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10章

许畅出于对河流的理解,并未在矿石标本一事上对他施压,这对西华市甚至整个国内来说都是个新兴市场,因此,谁也没有确切的把握能做成这件事。

这是基于消费者角度作出的判断,要知道,在这绝大多数人还挣扎在温饱线的时代里,要让他们掏钱出来搞矿石收藏,搞精神世界建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出于自身现状的考虑,河流打算劝许畅退出现阶段的合作。许畅的大好前程还没开始,他不想为了自己的一点理想而荒废了她的青春,这无疑是自私的。

许畅不清楚河流面对的是怎样一种人生处境,河流更不想将她带入到自己苦苦挣扎的漩涡当中。他不能让身边人承担任何风险。

许畅同意了河流的建议,决定到省科学院任职,但同时,矿标项目建设的事她也不放弃。这样一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河流来说,都是负责任的做法。

也就是许畅进了科学院,才有了一个为矿标拉投资的机会。作为创新人才,许畅当然有一定专业话语权,当她把矿标项目提出来的时候,很快受到了市科技局的重视。

特别是为配合省里近年来一直在搞的工业建设,为人才梯队搭建创立大环境,市科技局配合省共青团,针对人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了一系列方针规划。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来自省科技厅的拨款支持,目前,市里利用这笔钱,在科学院建议下,对目前在西华市有能力创建新兴行业的个人和团队提供少量资金扶持,对能拉动地方就业,解决实际需求的重点项目给与招商引资的资源配置。

而这,便是许畅到科学院之后做的第一件实事。

有了政府牵头,有的事自然好办多了,要把矿标厂建起来,需要一批有技术基础的工人,需要一个有市场运营能力的投资人。

而河流跟许畅属于完全的技术入股,负责人员招聘之后的所有培训及矿标设计。

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在政府参与下,市科技局的这个项目开始了对外宣传和引资。

两个月后,河流跟许畅联合上海的投资人一起创办了西华市第一家矿标展馆,位置落在省博物馆对面一个相对安静的胡同里。

这个展馆内部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设计,在灯光和背景上针对不同材质和晶体的矿标来完成展示,所有成品独立在玻璃柜中,在灯光照射下,每一颗晶体的结构和颜色都能清晰展现出来。

在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河流除了在矿标加工上要倾注心力培训工人外,还就蒙禾消失一事予以了跟进。

老太太被他从废弃的铁道值班房接走后,并未带回家,而是在龙女接应下,被安排到了河东县下面的一个销售店。

销售店的负责人叫吴文申,当年龙女来西华市创业的时候就跟在她身边,二宝离开创世农资之后,便由他来盯河东县的市场。

现在又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看好蒙禾母亲,请专人在家照顾,每周报道一次老太太情况。但有一点,不能让老太太出门见外人。

具体原因吴文申没问,他向来不打听老板的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也是他一直能得到龙女信任的原因。

但最近,他遇到了业务上的烦心事。虽然龙女研发的新产品已经到货,但突然,这里的老主顾都不来拿货了。

没有零售商过来,他在河东县的生意很难做起来。按理说这些老主顾跟创世农资交往不是一两年了,对他们的产品一直也都很信赖,但现在却发生了大变故。

吴文申不能坐以待毙,他早早起来,把库房锁上,骑着自行车开始拜访其他熟悉的零售商。

尽管他没空着手去,但还是没能把事情办明白。原因很简单,市面上出现了比他们产品还便宜的肥料,而且无论从包装和肥料成色来看,跟创世农资相比,并无两样。

吴文申看看袋子上的商标,抓起一把肥闻了闻,突然皱起了眉头,“不对,这个东西有问题。这是我们的东西?”

零售商指着那商标,“看看,这不就是你们家的嘛。”

吴文申更纳闷了,“河东县就我一个货源地,你们没从我这拿的东西,肯定是假货。比我的货便宜多少?”

在这个行业混这么久,他很清楚零售商的思维,他们一定是找到了便宜的货源,否则轻易不会改买家,因为好不容易跟一线农户建立的信任关系,他是不可能随便换商家来冒险的。

对方伸出一个巴掌,吴文申眼睛都快掉出来了,“五块钱?你们……哎,便宜五块钱的东西你们也敢要?心都被蒙住了?胆子也太大了,不怕出事?”

