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作的缘故,我认识了无数身处天南海北却未曾谋面的朋友,而情感博主的人设让我自带了倾听者的属性,所以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都会隔着手机屏幕,接收着来自这个星球不知从何处发出的悲伤。
这些悲伤的外衣不尽相同,或来自职场上的格格不入,或来自情感上的求而不得,但无数的悲伤追溯到源头就只剩下了一个问题,就像是那个已经记不太清的某个夜晚里,一位读者的留言:
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我觉得自己难以融入周围的环境,孤独得像头荒原上的孤狼,陪伴我的只有寂寥如雪的月光。
我记得当时的自己沉默了很久,然后很认真地回了一句话:其实我也很孤独。紧接着,我又补上了第二句话:不过,这样的孤独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独立。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的提问:如何学会内心真正独立?而在下面那么多的回答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把伤口摊在阳光之下,因为会停留的只有苍蝇。
大概是骨子里向往抱团取暖的基因在作祟,当我们面对挫折和绝望时,悲伤会促使我们更加迫切地去寻求安慰。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感同身受,当四处碰壁后我们才会明白,唯一能拯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而已。
我细细听着那位读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养成了静如止水的性格,同龄人还在热衷追剧、聊八卦时,他就习惯于在书中汲取知识。
即便是从高中烦琐的学海中脱离,步入大学殿堂之后,他也在室友沉迷打游戏的日日夜夜里,开始了自己的学以致用,用一次次的创业贯穿了整个大学时代。
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直到某个夜晚,当他回到宿舍看到空无一人,在刷朋友圈发现其他人都出去聚餐的时候,本就创业不顺的他第一次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当时很想找个人来诉说,但当我真的开口跟他们讲我的经历和困惑后,他们用一种毫无兴趣的口吻劝我放弃,而那一刻也是我无比接近放弃边缘的时候。”
残酷的现实真相是:绝大多数人的随波逐流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来自周围人的推波助澜。通往成功的路上势必是孤独的,越往前走就越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能支撑着我们最终甩开平庸者,成为众人艳羡的成功者的,也唯有自身独立的人格。
狼何必去向羊群寻求安慰?它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永远不愿低头吃草。
我记得自己刚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一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其实是个比绝大多数行业都要孤独的领域,你除了要在别人享受生活的日子里埋头苦写,还得在等待厚积薄发的漫长时间里,漫无目的地疲惫前行。更重要的是,纵然你熬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你也有可能毫无起色,甚至会因此而遭受身边人的讥笑。但请你务必记住一句话:夏虫不可语冰。
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难熬的从来都不是精心创作却无人问津,而是当你在失望与希望中苦苦挣扎的时候,身边有人给你递上了一个完美的放弃理由。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服装外贸公司,那时的我拿着不到3000元的工资,过着义务加班、不固定休息的“社畜”生活。
机械式重复的工作让我很快就产生了另谋生路的想法,在几经思考后,我选择了准入门槛很低的写作,并努力用不断输出的方式来锻炼写作能力。
很少有人会相信,当时的我为了能靠写作赚点稿费,接了千字10元的小说创作,每天熬夜更新6000字,只为了能在微薄工资之外,每个月多获得1800元的收入。
至今我都记得同宿舍的工友一边刷剧,一边对我说的那句足以诛心的话:“一千字才10块钱,那你还不如戒掉早饭,把钱省下来比较快。”
语言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要厉害许多,当濒临崩溃边缘的时候,一句讥讽足可以毁掉一个人长久以来的梦想和坚持。
那之后的我消沉了很久,直到我读到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一段话才重新燃起对写作的信心,并一路坚持走下来,直到今天实现了自己的出书梦想。
村上春树说: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如今的我,除了本职工作以外,通过写作不仅认识了无数新朋友,也因为写作而收获了稳定的副业收入,成了身边人眼中的“斜杠青年”,在家乡的小城里过上了不再拮据的生活。
而我想用亲身经历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通往成功的路上势必渐行渐远渐孤独,不要在行将到达成功彼岸的时候,因为他人的不理解而选择放弃;也不要尝试去说服身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你的做法,因为夏虫不可语冰;在你没有获得耀眼的成功之前,所有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去坚持你内心坚持的,去相信你内心相信的。就像是作家尹惟楚说的那样:
如果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就用背影勾勒彩虹,将雨水藏在心底;如果你的梦想是厨房与爱,那就携手拂晓黄昏,一蔬一饭尽是温存。
虽然人生来就是群居动物,但我们可以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之外,保留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茫茫人海中,我们有幸能遇到那个对的人,那么不妨大胆且坚定地陪他一路走下去;如果事与愿违,我们也可以在纷扰尘世中继续一个人的修行。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但你可以拥有专属的风光。
因为一个人,其实也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