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六法脉证病机辨治心法

辨治心法: “六经为法,方证为宗,胃气为体,津血为用,法重主机,方机相应。”

一、六经为法

《伤寒论》三阴三阳各篇的篇首均题为“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个“病脉证”,就是一个辨证施治的整体系列,这个系列的核心就是辨治法度。

所谓“法度”就是规范、规矩,正如《管子·中匡》所云:“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何故也?”清代学者、书法家钱泳在《履园丛话·碑帖·唐砖塔铭》中也说:“古人用笔,一挑一趯,皆有法度可寻也。”由此可见,自古修身、治国、治学、治人都当有法度。

我认为,传承和应用仲景经方学术,一定要尽可能契合《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证)辨治法度,尽可能接近张仲景“病脉证并治”的系统思维。三阴三阳六病,这个“六病”实际上就是阴阳六大类病证系列的集合,当涵盖三阴三阳病、脉、证、病机、证机传变与转化、方证、药症辨治法度七大层次,这整个七大层次都为三阴三阳六病系列所涵盖。但这不仅仅是“六病”,应当理解为“六法”,“六法”涵盖这七大层次。

通常我们所说的“六经”一语,源自《内经》经络理论,自从宋代医家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以经络立论,首创《伤寒论》传足不传手之说,以足“六经”来解《伤寒论》六经方证发生与演变的机理后,后世沿袭至今。这虽对羽翼《伤寒论》的解读有一定的贡献,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伤寒论》经方学术的准确理解与应用。

为什么将“六经”称之为“六法”呢?刚才已经说了,“六法”能涵盖三阴三阳六“病”系列的病、脉、证、病机、证机传变与转化、方证、药症辨治法度七大层次,是一整套辨治法度系统。六经之“经”非经络之“经”,“经”在古代是指编织的竖线。《说文解字·纟部》说:“经,织从(纵)丝也。从‘纟’,‘巠’声。”由于经线是编织的枢纽、关键,“经”就引申为常行的义理、准则。《吕氏春秋·察传》云:“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高诱注:“经,理也。”《易经·上经》陆德明释文:“经者,法也。”

《伤寒论》条文虽简约但蕴含病机于内,方证虽直观但法度森严,方药虽简略但配伍严谨,可以说六经就是三阴三阳六大辨治的法度(准则)。所以,仅将六经理解为“六病”,是不足以概括仲景辨治深义的,“六经”不仅指六病,更重要的是涵盖“病脉证并治”的辨治法度。这个“治”,必然有各层次的病机指导,将六经称之为“六法”,这个“六法”就能涵盖“病脉证病机”的整体辨治法度体系,是符合仲圣思维的,屡经临证检验,也是卓有成效的。

《伤寒论》第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这一条就是说用少阳法,柴胡证服了小柴胡汤后,如果出现了“渴”,说明少阳病邪又传入阳明了,就要以阳明法来辨治了。这个“以法治之”的“法”,就是法度,不仅在第97条出现,应当是《伤寒论》全书的一个整体辨治法度。

但因三阴三阳六病多以“六经”来称谓,自古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我在书中或平时还多是以“六经辨证”来称谓,但作为临证辨治指导的“六经”,在我的思维程序和辨治构架上就是“六法”。

二、方证为宗

“宗”乃宗旨、主旨之意。辨证察机遣方治病,证候病机是靶点,最终遣方用药就是要对准这个病机靶点,这就是治病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胡希恕先生倡导方证辨证,他认为“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冯世纶教授《中医临床家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要》)

刘渡舟先生也谈到:“‘证’的精微之处,古人称为‘机’……临床辨证,应先“抓主证”。证,是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主证是纲,纲举而目张……主证是辨证的核心,只有抓定主证,才能突出辨证的重点……认识疾病在于‘证’”,治疗疾病在于‘方’,方与证乃是伤寒学的关键。”(刘渡舟《方证相对论》,北京中医药,1996,19(1):3-5.)

这些伤寒大家尽管学术体系不同,但重视方证的理念则是一致的。因为不论如何辨析病证,审察病机,辨证施治的最终着眼点是落实到方药的适应证(机)上来,最后都要选出能够针对证机的、最适合的方药来治病,自古至今,概莫能外。

三、胃气为体,津血为用

“体”的内涵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意义,“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表象。

胃气是人后天之本,是化气生津、生化营血的中枢,治病切记不可伤及胃气津血。津血包括营卫气血,是《伤寒杂病论》贯穿全书的重要理念。我在临证中深切体会到经方医学辨治重视胃气、津血的重要性,清代医家陈修园深谙《伤寒杂病论》之书的真机就是胃气和津液。他在《医学三字经·伤寒瘟疫第二十二》中说:“存津液,是真诠。”又在《医学三字经·虚痨第三》中说:“建中汤,金匮轨。”并注曰:“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

