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高可天到底是何方神圣?又有何能何德让市委书记一眼看中?

毕业于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的高可天,是江海市乐山县湖水镇人,他从小在海边长大,在树林里成长。涛声、沙滩、贝壳、渔网,还有那郁郁葱葱的木麻黄伴随着他的童年,也给了他许多梦想。他对于这片有大海、树林、田园、山丘的沃土太熟悉了。只是在他的记忆中,涛声总给他带来恐怖,风沙总是带给他荒凉,田园总是带给他潮湿。直到他上了大学之后,才感觉到自己的家乡是那么美丽。儿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于是,高可天决定大学毕业后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把自己的青春梦想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高可天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英雄主义者,还是一个独身主义者。这三者组成了高可天与众不同的人生个性和生活方式。在高可天的人生简历里,其实非常简单。九年的义务教育是在乡村度过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常常在半工半读中完成了最初的学业,不像城里的孩子,一人念书,全家帮助。高可天进入大学后,才如饥似渴地饱览群书,汲取知识。

尽管高可天学的是林产专业,他却喜欢教育。上帝常常与人开许许多多的玩笑。高可天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他的知识却非常渊博,特别对教育这一领域有独特的见解。教育与艺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教育与军事等等,他都做了一番研究和阐述。所以,当他大学毕业后,却学无所用,歪打正着地踏上了教育之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江海市乐山县教育局里当了一名小小的文教处副处长。这时的高可天才二十八岁。

一个非常标致的小伙子,怀揣着美好的理想,构思着有些离奇但很巧妙的人生蓝图,发誓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有用之人。

的确,高可天是很有才华的人。这在他第一天去教育局报到的时候就已经被人觉察到了。更让人仰慕的是他的品德超过了他的才华。在当今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缺蛋白补蛋白的年代,高可天曾经倡导说:国人最需要补的是教养和礼仪,品德和谦让的学说。尽管别人并不一定欣赏高可天的话,但是,高可天本人却为自己曾经产生过这样的想法而感到自豪。这起码表明了他自己本身具备了国际的标准品质。

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当一名小小的教育局文教处副处长算不了什么。对于高可天而言,这个小小的职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重要的是它却给高可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这个平台让高可天扬起理想的风帆,让自己的思想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理想国里。在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一部十几万字的专著《教育与生活》。这在一个小小的乐山县城里,有如一颗巨大的炸弹,让沉静的乐山县人目瞪口呆。特别在乐山的教育界引起了震动,并引起了一些惜才的领导重视。也是在这个时候,高可天这个名字有点像雄鹰一样划过乐山县的上空,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于是,一些小学、中学争相邀请高可天去演讲,去签名售书,高可天成了县城的秀才。县城的报纸、广播和电视隆重地推介了高可天的现象,让这位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有些受宠若惊。这个时候,人们突然发现:高可天还没有结婚,而且连女朋友都没有。

这是为什么?难道择偶标准很高?看不上乐山县城的女孩子?还是说他非常笨拙,得不到女孩子的青睐?人们的猜疑风生水起,各种说法,多种版本此起彼落。作为当事者高可天只字不谈个人的感情问题,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别人:自己是一个独身主义者。

一些女孩子,特别是女教师慕名而来,以讨教为借口,用各种方式向高可天表示倾慕之情,却被高可天婉言谢绝。有人说过:爱一个人是一种幸福,而被一个人所爱却是一种负担。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高可天的心中就有这样的感觉。尽管高可天并不是一个禁欲者,但是他对婚姻的恐惧由来已久。他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想谈起。他最理想的也是最向往的爱情是谈一辈子恋爱永远不用结婚。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干脆关起了感情的闸门,让自己的感情之水回旋在自己的心窝里。

于是,高可天在这座县城里被人谓为才比天高、心如海深、情似水清的新新男人。高可天并不是一个为别人而活的人,他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不妨害别人的,对这个社会有利的,能给人类有所贡献的,他都会舍身玩命的。所以,当有人认为高可天是一个柔情似水的男人时,他却表现出一种非常血性刚烈的性格;当有人认为高可天是一个粗犷奔放的男人时,他却表现出一种儒雅谦让虚怀若谷的个性。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有一定的两面性,同时又有统一性。这是高可天在他那本《教育与生活》中说过的话。

有目共睹的才华外溢给高可天带来意想不到的荣誉光环,难以读懂的神秘感情给人们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铂金,使高可天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里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满腹经纶的年轻学者。难能可贵的是高可天并没有被这些流光溢彩的东西淹没了虚荣心。他非常清醒,任何人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追求才是永恒的,否则最终只能走向没落,这是从古至今不变的真理。于是,在高可天被人们纷纷扬扬地宣传、奉承的时候,他的第二本专著《教育与经济》又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且拿到一万多元的稿费。也就是这一本书,彻底地改变了高可天的命运。

高可天以教育家的目光穿越现代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辩证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不管放在教育界,还是经济领域,都能够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耀出让人深思的历史在教育中沉淀的经验,时代在经济中变迁的规律。

说来也巧,这本《教育与经济》专著在不经意间传到江海市委书记卓越的手中。这位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年过半百的书记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喜欢阅读。偶然间浏览《教育与经济》全书,再读后记,再看作者简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两眼发亮,想不到小小的乐山县城还有一位这样才华超群的年轻人。他在第二天的市委常委会上隆重地向常委们推荐了《教育与经济》这本书,并建议常委们有空好好看一看,同时还向常委们介绍了作者的情况。

江海市委的领导班子不但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也是一个开拓进取的集体。所以《教育与经济》专著成为常委们先睹为快的执政教科书。的确,这本《教育与经济》专著,不但谈了教育能够提升民族的智慧,同时也能提升不同时期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感。还谈了经济如果仅仅作为一种金钱物质的符号,会软化民族的骨气,繁荣的经济现象只有在文明与和谐的框架之下,才能支撑起民族的脊梁。这就是依靠全民教育的普及。只有全民教育的普及,繁荣的经济发展才能传承下去。

于是,这本《教育与经济》专著对于江海市委、市政府上上下下的官员来说,的确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书。而且这本书的作者是乐山县人,乐山县是江海市的一个直辖县。这下可不得了了。高可天的名字不经意中在江海市委、市政府大院中轻舞飞扬起来。这一切,高可天本人当然不知道。 x3N1hh+FeXYorFJVjIlJzzkwrybRt3djscSp/ef65YFMwuC4LDGC/NIpiOPszv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