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边、农、少、山”地方院校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李建祥 郭秀清

根据高等院校数学教学的基本状况,从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出发,本文对“边、农、少、山”地方院校数学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下面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反思与探讨

从学院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着数学课理论多,实践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课程老、旧;根据师资设置课程等现象。教材建设、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等方面,仍然是各自为政,自成一体。数学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中小学教育的脱节,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为的学习障碍,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上忽视应用,数学类专业教师的教育技能训练不到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必备知识强化不够,不利于我校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不符合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数学类学生而言,过于强调其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学生难以获取横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根据我们云南“边、农、少、山”的区域特点,从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社会及学校对我们的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满意。

二、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讨

目前,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地方高校数学类专业要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更多的是承担着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义务。学校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多方面的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最终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

由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淡化了学生数学观与数学教育观的塑造。数学本身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性质决定应由一批教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学,但实际情况事与愿违。许多学生无专业特色,更无专业优势,部分重点大学以及综合大学如此,我们“边、农、少、山”地方院校更不例外,许多学生三年、四年的大学生活为的仅是一张毕业证。

我们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讲课不注重启发性、合作性,把教学的中心放在解题上。使学生的大量时间花费在做一些难题、偏题和怪题上。教师只重视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正确与否,强调严格的证明推理过程,简略了数学的发明、发现和发展的历史。教师忘记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科学的语言”,淡化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仍然采用着重“学”,不重“用”的教学模式。

据调查,许多大学教师在教授高等数学的时候,对初等数学不加任何研究,不知道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知识、没有学过哪些知识,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致使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对中学数学的教学“不起作用”,而且他们今后所需要的“初等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学研究的经历”基本是无从获得。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践

随着21世纪的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体制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系统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领域教育目标、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一定要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的要求。

四、数学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

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说到,目前我们综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即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这种现象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另外,两个目标对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抽象,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毕业生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这方面的定性描述不突出,这点还需要我们制订方案的教师多走出大学这个象牙塔,到需要人才的社会一线去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并进行全面归纳研究。例如,明确我们数学学院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对“地方性、应用型”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定位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真正在教师、课程、教学上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而不是只打出“应用型”的标牌,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工作和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机会和条件。

目前,我们数学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改革,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少数教师不是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开什么课和讲什么内容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而是依据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来确定。以应用为本的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性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课程开设和见习、实习,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和结合等要从时间的安排,课程的教学方面得到落实。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国家把2000年后升本的学校统一定位成应用型综合院校,我校也是其中之一。根据我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型”目标定位,目前我们学院还未达到尽善尽美,各项工作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完成“地方性、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我们目前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课程实践环节与授课过程相结合,学生实践项目的筹划与实施,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要落实到位,学生的社会见习、实习工作及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涵盖要具体明确。

五、对数学课程的建设及对教学模式的设想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数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21世纪社会需要的数学人才知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照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各类高校培养的数学人才应具备的素养与品格,结合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几点设想:

第一,根据数学专业的特殊性,三大专业基础课,即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的教学质量必须得到加强和保障,它们是现代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平台,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载体。所谓加强,并不是增加课时或加深内容和加大难度,而是在于提升任课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门课程最核心的内容,抓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重点,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实训能力。

第二,有计划地按比例精简高等数学知识。像我校这类“边、农、少、山”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纯数学理论知识比不上“985”“211”大学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比不上职业技术专业学院毕业的学生。按照我校的定位,应在“地方性、应用型”方面适当增加学生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地方性应用知识。根据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到中小学当数学教师,我们也建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教育类课程(传统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的比重,提高数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素养。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转变教师只讲空洞乏味、不结合实际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应多联系中小学教学实际,注重知识的“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技能”的统一,使培养出来的数学教师能更好地认识教育教学规律,并能科学地驾驭数学教学过程,充分认识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并能对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及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这也是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第三,加大专业选修课程的比重,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专业选修课系列中,充分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拓展就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使之基本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云南“边、农、少、山”地方学院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强化内部改革,突出地方特色,避免盲目向成熟的综合本科大学课程体系看齐。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应建立在社会及“边、农、少、山”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上,建设有利于我们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数学专业要适当加强教育类课程体系,立足“三基”,拓宽“三门”的内涵外延,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面向边疆地区,培养出具有本校、本学院特色的毕业生。

六、结 语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改革项目。由于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与传统角色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的教学不允许我们继续“涛声依旧”。我认为我们的教师首先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转换地位,逐步淡化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模式,这也是21世纪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地方高校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定会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石永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程会海。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数学教育研究,2006(8).

[3]陶燕芳。对高师数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数学教育研究会,2014(11).

[4]L.W.安德森等编.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N].人民日报,2010-03-01(5).

[6]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EB/OL].

[8]姜伯驹。数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KSMbBRd6A/Elz4CcEZMRTYJi1HM5am5zGfxmgHrjdAqUH+BKsxRGDwubirI+tD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