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返回花果山,却发现水帘洞被混世魔王霸占,还欺压他的猴孙们。他打跑混世魔王,拿走了魔王的宝刀,后又去傲来国偷来兵器。两日后,混世魔王带着牛魔王来讨要大刀,却被孙悟空的本事折服,遂要求投靠。于是三人结拜为兄弟,一统花果山。武器分完,没有悟空喜欢的,他便听从牛魔王的建议,决定去东海找老龙王要武器。
东胜神洲傲来国是孙悟空的“祖国”。据说,这个“国家”的产生,还有渊源。
刚开始写《西游记》时,吴承恩想把孙悟空安插在高丽国,但美猴王嫌那儿地盘小,翻不了筋斗,才跑到中原大邦去落了户,然后遇见唐僧。吴承恩的朋友说:“高丽国和我国只隔一条江,是邻邦,处得不错。你让孙悟空嫌弃人家,这让别人看了你的书,多失礼呀!”
吴承恩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就让孙悟空土生土长,扎根中原,又编造了一个国名“大汉国”。那位老朋友又说:“你写的是神话故事,地名也罢,国名也罢,宜虚不宜实,最好让人感觉到有神奇味。‘大汉国’这名字实而不虚、正而不奇,不好!”
听完老朋友这番建议,吴承恩又把“大汉国”改叫作“猴儿国”。闲暇时,吴承恩随口念叨“猴儿……国,猴儿……国”,上街游玩时也不例外。这一天,肉贩子侯二怒气冲冲地找上门,他以为吴承恩骂他是“猴二龟”,竟意外惹来麻烦。吴承恩只好放弃“猴儿国”这个名字。
吴承恩一筹莫展,又约朋友散步。在田间,他们突然听见农夫的号角声:“噢!嘞……”声音嘹亮悠扬,听起来十分悦耳。吴承恩灵机一动:这“噢嘞”不是蛮好的国名吗?他赶紧把想法告诉老朋友,老朋友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说:“好,这个名字很好!一是出人意料之外,占个‘奇’字;二是朗朗上口,占个‘顺’字;三是不沾名,不挂姓,谁都没有理由找上门来闹!”
这样一来,吴承恩就把孙悟空的“国籍”敲定了。落笔以后,吴承恩觉得“噢”字笔画太多,写起来费事,又考虑到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于是将“噢嘞”改成“傲来”,音调相似,意味不同,从此便有了“傲来国”。
【解释】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白费力气。
【造句】 做人要踏实,别去做那些水中捞月的荒唐事。
【出处】 《西游记》第二回:“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解释】
1.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2.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造句】
1. 纸船随波逐流,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2. 我们不能做什么事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见。
【出处】
1. 《西游记》第二回:“悟空又道:‘我当年别汝等,随波逐流,漂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
2.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近义词】 顺水推舟、见风使舵
【解释】 用拳捶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造句】 电视里,一群恶人对着那个可怜的流浪汉拳捶脚踢。
【出处】 《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丢开架子便打,这悟空钻进去相撞相迎。他们两个拳捶脚踢,一冲一撞。”
【近义词】 拳打脚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