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后记

《白河逝水》是一个陈旧的故事,承载着一段苦痛岁月,已被历史的大潮裹挟而去,但我还是想写下它。因为,它始终在我的心底默默流淌着,始终让我不安。

文学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尤其是理性自觉对其自身进步至为重要。中华民族要真正融入现代社会,实现社会转型和民族复兴,必须有一个自省、自新的过程。这其中无疑包含对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文革”的深刻反思,包含新的启蒙。我的写作,只是想通过形象的描述,真实而典型地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沉痛岁月,以及表达对其记忆、关注和某些思考。

值此再版之际,再次感谢吴倬老师。吴倬老师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他拨冗为本书作序,奖掖策励,其情殷殷,使我深为感动。同时感谢文学评论家何平先生对本书的评点。

在写作过程中,一些朋友提了很好的意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张山教授对小说补正和修订提出不少宝贵建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米寿江教授审读了本书所涉民族宗教内容。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2016年1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5月再版。)

作 者
2017年春于南京 TgHKWC13Hj909czk6tuyo9YQD1rBVF6F8l2FqM/YAU8PZ3vZJFdGekK5Crb+A/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