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ART

1

爱出者爱返

童年不缺爱,人生才能饱满。懂得爱自己,长大后才不被别人控制。“宁死做官的老子,不死讨饭的娘。”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不要让孩子变成被知识的重量压垮的人。凡事多问愿不愿意,少想应不应该。
…………

2021年

1月1日

星期五

农历十一月十八

元旦


古希腊神殿前刻着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人啊,认识你自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021年

1月2日

星期六

农历十一月十九

童年不缺爱,人生才能饱满

没有父母双亲陪伴的童年是不幸的,有父母陪伴却缺少爱的童年,是更大的不幸。尽量陪伴孩子,并且好好爱他吧!童年不缺爱,人生才能饱满。

——尹建莉

2021年

1月3日

星期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

懂得爱自己,长大后才不被别人控制

童年时得到真爱的人,命运握在自己手中,哪怕有很多坎坷,也不会活得窝囊。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有自信,懂得爱自己,长大后才不被别人控制。

——尹建莉

2021年

1月4日

星期一

农历十一月廿一

宁死做官的老子,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在儿童的成长中,其重要性总体来说应该超过父亲。在我的老家有句俗语,“宁死做官的老子,不死讨饭的娘。”总结的就是这种差异。对照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感觉它是有一定道理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5日

星期二

农历十一月廿二

小寒

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子变坏

爱和溺爱根本不是一回事。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

——尹建莉

2021年

1月6日

星期三

农历十一月廿三

“溺爱”是反教育的

只有那些假借爱之名的长期的包办、控制、指责等,才会培养出 包和混混儿。“溺爱”不是爱的程度的深入,而是爱的反面,其本质和爱没有关系,是反教育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7日

星期四

农历十一月廿四

让爱流动起来

孩子让你花他的钱你就花,而不是阻拦他的选择。这样不也是“让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吗?孩子都深爱着父母,父母愉快就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尹建莉

2021年

1月8日

星期五

农历十一月廿五

卡尔·罗杰斯诞辰日

不要让孩子变成被知识的重量压垮的人

教师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被知识的重量所压垮的人。

——卡尔·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 (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从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反应,要信任学生。代表著作:《论人的成长》《自由学习》等。

2021年

1月9日

星期六

农历十一月廿六

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

孩子毕竟只是个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10日

星期日

农历十一月廿七

孩子应该多和父母相处

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尤其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太少,彼此感情的联结就会出现永久的稀疏。这种稀疏又会影响到他此后一系列的面貌和状态。

——尹建莉

2021年

1月11日

星期一

农历十一月廿八

和孩子相处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相处的质量

相处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相处的质量,只要孩子是开心的,质量就是高的,反之则是低质量陪伴,还不如不陪。要么一起阅读,要么一起打闹,要么一块儿打球、玩游戏……不管干什么,孩子开心就行——好教育其实真的很简单。

——尹建莉

2021年

1月12日

星期二

农历十一月廿九

爱,就是为了在一起

对父母来说,在一切养儿育女的目的中,没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一切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的,而牺牲和孩子相处时间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初一

倘若母爱打了折,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打折

孩子对母爱的需求很高,必须充分。倘若母爱打了折,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打折。多陪伴、不训斥、好好给他做饭,就已经很好。

——尹建莉

2021年

1月14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初二

经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经常感受到父母的要求

孩子不需要父母经常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只需要父母每天给讲讲故事,不时地带着做点游戏和运动,什么事做不好也不会挨批评。经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经常感受到父母的要求。

——尹建莉

2021年

1月15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初三

亲子间最大的爱

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自己过得幸福。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呵护是自己活得长寿。

——尹建莉

2021年

1月16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初四

对孩子来说,天下没有比父母的笑容更高档的东西了

父母首先做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自己一脸阳光,不会训斥小朋友,也不会为某些境况长吁短叹,对孩子来说,天下没有比父母的笑容更高档的东西了。

——尹建莉

2021年

1月17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初五

“有条件的爱”最伤害孩子

家长们常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妈妈走了,妈妈生气了”等等的话。这样是不可以的。永远不要以拿走父母的爱去威胁孩子,“有条件的爱”最伤害孩子(成人也一样),它是培养自私者、自卑者和虚伪者的最好方法。父母之爱必须不附带任何条件。

——尹建莉

2021年

1月18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初六

给孩子无条件的尊重与爱

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19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初七

年轻父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太短,尤其是两岁前,情感窗口打开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会出现永久性的心理损害。

——尹建莉

2021年

1月20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

大寒

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以后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不多和孩子亲近,把孩子扔给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或者是迷信某种冷酷的“育儿经”,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些错误认识,会使母子间丧失早期的亲密接触机会,以后彼此理解就变得困难。

——尹建莉

2021年

1月21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初九

颠倒的亲密顺序,让父母、孩子双方都感到困惑

待孩子成年后,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对当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后悔,有强烈的补偿心理,生硬地要塞给孩子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又有讨债心理,希望孩子回报自己的付出,听话并且和自己亲近。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于是摩擦不断。

