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6章

三个月后,河流的身体得以康复,他离开病床的第一件事是去了他之前转让出去的矿标店,他想看看自己辛苦创下的事业现在发展如何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家老板早已换了人,因此,店里也没人认识他。他站在展示柜周围看了一圈,指着其中一块标注着石英型金矿矿石说,“这是金矿?哪儿产的?”

河流看上去当然不像什么有钱人,在店家看来,他就是个闲来无事到处闲逛的人,因此很不拿他当回事,瞥了他一眼,“走走走,不买你问什么。”

受到这样的礼遇,河流内心一片哗然,随口回道:“你怎么能这么跟顾客说话,我问问你,你是怎么看出来我不买东西的?你今天必须把这个问题跟我说明白了。”

“说明白什么?你也不看看你那样,还看我的金矿,跟你说,你这样的顾客我见多了,不就是想让我拿出来看看嘛,你别耽误我时间,赶紧走。”

河流上下打量一番这个满嘴刻薄的店员,沉着的问道,“你们老板呢?请他出来。”

店员小伙有些不耐烦了,拿起块抹布擦了擦柜台,“我跟你说,再不走,信不信把你抓起来,你这是妨碍我做生意,知不知道。”

河流很清楚对方的品性,懒得跟他说别的,调整一下情绪,换个角度问,“你不说我也知道,石英脉型的金矿,这样的标本西华市是不会有的,这里从来不出金矿,地理环境也没有成金矿的条件,要我说,这个东西,多半是假的。”

这可不得了,那店员一听这话,眼睛瞪得溜圆,歪着嘴回道,“诶诶诶,你说什么呢,什么假的,你可别乱说啊,一个门外汉,不懂装懂,走走走。”

“怎么,心虚了?我跟你说,我玩这个的时候你还不认字呢,你要不信,敢不敢拿着东西跟我去趟工商局,我再到市里找两个专家帮你鉴定一下?”河流当然看得出真假了,这个店是他一手办起来的,他走的时候,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经过精打细磨,每一件都是精品。再看看现在,滥竽充数的堆满一个屋子,这些石头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真真假假,到处都是。

一提到假货,他首先想到的是河康的受害经历,对这帮人往往深恶痛疾,没有半点好印象。看见自己创建的矿石标本商店被经营成这样,他感到无比失望。

时代真是一天比一天发展快,那时候单纯的梦想现如今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手段,而变得毫无底线,把知识分子头上的尊严都给摘干净了。

他当然不能继续理论下去了,打假那是工商部门的事,他出了店门直接就把这事给办了,至于怎么处理的,他要过一阵才有时间关注。

目前,他很迫切的想要回到河西镇,因为贾美丽在那里也置办了一个矿石标本店,搞的还是旅游类产品,商业气息更加浓重了。

保不齐类似的情况已经在河西镇上演了。在这样一种担忧下,他几乎是连夜赶回去的。

果不其然,河西镇虽然进行了集体搬迁,但白天的时候,生意人还是会出现在街道,那些在过渡房居住的百姓也都来这边凑热闹。

看看道路两旁的摊位,密密麻麻,主街有五十来米的一段路,两边全是卖石头的,打出来的标语全是矿石标本四个大字。这时候的河西镇已经出现了部分外来人,他们都是周围县镇的,稀罕的都是贾美丽和赵长山开发的实体店,但光顾的人一多,有些脑子闲不住的人就有了坏主意。什么样的石头都拿来充数,这样做,简直坏了矿标本身的价值和声誉。

艾国得知河流回来,特意开微型车将他接到家做客,赵长山也过来陪坐。河流已经没有了半点教授的模样,更没有生意人的那种精明,他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发表些看法,但都是为河西镇长远将来作出的考虑。

他夸奖艾国把家具厂坚持了下来,也挣到钱了,如今娶了刘二娘这个踏实能干的女人做媳妇,还生了俩孩子,真是够幸运的了。

说完艾国,河流就开始教训赵长山了,说他这个人虽然书读的少,但庄稼却能种明白,但唯一的毛病就是闭眼睛瞎干。作为镇里的书记兼镇长,应该时刻关注这里的变化,理想的市场需要的是精修打磨,不是急功近利。有不符规定的产品绝对不能流到市场,它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成为市场绊脚石,说不定哪天就将整个市场连根拔起,葬送黄泉。

