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

虽然国际上并没有专门针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研究,但国外关于老龄人口健康、养老机制和模式、家庭功能等的研究已较为丰富,理论构建也较成熟,因此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和借鉴了国外相关的理论著述,尤其是家庭功能量表的应用和分析方法。其次,课题组系统梳理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回顾和分析了国内以往17年(2001—2017年)有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相关研究内容、结果和对策建议等。最后,课题组对全国各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有过的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政策、养老措施等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

(二)民族志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通过在人群中进行第一手观察、参与和访谈,深入研究和记录不同人群的文化习俗,由此来对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做出理论阐释。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本研究议题涉及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历史、现状和未来期望的深入探究,鉴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敏感性和调查内容的复杂性,本研究首先采用了民族志研究的思路,通过较长时间与这些群体和家庭接触、交流,进而建立联系和信任关系,以观察、访谈为主要调查方法,了解这一人群的生活现状、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困难和需求,以及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期望,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收集数据,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提出以研究对象需求为导向的对策建议。

课题组首先从昆明市、红河州弥勒市、楚雄州楚雄市、玉溪市通海县选取了6个街道或社区作为田野调查点,同时还与“云南爱心鸟失独家庭关爱中心” 和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 建立了联系,对两家机构本身及与其相关的家庭也展开了调查。

在田野调查中,课题组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和专题小组座谈。参与性观察主要是针对某些典型的家庭和群体性组织,以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生活状况、困难和需求等,以及群体性组织的活动状况及其对不同家庭的影响与支持。深度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父母,课题组共计访谈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38户,其中“失独”家庭20户,“独残”家庭18户;二是关键知情者,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当地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者、某些组织的志愿者、养老机构人员和教师等,合计8人。专题小组座谈仅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开展,累计召集了7组,涉及52个家庭。

(三)家庭功能评估

为了丰富研究数据,科学评判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评估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后,最终选用了爱普斯坦(Epstein)等人编制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以下简称FAD量表)。

FAD量表在1983年被提出,是一种自评量表,包括7个维度的测评: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沟通(Communication)、角色(Role)、情感反应(Affective Responsiveness)、情感卷入(Affective Involvement)、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和总体功能(General Functioning)。该量表最初含有240个条目,第2次修订后保留了53个条目,再次修订后又增加了7个条目(条目2、8、22、29、30、35、58),目前共计60个条目。其中评定家庭健康功能的条目25个,评定家庭不健康功能的条目35个。一个条目只能评估一项家庭功能,且每个条目都有4个选项,分别是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量表采用4分制,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别是1~4分。对于评价家庭不健康功能的条目需要计算该条目的转换分数,即5-打分值,作为该条目的得分。各分量表的最终分值等于各分量表所包含条目的得分总和除以相应条目数。

FAD量表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中国的相关研究中已进行过本土化翻译和实际应用。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身份敏感性,课题组最终只能通过定额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课题组首先在昆明、弥勒、通海、楚雄4地抽取了6个街道或社区,再加上昆明和楚雄的2个组织/机构,随后基于家庭类别,同时考虑了家庭接受程度和居住地,分别选取了一定数量且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和“独残”家庭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的准入标准:1.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的家庭;2.已经依法领取独生子女证且由于身体或先天遗传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的家庭;3.家庭成员能够进行自主交流。鉴于子女的特殊状况,量表均由家庭中的父亲或母亲或双方一起进行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量表125份,回收有效量表122份,回收率为97.6%。有3份量表按无效问卷处理,主要是考虑到被调查对象有精神障碍,数据可靠性存在疑问。

(四)数据分析方法

对定量数据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整体评价家庭功能的好坏程度,通过两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失独”家庭与“独残”家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功能的差异性。(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定性数据采用了民族志研究的分析方法进行田野记录、整理、分类、编码归类和深描。 Q8vj8XJ+cBK6AsavM578r6Ce9ZsLi/3qllIVaY65eDQ2Sb8/w+3NZfMYpem206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