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第一次读到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故事时,我正在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Juris Doctor)学位。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立马想把它翻译成中文——我想把它献给国内那些和我一样在学习法律但时常会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和奋斗方向感到困惑的学生,那些和我一样从小经历过许多因为性别而造成的迷茫与焦虑但依然努力前进的女性,以及那些对美国法律体系,特别是有关女性与少数族裔权益的法律感兴趣,却不知从何开始了解的人。

不论以何种方式界定,鲁思·巴德·金斯伯格(在美国,人们一般亲切地称她为RBG)都是一位传奇的女性。自1993年被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成为终身任职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后,金斯伯格已成为现任九位大法官中资历最长的自由派大法官。在此之前,作为诉讼律师的金斯伯格曾是美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权益运动法律策略的制定者——她曾六次在美国最高法院中为女性权益进行辩护,其中包括被载入史册的1971年经典案例“里德诉里德案”。在这个案件中,作为原告辩护律师的金斯伯格在辩护状中写道:“那些阻止女性充分参与政治、商业和经济领域的法律常常被描绘成‘保护女性’或是为女性着想……女性看似是被捧在高台上细心呵护,但细看之下却是被关在了伪装成高台的牢笼之中。”本书中还汲取了许多金斯伯格类似的精彩论点,它们不仅有着超出了其时代的睿智,在今天看来对于女性权益的发展也充满了隽永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成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后的二十五年间,金斯伯格一直努力捍卫着女性与少数族裔的公平权利。她无所畏惧的犀利言论为她赢取了无限的尊重和关注,她极佳的时尚与艺术品位和戏剧化的人生经历更是让她成了美国普遍民众,特别是年轻女性心中的偶像。金斯伯格是美国建国以来当之无愧的最受公众关注与喜爱的大法官,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她甚至成了一个风靡多年的文化标签(书中会提到至少有三个人把金斯伯格大法官的头像文在了自己身上)。

生于1933年的金斯伯格已达耄耋之年,但几十年不变的勤奋与自律让她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工作强度——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她依然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更不用说她曾两次成功战胜癌症,坚持每星期健身两次,现在还能一口气做二十个俯卧撑。金斯伯格这种对于工作与生活的热爱,时常让比她年轻了半个多世纪的我感到汗颜,每每想至此也会让我反思自己还存在的许多不足。

作为一位出生成长于特殊历史环境的犹太女性,金斯伯格的人生中曾遭受过许多不公。她曾因为自己的性别,手握哥伦比亚法学院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却被律所和法院拒之门外;她也曾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后却因怀孕而被扫地出门。在性别歧视横行的时代中公然反抗性别刻板印象并最终登顶美国法律职业金字塔的顶端,金斯伯格不仅是敢于为弱者发声的异议者,她更是披荆斩棘的乱世英雄。在她的设想中,在一个公平、平等而自由的社会中,男人与女人应当并肩合作,为着男女平等这一目标共同奋斗。毕竟,在她看来,女性权益从来都并非只是女性的问题——男性想要得到解放,女性必须自由,反之亦然。

我与金斯伯格大法官一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者。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与金斯伯格成长起来的美国社会一样,女性主义者的标签时常与强势、不讨喜、婚姻不幸联系在一起。这种刻板印象并非全无道理——在东亚社会女性以柔顺为美德的文化中,女性主义者有时确实显得过于执拗和清高。社会对于女性的充满偏见且不切实际的期望,加上许多男性习惯于现有社会文化默认的性别分工,理所应当地享受着男权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各种福利,而不愿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导致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哪怕孤独一生也绝不随便找人将就着进入婚姻。

在这个意义上,人生曾有过诸多不幸的金斯伯格又是极度幸运的。她不仅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与先生马丁之间热烈的爱情更是持续了近六十年之久。1954年刚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金斯伯格就与自己的学长马丁举办了婚礼。在那个年代,美国社会依然充满了对于女性的偏见。当时,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高学历等同于不够女性化和不适合做妻子和母亲。许多女性因此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和发展事业的机会,转而专心相夫教子。但马丁不仅真心地尊重金斯伯格作为个体的存在,并为她的独立与个性感到骄傲,还会时常跟别人赞美自己的妻子有多么优秀。在他们的家庭中,从来没有什么是女性“应该”做的事。对他们俩来说,男女都不应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而应当可以充分、平等地参与家庭和工作。马丁曾告诉过一个朋友:“我认为我做的所有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帮助鲁思成就了她现在的事业。”这种对于彼此真切的尊重与欣赏让他们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直至马丁于2010年去世,他们都依然处于热恋之中。

从2016年起,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曾经习以为常的社会准则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种族平等、女性权益、性取向自由等诸多政治话题的讨论都有了微妙变化的新鲜语境。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早在1848年,于塞尼卡瀑布城发表的《情感宣言》中就已经指出:“我们认为,男女生而平等是不证自明的真理。”金斯伯格们的努力让女性在法律上得到了最基本的平等权利,但要想在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上消除性别不平等依然道阻且长。金斯伯格曾说过;“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一个观念……社会变革需要逐步累积、循序渐进。真正的、可持续的改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会发生。”保持耐心,一步一个脚印,这也是金斯伯格给我们最好的忠告。

金斯伯格传奇的一生能够给予读者的感动与鼓舞远非我能在短短两三千字中写完。这本书很好地提炼了她人生中最为闪耀和最为困难的片段,让读者可以看到一个丰满的、真实的、有许多缺点,但又非常、非常可爱的金斯伯格大法官。如果我的翻译能够让你认识这位传奇的女性并对美国法律体系产生那么一点点的了解和兴趣,我深感荣幸。

在此特别感谢我的母亲骆文君女士,她是一位和金斯伯格一样伟大的女性——她也许从未在理论上学习过女性主义,也不曾听说过金斯伯格,但她内心独立人格的觉醒和对于自我实现的执着指引着她以超越了自己时代的坚强、乐观与独立去拥抱了广阔的世界,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她是和金斯伯格一样披荆斩棘、光芒万丈的乱世英雄,也是我最初的女性主义榜样。最后感谢我最好的朋友袁幼林,他每日不间断的赞美、鼓励与支持让我敢于做最好的自己。

——骆伟倩
2018年6月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EHbcgFksDkiTrUb1BTQ9IlCgDb+KPbG+/dvnsA705ZYY8kvusHgkW1lqHTcINt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