——尹建莉

2021年

1月22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初十

孩子不怕条件苦,就怕缺少爱

我的前同事,幼时无园可上,其母带其上班,置于车间一角,被固定于凳子上,但求无磕碰即好。小人儿百无聊赖,唯有抓起身边报纸做阅读状,待母亲休息时便问上面是什么字,母顺口读读。一年半载下来竟能大致读出报上文章,人惊为神童。成年后才华横溢,诸事皆佳。

——尹建莉

2021年

1月23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一

“奖励与惩罚”,其本质就是有条件的爱

育儿中盛行的“奖励与惩罚”,其本质就是有条件的爱,听起来不错,也能获得眼前的一点收益,但孩子将来的格局不会大,因为他学会了算计。

——尹建莉

2021年

1月24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十二

害怕把孩子爱坏了的人,都不曾好好被爱过

认为孩子需要被搞得苦兮兮,视轻松快乐为罪过,这不是一种观点,只是一种习得。童年底色灰暗的人,很容易产生囚徒心理,自己不快乐,也见不得别人快乐。

——尹建莉

2021年

1月25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十三

童年时代的幸福感,是人生万事坚实的落脚点

成才、成功是“幸福”的副产品,没有童年时代奠定的幸福感,人生万事都没有坚实的落脚点。

——尹建莉

2021年

1月26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十四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融化孩子自闭这个坚硬的壳

自闭,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在自己的周围建立一个异常坚硬的壳,从而使自己可以在里面躲避伤害。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融化孩子自闭这个坚硬的壳,而这个壳,恰恰是那些严厉的管制、刻板的相处、匮乏的感情造成的。

——尹建莉

2021年

1月27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十五

凡事多问愿不愿意,少想应不应该

在很多选择中,往往有“应该不应该”和“愿意不愿意”的两难。人生的功课是学会爱,凡事多问愿不愿意,少想应不应该,这才是爱自己的开始。

——尹建莉

2021年

1月28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十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满足孩子

在孩子小时候,我们要迎合孩子的需求,他想做什么,尽量马上回应,绝不要人为地“延迟满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满足孩子,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尹建莉

2021年

1月29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十七

理解是爱的别名

理解是爱的别名,如果不能理解,你也就失去了爱的能力。不能理解你的儿子,你就无法爱他。给予理解意味着给予爱。缺失理解的爱,爱之愈深,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愈甚。

——一行禅师

2021年

1月30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十八

对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

对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

——尹建莉

2021年

1月31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十九

任何你希望孩子具有的品质,都必须先给予他

天下的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孩子需要用打骂来教育。向孩子呈现善意,他才能学会善意;向孩子呈现宽容,他才能学会宽容;给孩子真诚的爱,他才能学会爱。任何你希望孩子具有的品质,都必须先给予他,然后才能为他所有。

——尹建莉 XxzcDetEPsgI4fokbZDQOQZJ09YLHg7eOM/EUDU9dbFAfYXprsXxF/mQKcUNGLCK



PART

2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自由不是不关心、不管孩子,而是把各种选择权交还给孩子。人唯有自由才有成长,关系里唯有自由才是成全。没必要对孩子进行“精细管理”。
…………

2021年

2月1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二十

给孩子自由,会导致孩子无法无天吗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导致孩子无法无天,这其实是对“自由”的误解。哲学家康德对此给出答案: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尹建莉

2021年

2月2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廿一

世界湿地日

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2021年

2月3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廿二

立春

自由不是不关心、不管孩子,而是把各种选择权交还给孩子

自由不是不关心、不管孩子,而是放下评判,放下担心,把各种选择权交还给孩子。能否克服自己内在的恐惧,能否全然地信任和欣赏孩子,这是教育与反教育的最大区别。

——尹建莉

2021年

2月4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廿三

小年

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凡事让孩子自己选择,且愿意接纳他的一切过失,就是在培养一个内外独立、有能力的人。

——尹建莉

2021年

2月5日

星期五

农历腊月廿四

“爱”必定包含着自由

“溺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过度管制的出发点可能是爱,但结果走到了爱的反面,是“反爱”的行为。

——尹建莉

2021年

2月6日

星期六

农历腊月廿五

教育,首先从释放儿童天性开始

如果不是首先释放儿童天性,给孩子自由,而是不顾及其幼小,训练加训斥,那么培养“规矩”就是邯郸学步。

——尹建莉

2021年

2月7日

星期日

农历腊月廿六

阿德勒诞辰日

永远不要相信,羞辱或奚落能改善孩子的行为

家长或教育者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对儿童恶语相向,咒骂他们没有前途,这种愚蠢的断言只会让孩子更加懦弱。

——阿德勒

阿德勒 (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1976年,以他的心理学理念为基础而成立的S.T.E.P.父母效能培训课程风靡西方。代表著作:《自卑与超越》《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2021年

