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发挥学校优势作用 服务保山经济社会发展

徐 东

当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已成为地方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提高对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这对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职能、作用和使命所在。高校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专业、人才、科技、信息、文化和创新等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教育的发展则强有力地支撑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也表明,高校只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展现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获得实现自身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资源。

作为依托地方资源成立并发展的地方高校,更需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找准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与学校所在地的省情、市情相结合,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聚焦需求,发挥优势作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区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40年来,保山学院在服务保山及滇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40年来,我校自觉深度融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厚德、励学、敬业、笃行”的校训,扎根“边、农、少、山”地区办学,始终以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办学特色,走出了具有保山学院风格的艰苦创业发展道路。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4万名专门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保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山“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的城市定位和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也对我校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校应遵循“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务边疆”的办学思路,围绕保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新目标,聚焦保山市打造重点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教深度融合以及开放创新等重大战略,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为保山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发挥“保院智慧”,做出“保院贡献”,体现“保院担当”。

二、开创学校服务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支撑

一是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应立足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平台,密切跟踪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着力打造与区域特色、文化特色、行业产业特色及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边疆基础教育、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滇西边境旅游文化、数据信息技术、边疆基层社会治理5个专业群,以及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

二是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应围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行业企业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需求,以及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与保山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和构建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流学科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集优秀人才,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打造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和人才蓄水池。

三是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学校应健全继续教育体系,依托云南省第267职业技能鉴定所,利用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加大力度向社会开放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四项行动”工作的开展,加快百名院士智汇保山、千名紧缺人才集聚保山、万名雏雁源头培养和百万人才乡村振兴建设,助力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三区”人才建设服务基层,激发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和积极性。

(二)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协同创新

一是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作用。学校应强化云南省高校B类高原一流学科和学校一流培育学科对保山市产业体系的对接服务作用;聚焦保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保山学院理工学院,培育与保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着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纺织等新工科发展,服务保山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围绕保山市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六大支柱产业,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经济体系,增强学校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接服务能力。学校应建设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为建设开放创新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应加强“朱有勇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宝玉石特色产业研究与发展工程中心”“保山学院九隆酵母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转移平台载体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促进和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学校应响应“双创”行动,成立“创业学院”,为在校青年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生态空间。鼓励并支持师生在保山市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学校应鼓励保山市小微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在学校创新创业园落地工作。

四是服务保山乡村振兴。学校应围绕保山市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立足科技创新,积极服务智慧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的建设。学校应发挥网络工程、物流管理等学科专业优势,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现代化。学校应发挥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酒店管理等学科专业优势,协助开展优质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推动保山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学校应发挥地理科学、土木工程、社会工作、环境设计等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学校应发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等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振兴乡村教育。

(三)深化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研究。学校应聚焦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紧跟国家和区域发展步伐,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全方位联系,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应深化校地合作,并前瞻性地组织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等方面课题的研究,承担市、区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专项课题研究,破解区域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咨政咨询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是强化应用对策研究。进一步发挥我校云南省“杨善洲精神”研究基地、市校重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等平台作用,主要围绕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新变化、新成效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应依托“朱有勇院士工作站”“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宝玉石特色产业研究与发展工程中心”“保山学院九隆酵母工程技术中心”、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等机构,助力保山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经济建设法律保障。依托学校“保山市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面向法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开展深入的法律与管理问题研讨,开展法律保障服务性工作。学校应依托四叶草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强化农村法律意识,为保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四)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服务保山文化发展

一是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学校应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各方面。每年遴选千名大学生为保山市大型会议、学术活动、文化体育赛事等提供志愿者服务。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与保山各区(市、县)共建大学生社区服务基地和服务中心。

二是聚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学校应依托人文社科专业,进一步加强对保山市文化资源特征、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参与中心城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工作,提升我校服务保山文化中心建设能力。学校应依托保山文化研究院与《保山学院学报》“历史文化研究”栏目,推进对保山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开发研究,总领“保山丛书”编纂工作,开展保山大型历史文献汇编,加强保山历史文化研究。学校应依托珠宝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等围绕具有保山特色、与时俱进的宝玉石文化,建设集展览、教学、宝玉石艺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增强文化软实力。

三是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学校应继续探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机制,积极参与保山“示范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促进我校文化产品与基层社会文化服务的融入和创新。通过大学生寒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形式,大力推动学校文化下乡进社区,坚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一系列活动。

(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开放合作

一是加强“国门大学”建设。依托学校“国门大学”建设平台,充分借助与美国、印度、缅甸等国家的16所大学建立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应重点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开展文化、教育以及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成“走进来”和“走出去”格局,为保山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开展区域研究和国际性问题研究。学校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自觉引入具有国际视野的新理念与新课题,培养区域研究人才。学校应以“保山学院天然资源高值化开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园区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组建联合研究团队,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促进高端学术合作,培训高端工程管理人才,拓展对外开放能力、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三是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校应依托华文教育基地,成立“华文教育学院”,对接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加大出国留学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学校境外办学,增加境外留学生培养数量,提升培养质量,提高涉外办学效益,为保山迈向现代化大城市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六)完善学校条件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学校应推进完善科研设备、实验室、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面向保山开放资源的共享服务网络,服务保山创新驱动发展。

二是开放共享图书信息和文化体育设施。学校应面向保山市合理开放图书馆及图书信息系统、文化场馆、体育场馆、校园景观等设施,最大限度实现学校资源共享。学校应规划建设学校体育馆、科技馆等设施,建立学校与政府合作共建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

三是开放共享学习资源。学校应面向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需求,举办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民生科普等专题报告,适度开放有关课程教学资源,适量开放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助力保山学习型城市建设。 bHSNSSXQg/KRRUaH7epssJkY/6H0zrMmZJ7H4Q16en7pnMLQd3xfIazL8XfE0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