在吴文申的再三追问下,终于打听到货源消息。采取送货上门的服务确实高明,这明显是种有意掩盖窝点的做法,了解到下一次送货时间后,吴文申借了辆摩托,跟上了那辆货车。

等入夜的时候他才拐进县城外的那片民宿区,这里人口复杂,多数房子都严重损坏,很多都没人住了。

他找了个隐匿的地方将摩托车藏了起来,然后才溜了进去。

大约在里面转悠了个把小时才看到那辆车。四下无人,只有猫狗撕咬声时不时的传来。

他终于看到了一个人,初鸿在这个地方出现,意味着二宝也在这里,这就不难推断他们的产品为什么会被仿制得如此相似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吴文申马上从这里撤了出来,等他回去找摩托车的时候,发现已经不见了。只能靠双腿连夜赶回去。

第二天他便赶到西华市,把消息带给了龙女,龙女当即上了市公安局立案举报,并在刑侦队一队队长钱光明的带领下,坐上警车,赶到了河东县。

钱光明做事谨慎,先不说肥料的真假问题,非法经营农资生产本来就违法,但到底要去的这个地方存不存在无证经营还不好说。

因此,到河东县的时候,他又要求到县工商管理处查询登记信息。龙女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对于十拿九稳的事,她必须要第一时间解决,对钱光明的办事风格啰嗦起来。

“钱队长,现在是要去查封抓人,到了现场,你抓你的人,真货假货的事我自会提供证据。”

钱光明这才反应过来,“你不是说有证据吗?怎么,还没调查你就报案?这不是开玩笑吗,没有证据怎么抓人?胡闹。”

龙女也不惧怕他,回道:“我带了我的产品过来,到了现场,我亲自给你化验,这点底气我有,再说,没有我授权,他用我的商标,就是在侵权,该不该抓?”

这样一看,钱光明认为有理由过去一趟,夜长梦多的事尽量避免。因此,带上工商处的同志,便火速来到了目的地。

门口有人放哨,见有警车过来,马上掉头往屋子跑,但显然不赶趟了,这个被改造的民房臭味滔天,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没有注册公司,先不说造不造假,凭这三点,这个窝基本就可以拿掉了。

龙女抓了一把他们的肥料,看了眼初鸿,“二宝人呢?”

初鸿低着头,不服气的说,“反正栽你手里了,你想怎么样随便。”

“还嘴硬,不说可以,但你要是跟这位钱队长进了公安局,问题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没有二宝,你们做不起来这摊子。人是我一手培养起来的,他那点本事也就够做这点事。不过,我放你们生路你不走,反过头来咬我,我当然不会不管,现在你落在我手里,我敢断定,他不会回来找你了。你还是把人供出来,省得给自己找不痛快。”

“不知道。”初鸿做了她觉得能做的最后一个选择,然后上了警车。

剩下的人交由社区统一看守,第二天也都进了河东县派出所接受调查。

二宝的落网让龙女稍显遗憾,但能在发现问题的第二天就予以解决,对河东县农资市场来说是件好事。

初鸿也在进派出所的第二天,老实交代了二宝的去处,但恐消息走露太快,人并没有逮着。

虽然追捕二宝的案子还在跟进,但经过了这次事件,河东县的打假行动一夜之间拉开了序幕。这是继政府放权私有企业之后,河东县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对个体经济存在的违法乱纪进行的一次有针对性的清理工作。

杀一儆百的效果是有了,不过,这段时间,吴文申总睡不好,因为二宝没逮着,他就一天不得安宁,因为他的举报,害得初鸿进了局子。要知道,当时二宝舍弃掉工作多年的创世农资,就是为了这个女人,现在他亲手将这个女人送了进去,二宝能轻饶他吗?

吴文申的焦虑越来越重,他在河东县渐渐失去了安全感,有了想离开的打算。

特别看到女儿刚刚背起书包进入学校的样子,他这种担忧就一天天严重起来。 2xemb6rTrXwTx+T1eGANQP+PzzsTYDtPUlSjFNGIv1ASzwkPDcaKRN8ET1XJnj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