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事务所作的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分别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或可接受程度。

(一)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或者说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的状态就被称为充分就业。由于测量各种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的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由于失业会给社会及失业者本人和家庭带来损失,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常常成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要考虑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它并不排除像摩擦性失业这样的情况存在。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失业率。

(二)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稳定。由于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易统计,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价格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两种。由于物价不稳定对经济有不良影响,所以物价稳定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物价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物价指数相对稳定,经济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大部分国家把一般轻微通货膨胀的存在看作基本正常的经济现象。

(三)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和失业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尽管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缓解失业压力,但也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因而并不是经济增长越快越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要与具体情况相符合。

(四)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蓄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含义一般来说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和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另一种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一种是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另一种是税收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

1.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可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变动税收。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①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自动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个人和企业利润降低,符合纳税条件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减少,因而税基相对缩小,使财政政策(加息财政政策——加息用的累进税率)相对下降,税收自动减少。因税收的减少幅度大于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幅度,税收便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过度下降,从而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期,其作用机制正好相反。②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尽管这又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一些影响,削弱一些减税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国民收入还是增加了。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同时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的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也会超过收入下降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纳税人收入自动进入较高档次,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具有减轻经济波动和稳定经济的作用。

(2)变动政府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①政府购买的自动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政府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多组织公共建设,就可以扩大私人企业销路,还可以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尽量这样做也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利率上升,影响一些私人投资,但总的来说生产和就业还会增加。政府还可以用减税或加速折旧等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以上这些措施都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当然,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太高时,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政府支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控制物价上涨。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作用。如果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增加,符合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趋于自动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机制正好相反。

(3)保持农产品物价稳定。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按保护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其价格上升,就可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减少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政府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对轻微的经济波动能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是有局限性和辅助性的,它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动。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应对剧烈的经济波动。经济学者认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政府支出、税收或国债发行规模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防止出现经济衰退。当总需求非常低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增发国债和增加支出的措施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多,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增加税收、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和削减政府支出的措施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政策,要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并斟酌使用。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部门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是变动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和国债发行规模。

(1)政府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①购买性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当总需求水平过低、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回升;当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可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抑制通货膨胀。②转移性支出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性支出的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回升;反之,在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应减少转移性支出,从而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

(2)税收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可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政策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膨胀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3)发行国债既可以筹措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又可以通过国债发行与其在资金市场上的流动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效应。

2.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其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其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三)财政政策与个人或家庭的理财行为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时,政府财政在保证各种行政与国防开支外,并不从事大规模的投资。而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政府积极投资于能源、交通、住宅等建设,从而刺激相关产业如水泥、钢材、机械等行业的发展。如果政府以发行国债方式增加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就更为深远。总的来说,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会对证券市场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容易下滑,投资者应该选择债券、货币基金等风险和收益都较小的理财产品;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刺激经济发展,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促进作用,一般来说证券市场将走强,因为这预示着未来经济将加速增长或进入繁荣阶段。在实际理财操作中,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因为经济容易向好,投资者应该选择股票、偏股型基金等风险和收益都较大的理财产品。

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个人或家庭的理财行为的影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税率,减少税收,扩大减免税范围。其政策的经济效应是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刺激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会对股票和债券的价值产生促进作用。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对商品与劳务需求,激励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对证券市场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持有货币增加,经济景气的趋势更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证券市场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涨。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增加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率先上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投资者应该多购入该类公司的股票。但过度使用此项政策,财政收支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是,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3)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本质是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增加财政补贴使财政支出扩大。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总供给,从而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促进作用。

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对个人或家庭的理财行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这里不再赘述。

三、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都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与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它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分类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一方面,可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可直接支持企业扩大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取得信贷成本上升,抑制投资和消费,降低总需求,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或增长慢一些。

(三)货币政策的工具

1.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1)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商业银行将它接受的贴现票据到中央银行请求再贴现,也可以将自己的票据拿到中央银行贴现。中央银行挂牌的贴现率,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市场贴现率(即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再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如果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得到的资金必然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进而商业银行贴现的积极性降低,货币供给量减少;如果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感到有利可图,就会积极到中央银行要求贴现,从而使货币供给量扩大。

