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奋力推进学校实验教学工作

邓忠汉

升本以来,保山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内涵升本和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实验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一)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认识,逐渐完善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展并改进实验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校党委和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经常研究实验教学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事项,在学校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中都把实验教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校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将其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点,出台了《保山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保山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和《保山学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重点强调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修订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了实验教学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

我校建立了实验教学管理机制,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成立了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术、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保山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全校实验室规划、布局、建设和管理。本着“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了13个实验(实训)中心,统一管理和维护各单位实验室,承担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支持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培养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工作,并为各中心配备了专职主任和实验员。制定了《保山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定》《保山学院实验室工作管理办法》《保山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十多个相关制度文件,规范了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等各个环节,有效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投入,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我校通过自筹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项目,校企、校政合作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添置、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通过内培外引,初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室资源基本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逐年增加。我校坚持优先保证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逐年递增常态化、制度化。我校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已建成校内实验室61个、实训室10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25.37万元,生均8090.12元。近三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新增比例分别为14.49%、50.20%、16.43%。2018年,我校投入440万元建设保山学院水利水电综合动态模拟实训实践基地,投入220万元建设天然资源高值化开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投入220万元建设滇西边境商务英语及缅甸语对外经济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投入170万元建设保山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对现有基础教学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并添置和更新了实验教学设备。

二是探索校政、校企合作路径,共建实验教学资源库。我校与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成立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与保山市食品药品检测所合作建设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筑面积达5991.55平方米,23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双方共享共用,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2018年,我校与九隆酵母有限公司签约成立“保山学院——九隆酵母工程技术中心”,共享150万元的实验设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建实验室、课程等方式共同培养ICT产业人才。

三是加大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力度,完善了实验教学任职资格、聘用程序、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工作。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爱岗敬业、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待遇,制定专职实验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加大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实验教师通过参与国内外培训和企业实践提升实验教学指导能力。目前,学校共有13名专职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和21名专职实验员。

(三)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初步显现

我校支持并鼓励各专业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切实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引导各专业建立“需求导向—培养目标—能力要求”的实验课程建设流程和持续改进机制,优化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修订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并邀请了行业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学内容设计,增加了与企业生产实践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并在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中引入了虚拟仿真教学。制定了实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检测标准,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2017—2018学年,学校共计开出400余门次专业实验课程,实验开出率达100%。

二是我校实验室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不断提高。我校制定了《保山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鼓励各实验实训中心主动向全校开放本单位的实验室资源。通过学生预约使用实验室和实验室提供项目供学生选做两种方法,逐步面向全校开放实验室。学生可通过预约使用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学生感兴趣的其他科研活动。此外,各实验实训中心于每学期提供一定数量的开放实验课程(每门课程含若干实验项目)供全校学生选做。实验室开放课程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欢迎,2017—2018学年,各中心提供实验室开放课程20门次,选修学生人数达1500余人次。目前,全校169个实验实训室中,已有100余个面向本专业或全校学生开放。

三是各二级学院积极探索特色实验教学改革路径,推进转型发展。例如:资源环境学院立足“科研面向产业”,建立了云南省食品研究院保山分院、高黎贡山生物资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服务产业的科研平台,与华大基因、保山九隆酵母、美国爱荷华大学光化学实验室等10余家单位建立研发平台或工程中心,承担、参与企业多项攻关项目,为地方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珠宝学院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宝玉石资源和深厚的珠宝文化土壤,提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化的六位一体、协同创新理念,形成了“5432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现代学徒制下的工作室制改革,以“真实项目推进人才培养为核心,真实项目融合科研和教学为特色,真实项目直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强调以创业带就业、就业促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科研成果直接服务社会。美术与设计学院依托滇西地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双创,发展文化生态,紧密配合保山市六大产业,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加大名师名家、非遗手艺人进课堂力度,加大开放实训教学力度,以项目促实训,以创新促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结构。

通过持续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我校实验教学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加强。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8年以来,我校学生获“泛美通航杯”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航天航空模型锦标赛(CADC)一、二、三等奖各1项,并获团体第三名;获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获第二届“踏瑞杯”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团体二等奖;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云南赛区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第三届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云南省赛区一、二、三等奖各1项。我校学生获2018年云南省职业院校“玉雕手工加工技能”“珠宝玉石鉴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2018年“创青春”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2项等等。此外,2018届1430名本科毕业生中,获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达1500余人次。

第二,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我校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并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提高本科生在实验实训等实践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近三年来,学校共计立项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9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7项、省级56项、校级34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训等实践过程中完成的比例不断提高,2018届达到74.20%。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和提高。

第三,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自主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近三年来,我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2.43%、92.44%、90.35%,均高于同期云南省平均水平。2009年至今,我校连续10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2018年,我校在软科发布的“2017届本科生自主创业率全国百强高校”中排名第33位;在“地方公办高校2017届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全国百强高校”中排名第18位;在“综合类高校2017届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全国50强”中排名第7位,位列全省第一。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实验教学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在实验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能够满足开出基本的实验课程,但是在专业间分布不均衡;理工类专业拥有的实验实训室较多,生均仪器设备值较高,文科类专业拥有的实验实训室较少,生均仪器设备值较低。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有待加强,行业企业参与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广度、深度不够,缺乏能够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服务的实验实训室资源。实验室管理队伍和实验教学指导队伍配备还不够充足,结构还不够优化,且具有实验系列高级职称的教师偏少。

2.实验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部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匹配度不高,服务产业需求、紧跟科技发展、支撑地方急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程资源数量偏少。教学内容中验证性实验比例仍然较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还需继续加大。教学方法总体还较为传统,考核方法单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在运用于实验教学时还不够充分。行业企业参与实验课程开发建设的案例较少,取得的成果不多。高质量的特色校本实验教材数量较少,自建网络课程、慕课等教学资源数量偏少。

3.实验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校实验实训中心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落实,质量监控与评估方法、标准以及结果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各实验实训中心承担实验实训室建设发展规划、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产教融合等方面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落实。此外,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形式较为简单,质量保障体系的闭环效应未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评价、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监测、差别化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及先进质量监控手段的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

(二)今后的工作重点

1.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项目和地方行业企业的资金支持,集中财力建设和优化实验室布局。结合我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合理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加大对基础教学实验室的投入,重点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逐步形成能够有效支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室体系。加强实验室资源整合利用,做实、做强、做精各学院实验实训中心,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共管、共用实验室,积极推进与华为、九隆酵母、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共建、共管的实验室项目,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科研项目选题的重要来源,合作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研究。制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近期、中期、长期的队伍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2.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结合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面向真实职业环境,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实验课程。革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增加与生产实践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验课程建设,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学校兼职授课。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控制实验教学班级规模。

3.履行实验实训中心职能,持续完善实验教学管理

各二级学院应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切实履行实验实训中心的职能。制定和完善各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体系,以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和质量监控,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积极探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产教融合实施路径,与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开展研发,并积极反思和解决校政、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合作方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产教融合持续、健康开展。

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由质量标准、评价、反馈、调整四个系统组成的基于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校内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实验教学信息流通率与利用率,确保各项制度及时、高效落实。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实验教学效能评价,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实验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Lo00EP0RaOLDJZfYgl2om9tQ9FIoCQAEVO4d2oG0Q8EzUM/UKIMysm04DhISXmc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