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附录
其他治疗方法(资料性附录)

A.1 痈疽疔疖发消毒膏(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Ⅱb级,推荐强度:B)

适应证:有头疽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皆可使用。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透脓祛腐,生肌收口。

药物:金银花、白芷、米壳、黄丹、麻油各适量。将上药为粉,熬制成膏,收贮。

用法:将膏药平摊在布上,适度加温至黏软后贴敷。凡上述病证未化脓者(初期),将膏药贴于疮上,疮疡即肿消痛止而瘥,5天换药一次。凡上述病证已化脓者(中期),将膏药贴于疮上,疮疡即自行破溃(不用切开引流),5天换一次药。凡上述病证已破溃者(后期),将膏药贴于疮上,可促使余毒脓液排出,腐肉脱落,并很快生肌收口,3~5天换药一次。

A.2 苦瓜散(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Ⅱb级;推荐强度:B)

适应证:有头疽,局部红肿有白粒,发热畏寒,活动受限者。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

药物:鲜苦瓜30g(以长10cm,直径3cm 以下刚落花蒂者为佳),鲜紫花地丁15g,田边菊15g,共捣烂如泥。

用法:局部清水洗净,以0.5%络合碘或75%酒精消毒,然后按略大于红肿范围的面积将药物摊在芭蕉叶上紧贴患处,外盖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12次可愈。(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Ⅲb级;推荐强度:B)

A.3 油调膏(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有头疽成脓期。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提毒拔脓。

药物:黄柏400g,煅石膏 500g。上药共研细面,过100目筛,混合均匀,用香油调成膏状,即为油调膏。

用法:疮面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油调膏摊于油纱布上,约硬币厚,范围大于肿胀范围 2~3cm。外敷患处,用敷料包扎,每日1次。可据病情酌情换药。初期,患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轻,红肿范围小,其上脓头少,全身症状不明显者,可单独外敷该药,日1次,经治数日,局部红肿消退,脓出后,即可逐渐愈合。溃脓期,如疮面流脓较多,疮面污染严重者,可每日换药2次。若疮面范围较大或更重,甚至范围大愈盈尺,脓出不畅,伴全身症状严重,持续高热不退,甚至神昏谵语者,应即行切开引流。而后继续大面积外敷油调膏。后期,肉芽生长缓慢,可配合生肌散。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内治法,伴有糖尿病者,控制原发病。

A.4 蜂房散(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Ⅳ级;推荐强度:B)

适应证:有头疽,无论初起或溃脓,虚证、实证、内陷,均可使用。

药物:大麻子仁(蓖麻子)42个,蜂房6g为一剂量。取新瓦盆一个,白麻秆一捆待用。将选择好的光头大麻子,放在新瓦盆内,用白麻秆烧火焙黄,去壳取仁。再将蜂房放入瓦盆内。仍用白麻秆火烧。把蜂房炙枯至黑色,存性为度。然后把二药共研为细末,入瓶封备用。

用法:初起肿块或有粟粒样脓头时,可用米粥水或香油调和成膏外涂患处,日1~2次。如患处已见脓液血水,可用此药撒于疮口上,一天1~2 次。一般用药2~3天,脓血水可去,结成干痂。这时,再用米粥水温润患处,仍撒上该药散,不须将患处原有药物洗去。一般治疗7天可愈。

A.5 葱蒜胡萝卜膏(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脑疽或发背疽。

药物:成熟大蒜茎叶、胡萝卜、连根大葱各等分。切碎,加水适量,武火共煮至胡萝卜熟,再改用文火煮至胡萝卜烂,然后去渣,文火浓缩成膏,待凉后加麻油少许,盛于密闭容器内备用。

用法:用时取膏适量,平摊于纱布上,覆盖于患处,每次贴1~2天后取下。

A.6 生烟叶(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有头疽。

药物:生烟叶、麻油适量。

用法:生烟叶晒干、研末,用麻油(茶油亦可)调涂患处4~5次,连续应用4~5天。

A.7 枸杞子(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脑疽。

药物:枸杞子、菜油。

制法:将适量枸杞子放瓦片上焙焦研细,装瓶备用。

用法:临用时视脑疽红肿大小,取10~20克药粉,用菜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范围比红肿面略大,厚约2mm)。敷后一小时许患处即有针刺样感觉,以后疼痛渐减,以至消失。日1次,3~5次即愈。

A.8 苦参根(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有头疽初起如粟粒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或不痛,根盘渐见扩大,脓头亦相继增多,以致溃烂成疮。脓栓堵塞,状如蜂窝。

药物:鲜苦参根、鸡蛋清。

用法:鲜苦参根,去泥,洗净捣烂。用鸡蛋清搅如糊,未溃者满涂之,已溃者四围敷之,中心留顶。若经时药干,以井水或冷开水润之。5天为1疗程。

A.9 辣椒膏(中医文献依据分级:Ⅴ级;推荐强度:C)

适应证:偏正脑疽,红肿热疼,腐肉不脱。

药物:将干辣椒焙焦碾成面,香油调成膏备用。

用法:量疮面大小,将辣椒膏摊于敷料上,约2mm厚,贴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K9iqr6/KfGpiaysS4TrazWsdiWQ+OvcpQZxB3YLHeKNRPiNzmxldHGzP9oYjVT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