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卓书记,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待高可天。
卓书记今年五十六岁。他原本是没有打算要当书记的,他知道一个市委书记的责任,他一生淡泊名利,而且对党和人民忠诚,在他的思想中有儒家的东西,这和他平时阅读有关。近年来他看到官场上中箭下马的贪官,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原本那么好的官员,在经济大潮中就经不起风浪?有的甚至腐化成一些女色魔爪下的猎物。他始终认为共产党人的身躯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不应该这么弱不禁风,可以经得起狂风暴雨。共产党人的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可以经得起金钱美女的诱惑。可是,今天就有那么多的干部违背党的原则,以各种手段进行犯罪。卓书记一想到这些,就会痛心疾首,就会想远离官场,好好研究自己的东西。
但是,卓越的人品、胆识又得到省委的赏识。三年前省委领导决定调他去江海当一把手,卓越当面就婉言谢绝。经过一番谈话,卓越最终还是答应了。他觉得党和领导这么信任自己,更应该用好手中的权力和担起肩上的责任,一边培养好的干部作为接班人,一边防止干部队伍中出现腐败现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献出毕生精力。这就是卓越为什么如此喜欢高可天的《教育与生活》和《教育与经济》。因为任何时期,任何人在任何领域里,教育都非常重要,只有靠教育才能让一个人变得真知灼见、言行规范、品质纯正、修养高雅。于是,卓越能够从《教育与生活》和《教育与经济》的书中洞察出这位年轻人的品质、修养、觉悟。还有他那一腔热血,一股激情。
卓越初来乍到江海市至今,他庆幸交了一个好朋友,他常常说:我在江海个人收获最大的是得一好友。这位好友就是江海市现任市长叶江东,叶江东小卓越六岁,今年刚刚五十岁。叶市长曾对卓书记说:“我如果是您的好友,那么江海市的人民也就是您的好友。因为我是一市之长啊!”
卓越非常赞同叶江东的话,他说:“你那话非常经典,而且概括得非常精辟。”
卓越刚到江海市第一天的就职演讲不在会议室,而是在市委大楼广场上。据说这是江海市委市政府从来没有过的。那天来了许多记者。其实,卓越的就职演讲很简单,没有太多的艺术性,也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卓越自己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同志们,现在是秋天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在这样的丰收时节,我被委派到江海市出任市委书记。我叫卓越。我一生的追求就像我的姓名一样,做到卓越。但是,至今没有什么建树。大家不要关心我从哪里来,可以关注我明天将要做什么。首先我向大伙保证,我决不会成为一名贪官,所以我也要求大家不要腐败。听说江海市的财政这几年很紧张,一些建设落后了。大家不用担心,只要我们不贪污,不腐败,还怕没有钱?我决心把江海市建设成像上海那样的大都市,像杭州那样的旅游城市,像苏州那样的园林城市。希望大家与我同行上路。”
卓越的这段就职演讲的话,第二天出现在江海市各家报纸头版头条和电视画面上,而且还附有评论文章。今天的卓越回想起来又有一番苦涩滋味。因为在这三年时间里,尽管他开辟了一个新区,盖了一些厂房,建了一些新村,开了一些商店,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工业,还没有具备生活条件的居民区,还没有人气的商贸城。这与卓越新官上任提出的“城市扩大化,农村城区化”的执政纲领还相差甚远。卓越在这三年里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尽管也拓宽了三条街道,清理了五条内河,形成了两个商贸集散区,每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招商引资贸易洽谈会。但是,要想把江海市建设成国际化都市是远远不够的。他唯一自豪的是好友、江海市长叶江东与自己并肩作战,能够思路一致,达成共识。还有唯一满意的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思想作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卓越依然坐立不安,因为在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很好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精神,一些下达的任务偷工减料,没有很好地完成。江海市依然处于建设时期,百姓依然还有许多怨言。市委、市政府的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愁白了卓越的发丝,增添了叶江东的皱纹。有时候,卓越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他在和市长叶江东谈工作的时候,总是自责自己工作没做好,这也让叶市长感到很不安。叶市长在私下里称卓越为“卓兄”。他说:“卓兄,江海有您的到来,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关于市政建设这一块,我有责任。”
卓越非常重视市政建设这一块,市政建设和市民的工作、生活、娱乐休戚相关。关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数。卓越是提倡党政分工明确的领导干部,由于江海市政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他必须与叶市长同甘共苦。卓越追求的是先解决城市的硬件——环境,然后再来解决城市的软件——精神。所以卓越和叶江东在这三年里,拓宽了不少马路,疏通了许多内河,扩建了多座公园,增加了多处绿化带。这些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卓越是一个不看成绩只找差距的领导,这一点他和叶江东市长是非常相似的。叶市长是个实干家,他是地道的江海人,前几年从江海市建设局提拔上来,抓市政建设很有一套。这几年,市政、公交、自来水、园林在他的狠抓之下,发生了质的变化。
卓越对叶江东的工作始终是肯定的,又是支持的,更多的时候是鼓舞的。卓越最担心的是自己身体不是很好,有时感觉力不从心。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强有力的春风从遥远的北京传来。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江海市作为典范城市,在三年内要实现大都市的经济、文化、能源、贸易中枢城市。在卓越心目中,这是一个大好时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又充满挑战性。他结束会议之后回到江海,立即号召全体领导干部、人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央精神。提出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口号。要求广大干部在思想上统一,在行动上一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教育与生活》和《教育与经济》两本书吸引了他,还有一个陌生的名字——高可天引起了他的注意。
两本书读了,卓越非常欣赏,高可天人还没有见到,这个年轻人到底怎么样?卓越很是期待。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叶江东,叶江东市长也很好奇。今天,高可天要来市委见卓书记,叶市长是知道的。卓越说好了,等他和高可天认识了,再推荐给叶市长。
卓越把高可天的两本书放在办公桌上,这叫作以文会友以书为媒。正在这时,有人敲门,卓书记的秘书小程将高可天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