2月8日

星期一

农历腊月廿七

人唯有自由才有成长,关系里唯有自由才是成全

教育上的自由,就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做的一切选择,接纳他选择中存在的过失和风险,只给他需要的帮助而不打扰他,在任何事上都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尹建莉

2021年

2月9日

星期二

农历腊月廿八

女儿不需要严厉教育

不要对女儿严厉,如果你希望她将来被人当公主一样尊重,被她的丈夫深爱,就不要把她当下人对待,不要培养她的自卑感和受虐心理。

——尹建莉

2021年

2月10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廿九

儿子不需要严厉教育

不要对儿子严厉,如果你希望他将来有男子汉气概,爱事业,爱家庭,就不要把他当混混儿对待,不要培养他的仇恨心理和粗暴行为。

——尹建莉

2021年

2月11日

星期四

农历腊月三十

除夕

“减少干预”,给孩子“自由的气氛”,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的孩子

如果说真有一种药能治孩子的毛病,那么“减少干预”和“自由的气氛”应该是最好的两片药。

——尹建莉

2021年

2月12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孩子不需要成年人操心太多

如果你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害怕给三分颜色他就开染坊,害怕管得少了他就会不如人,那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自己的遗传病,最好从你这里阻断。孩子不需要成年人操心太多,不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忙。

——尹建莉

2021年

2月13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初二

孩子最依恋的,永远是父母

无论爷爷奶奶多疼爱孩子,孩子最依恋的,永远是父母。如果一位奶奶骄傲地宣称:“我家这孙子,只是从他妈肚子里过了一下,现在跟我比跟他妈还亲!”这正暗示着某种隐患。

——尹建莉

2021年

2月14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初三

情人节

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

好感情本身就是好教育的一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最美的底色。失去这个底色,即便父母的教育理念再一致,孩子的内心也是灰暗的。

——尹建莉

2021年

2月15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初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好坏,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尹建莉

2021年

2月16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初五

不控制孩子

不控制孩子,在各种事情上(物质、情感、自由意志)满足孩子,是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匮乏感。

——尹建莉

2021年

2月17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初六

对子女最好的爱不是苦情和牺牲

对子女最好的爱不是苦情和牺牲,而是自我成长。具体说来有两条:一是让孩子自由地活着;二是让自己快乐地活着。

——尹建莉

2021年

2月18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初七

雨水

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自己想做的事

自由的意义是:在不妨碍别人自由的情形之下,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你能完全自律。当孩子没有惧怕和拘束时,他们并无侵略性。

——尹建莉

2021年

2月19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初八

任何事都需要留白,并不是填得越满越好

孩子成长需要空间,需要闲暇、娱乐、无所事事,人生就像倒水,不能倒得太满,要适可而止。孩子是特殊的人,需要更大的成长空白。

——尹建莉

2021年

2月20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初九

天性尽情释放过的孩子最得体

天性尽情释放过的孩子最得体,压抑出的“礼貌”不过是拙劣的表演。“规矩教育”教出来的木偶,怎么知道变通,怎么可能举一反三呢?!

——尹建莉

2021年

2月21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初十

日常生活中,不要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

日常生活中,不要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至少为孩子提供正常的精神成长条件。对于精神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所有的经历,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会沉淀为正面经验。

——尹建莉

2021年

2月22日

星期一

农历正月十一

爱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

爱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父母要想培养独立自主、快乐幸福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

——尹建莉

2021年

2月23日

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二

自由不是信马由缰

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尹建莉

2021年

2月24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十三

不管遇到什么事,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决定

不管遇到什么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他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他犯错,平和地接纳他的不精彩。

——尹建莉

2021年

2月25日

星期四

农历正月十四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精细管理”

可以适当去帮助孩子,提示孩子,却没必要对孩子进行“精细管理”。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尹建莉

2021年

2月26日

星期五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自行运转

家长不越界,不急躁,适当引导,信任孩子,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自行运转——这是人的天性。

——尹建莉

2021年

2月27日

星期六

农历正月十六

鲁道夫·斯坦纳诞辰日

尽可能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中最好的环境

怀着崇敬接纳孩子,带着爱教育他们,护送他们迈向自由之旅。

——鲁道夫·斯坦纳

鲁道夫·斯坦纳 (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

奥地利社会哲学家、教育家,人类智慧学的创始人,华德福教育创始人。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代表著作:《童年的王国》《自由的哲学》等。

2021年

2月28日

星期日

农历正月十七

自由的同义词不是放纵,而是一种选择力和判断力

孩子有能力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健康的东西,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那些真正幸福快乐的孩子,是那些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孩子,他们似乎天然地知道行为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尹建莉 XxzcDetEPsgI4fokbZDQOQZJ09YLHg7eOM/EUDU9dbFAfYXprsXxF/mQKcUNGL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