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基因”。

然而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云南少数民族村落普遍面临自然衰退、建设性破坏、空心化、文化失落、保护乏力、开发性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空间相对封闭,使得这些传统村落自身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夷平”过程中保持了相对完整性。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群落和形式的延续、保存也面临着特殊问题,诸如民族特征逐渐弱化,现代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导致建筑材料、工艺的选择趋同化,乡村建筑日渐“万户一面”;文化承载空间小,传承方式单一,不利于村落文化的保护利用;气候环境复杂,自然灾害多发,潜在威胁大;等等。

影像作为日益普及的大众书写和传播媒介,在建筑功能性意义之外的文化价值中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建筑空间、结构及形态具有的抽象形式美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摄影自诞生之初就与建筑互涉,二者皆与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关联,都是通过光线营造结构、色彩等视觉特征。摄影是媒介,建筑是本体,经摄影表达的建筑影像产生复合的精神内涵。由此,人类认识建筑艺术不仅可以通过其空间实体形态,还可以由影像对建筑形态和空间情境形成信息再造。因而,当代建筑影像对传统建筑的记录和研究尤为必要。

研究影像视角下的建筑,即经由影像转译和再造的建筑形态,目的在于论证影像是建筑实体之外建筑空间信息最理想的传播媒介。通过研究影像对建筑信息传播的功能、建筑摄影的图像语言及表现方法、影像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共通性等,强调影像在建筑形建筑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形成最佳的转译和再造。客观记录与主观表现的建筑摄影都是对建筑思想的时空延伸,让建筑文化得到升华。尤其是在云南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当前具有典型意义的少数民族土石、竹木建筑在快速消失,因此,对其的建筑影像记录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云南历届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文化方面大力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之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发展观,使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对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建筑进行影像记录可以推动“三大定位”建设,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宣传工作,推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随着国家及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等政策的快速执行和推动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典型民居建筑在快速更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对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缺乏系统和全面的认知,在新村寨建设、旧危房改建过程中,缺少对本民族建筑原生风格和民族元素的把握和提炼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无形的文化资源,随着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其价值日益凸显。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资源以特定地域、特定民族建造工艺、特定生活、宗教习俗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为元素,是少数民族的自然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以及本民族文化与生活的直观体现和表达。因此,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资源进行记录、整理,能够更好地宣传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本项目的系统成果可以极大地推动和支持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项目是在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下,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的建筑进行系统整理,并对其民族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从建筑人类学、居住民族学、影视人类学等视角,运用影像的形象手段记录、研究、展示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记录保存村落空间、场所所承载的各类非物质文化,确定“如实记录”的原则,利用摄影、摄像、后期处理技术进行直观、完整记录,配以介绍性文字,并借助全媒体平台推广,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进行宣传。对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系统理解和整理,对尊重民族差异,理解民族多样性,演绎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观、生态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此项研究整理工作对云南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相互结合和融合,建立全国性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该项目成立了由国际知名摄影家、建筑专家、村落保护专家、民族文化研究学者、景观设计专家、专业摄像师等多学科人员构成的学术指导、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团队。项目的开展分为研究阶段、现场阶段和成果阶段三部分进行。在项目开展初期,团队重点加强对所拍摄对象的历史、文化、风俗、节庆以及民族迁徙与变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自然资源等条件下云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云南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为项目基础,通过研究、分析及现场考察,确定拍摄主体,并收集相关的测绘地形图及可能的建筑测绘图纸。同时,针对传统建筑物和村落、建筑空间、空间与人的关系进行梳理;理解空间设计与时代、环境、文脉等背景相互协调的关系,如功能的实现、美的感受以及空间表达的文化意义。

在现场工作和成果阶段,利用“空间句法”模型,分析人与空间的体验关系、参与关系、互动关系。建立少数民族的建筑模式语言,为现场阶段拍摄做技术指引。团队经过数次会议讨论研究,确定了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形象作为此次拍摄的表达重点和关键词,并细化为:

(1)整体风貌,包括村庄的整体鸟瞰场景、远观图像和周边山体、江河相结合的大格局效果等壮丽、唯美的画面;

(2)建筑群(组),即风貌较好的建筑,比如一座寺庙的整体、几栋民居形成的建筑群落等;

(3)单体建筑,典型民居或者公共建筑(比如祠堂、寺庙等)的整体风貌及正立面,院落环境,局部特写(比如门、窗、内部陈设、灶膛、彩画、雕花、牌匾、对联……);

(4)构筑物,包括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5)建造活动、建造工具、建造过程、手工艺人、工匠等;

(6)建筑使用情况,包括各种生产、生活场景,比如堂屋的起居情况,以及街巷空间中的活动场景、休憩娱乐场景等;

(7)重大节庆场景,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等;

(8)非物质文化遗存。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经过近两年的跋山涉水、辛勤拍摄和编辑整理,“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建筑影像记录”团队终将共同努力的成果呈献给大家。该书作为项目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去记录、去解读、去诠释、去思索、去展示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旨在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这或许不是最权威的学术著作,也未必是建筑摄影最美丽的画卷,但一定是团队每位成员用心、用情的作品……

刘志安
2018年12月于滇池畔 cVOlM+YQe4MRuOOQtRLT6P+79ZCZgaJ3T6IODvCFCNzL+eOTZhd2QFX9s9Chow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