言外之意就是让赵长山发挥下监督作用,不能只想着种地那点事。如今的河西镇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河西镇了,在这里,农业劳动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本生意已经燃起了半边天,如果眼睛不盯着点,保不齐哪天就洒了你农业辛苦装下的银子。

河流走在街道上,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现在的人居然有了强烈的等级色彩,你看那穿补丁裤子的人,他身边基本也都是穿着补丁衣服,而那些穿着漂亮裙子衬衫的人,他们的世界又是另一番景象。

“真不敢相信,小小的河西镇已经有了贫富差距。”河流在心中这样感叹道。

是啊,二十年前,这里人人能感到平等,大家吃穿都一个样,你再看看现在,街道上已经挂起了不同样式的衣服裤子,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再不是那个黑白灰的年代了。在生活的选择得以扩张的时候,人们也自然而然的拉开了内心的距离。这一悄然无声的变化来的凶猛,对于那些没做好准备的穷人来说,他们感到的也许是种压迫,而对于那些借着时代成长起来的富人来讲,他们正在为生活质量的改变开瓶庆祝。

谁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一切都自然而然发生着。只是这样的生活改变让河流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担忧。

人们的生活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而阻止这一切继续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让贫穷的一端调转头来,一定是要把他们的脑袋拧过来才行,方向不对,只能越走越错,问题的根也会越扎越深,时间长了,便真的无回天之力了。

但这些问题他不可能参与进去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带来的市场分歧,绝不是哪条政策阻止得了的,特别在一种观念已经形成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隐患已经长时间存在了,它只是等着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的到来,然后就能形成大爆发。

河流离开河西镇的时候已经对这个地方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番感触,他把问题转告给赵长山,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

他看着后视镜里的画面,感到自己离这地方越来越远了。

跟洛伊丽的这次打闹虽说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得缓和,但却没实质性改观。他们的分居生活还一如从前得继续着。

洛伊丽为了完成小说的结局工作,在河流身体康复之后便再次离开了西华市。

似乎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他们今后关系的一个结局,看似不会有什么改变了。

对河流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然习惯,因为他和洛伊丽之间最重要的话题——孩子,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不管他们在不在一起生活,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听说大侄子河贞已经考上高中,河流打内心里高兴,这些年虽说也时不时关照一下河贞,但因为河康在中间阻拦着,让他们的叔侄关系并未得到较好的发展。

现在河康不像以前那么忙了,性格脾气也缓和了不少,对于他接触河贞一事也不像以前那么计较了。这恐怕也是河康对河流膝下无子的一种理解和关照。

河康是应该关照一下他大哥的心理状态了,即便再坚强的男人,面对妻儿的不顺遂,都会有顶不住的时候。兄弟之间就算有再多性格的不和,就算价值观偏差再大,也该为手足之情做出让步。

本打算上学校找河贞出来吃顿饭,顺便给他拿点零花钱,但刚要离开单位,电话就来了。

是龙女跟外资技术合作的事,因为龙女在农田生态建设上拿了省里的项目,有些具体的事宜需要科技厅签字。

说实话,这么多年过去了,龙女几乎没跟他联系过,虽然从内心来说他对龙女的抵触并没有洛伊丽那么强烈,但他们兄妹之间确实有没有过去的鸿沟。

但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再好的铁时间长了也会生锈,再僵硬的关系时间长了也会得到缓和。因为大家都在时间的冲洗下换了种异样的心态,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更加看重当下的现实感,而过去的开心或难过,往往变成了记忆中越来越模糊的点,最后必将被弱化和忽视。

河流对龙女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所以,只要是合法的立项申请,该走的程序他绝对会一视同仁的办,就算个人恩怨再大,从公事的角度看,他也必须要这样去做。 BjLdJUZPwpRTXeNCLjqBBv67J4h3VGoFXpHo6q6zvOkUAfXrTk2Vq0T79T40+t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