(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了防止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而使其保存的现金过少从而导致挤兑风波,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各国中央银行规定一个必须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与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所有存款机构对每一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即可,或者说使每单位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减少货币供给,则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减少可创造的货币。从理论上讲,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这一手段,因为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货币供给量成倍地变化,不利于货币供给和经济稳定。同时,中央银行如果频繁地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利于对银行的管理,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因其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强有力但又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3)公开市场业务。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的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证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被买卖。政府可以参加这种交易并通过这种交易扩大或收缩货币供给。当政府认为市场上货币供给量过多,出现通货膨胀时,便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承购政府债券的既可能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可能是私人或企业。当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后,存款准备金会减少,可以贷款的数量也减少,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会成倍减少。反之,如果出现通货紧缩,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买进债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会随之增加,私人通过这种购买也会将现金存入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其贷款能力相应扩大,整个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会成倍增加。

公开市场业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①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银行准备金控制在自己期望的规模内。②这种手段具有主动性。中央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③这种手段具有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灵活地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可以大量或少量地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从而主动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即使中央银行有时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纠正。④这一手段具有可测性,即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例如,买进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大体上按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给增加了多少。

公开市场业务是大多数国家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可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 特殊的货币政策工具

(1)中央银行再贷款政策。我国2003年12月27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2)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①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②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③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④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3)汇率政策。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3. 货币政策的其他工具

(1)道义劝告。道义劝告即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如在经济衰退时期,鼓励银行扩大贷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商业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也往往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道义上的说服方法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2)调整法定保证金限额。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对有价证券交易是可以凭信用买空卖空的。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物价,规定购买证券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现款,称为法定保证金。法定保证金越高,所需现款越多,就会压低证券价格,利率提高;反之,如果法定保证金限额降低,所需现款减少,就会促使证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3)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抵押贷款是用于购买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的。这种贷款利率提高,就会限制对房屋等不动产的购买,从而压低社会有效需求;反之,这种贷款利率降低,就会刺激对不动产的购买,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因此,政府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需求的管理。

综合来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如表2-1所示。

表2-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四)货币政策与个人或家庭的理财行为

1. 利率对个人或家庭理财行为的影响

中央银行调节基准利率的高低,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机制在起作用。

(1)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利率上升时,同一股票的内在价值下降,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则股票价格上升。对于债券,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2)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增加公司盈利,股票价格也随之上升;反之,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

(3)利率降低,部分投资者将把储蓄投资转成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促使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

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上述利率与股价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不能将此绝对化,股价和利率并不是呈现绝对的负相关的关系。

2.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个人或家庭理财行为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促使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使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对股票价格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将对股票价格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之所以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国债市场的波动。

3. 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个人或家庭理财行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给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市场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促进作用。

4. 货币政策的其他工具对个人或家庭理财行为的影响

当采取一些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用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对不同行业进行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可能不受影响,反而可能逆市而上。总的来说,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及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对此做出结构性调整。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与配合使用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特点:首先,它们的猛烈程度不同。政府增加支出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比较猛烈,而政府税收的改变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影响就比较缓和。其次,政策效应“时滞”不同。内部时滞是从政策制定到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的这段时间。外部时滞是从相关部门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长、外部时滞短,货币政策外部时滞长、内部时滞短。再次,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不同。每项政策手段都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例如,政府支出政策影响面大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面则小一些。最后,政策阻力因素不同。如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一般来说遇到的阻力较小。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购买,会提高社会总需求,致使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提高会增加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致使利率上升,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增加产量、提高利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影响则相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提高,致使投资减少,企业产量减少,进而社会总产量减少,即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减少产量、提高利率。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影响则相反。

每一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都对产量与利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如表2-2所示。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出现经济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采用第四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

表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ZetHrizkn8lZhDqwD3W6yoqdHW+65iE+dlSTEFVflgmE0+KTOHpR5SE1GfoqsIc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