“保胃气”“存津液”是《伤寒论》全书的精髓,是经方医学辨治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应用经方的高层次境界。不少医家也多有认为“保胃气”“存津液”重要,但多是泛泛而谈,没有解释辨证施治如何来保胃气、存津液。

因为我临证遣方用药处处注重顾护胃气、津液,所以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体会,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认知深度,现在谈谈我的认识。

1.关于保胃气

“胃气”就是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为后天之本。关于保胃气,《伤寒论》多有阐述。

如“胃气弱”,《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就明确说明了胃气虚弱不可误用下药。

如“胃气强”,《伤寒论》第247条说:“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个胃气强不是胃气充盛的正常状态,而是阳明热邪亢盛而伤及胃津。

如“胃中虚”,《伤寒论》第158条说:“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此“胃中虚”,为误下而致胃中津气虚而不制下焦,水饮逆乱。

如“胃气不和”,《伤寒论》第29条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这里的“胃气不和”,是因为伤寒误汗而胃津伤有热,胃中又有停水,误用桂枝汤后更伤津液而手足逆冷,所以用甘草干姜汤恢复胃气、生养津液。厥愈足温后,又出现“谵语”(大便干)时,是因为胃津尚未完全恢复,病证由阴转阳,致使胃气不和而有轻微里结了,不能再过攻下,只能以证机转化而用调胃承气汤少少服之,以调和胃气。

如“胃中不和”,《伤寒论》第157条说:“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这里的“胃中不和”,就是伤寒误汗后,水热互结于胃中成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夹水饮上逆、下趋。

如“胃中干”,《伤寒论》第71条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此条里的“胃中干”为太阳病汗出太过后致津液受损而造成胃中干燥(胃津伤),胃气不和,气结水停于中焦,气化不利而致小便不利、微热而消渴,甚或水逆。

综上所述,经方医学“胃气”的病机概念有多种:胃气虚(受纳腐熟运化水谷功能减弱,寒热皆可致),胃虚寒(温煦腐熟功能减弱,偏于寒),胃津虚(濡润运化功能减弱,偏于热),胃中干、胃气强(热邪亢盛损伤胃津,偏于热),胃气不和、胃中不和(寒热互结,阴阳气机升降失和)。胃气虚为病机的根本,胃虚寒、胃津虚、胃气强、胃中干、胃气不和、胃中不和最终都会伤及胃气。胃气立极于中焦,是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气血津精生化的本源,胃气一伤,不仅不能气化生津血,而且中焦枢纽失于制约,下焦水饮会逆乱上犯。

“胃气”内涵不一,但不论如何理解,其内涵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都是以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为基础的。

经方医学理论中的胃气就是全身的中枢,其内涵的要点是后天之本,谷气,胃气(津)。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胃气为人身后天之本,胃气功能主运化水谷之气,关系到饮食消化,人体正气的强弱,营卫气血的生成运行输布,基础就是水谷之气。胃气与津液同源,胃气如果健运充沛,津液就化生有源,也就是说,吸收的水液可以顺利化生为津液,这种津液就是化生营血的重要基础物质,通过三焦通路,畅达三焦上下表里内外,可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血脉。

胃气是能源,是根本,胃气的功能一靠真阳温运,二靠津液润养,不能过寒,亦不可过热。

一部《伤寒》大论,可以说是处处顾护胃气,处处告诫我们不能误下、误吐、及误汗而伤及胃气(津),《伤寒杂病论》经方中有不少使用炙甘草、大枣、姜(生姜或干姜)、人参、白术、黄芪、麦冬等补中、温中、养胃、健运、养津的药物,其目的就是保、养、建立、调理胃气。

张仲景确立了一个“建中”“理中”的理念,这就是辨治病证的重要法度。建中就是建立中焦胃气,理中就是治理补养中焦胃气,使胃气不至虚衰,中焦胃气不能寒,也不能过热,胃气充沛健运则人体气血生化有源,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胃气虚损或衰败,则人体阴阳失衡,百病丛生。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经方绝大多数都药物简练,一般不超过10味药。除配伍严谨,方药靶点作用准确以外,其最重要的一个配伍精义,就是防止药味过多、过杂、过乱而伤及人体胃气。自古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中药是以偏性(毒)来纠正人体病证阴阳之偏的,药物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门户就是中焦胃中,而胃气立极于中焦,如果用药不慎,最易伤及胃气,影响人体自我修复机能的恢复。

2.关于存津液

人体内70% 都是水,我们中医治病,实际上就是调水、治水。人体的水包括水饮和津液。通俗地讲,水饮是一种病理产物,是没能被气化为津液能量的冷水。津液是温煦濡养人体、有能量的温水。调治病证的目的就是化水饮为津液能量,帮助人体自我修复。

“存津液”是整部《伤寒论》的辨治真机,也是经方辨治的重要法度。胡希恕先生提出津液为“阳气”,这是深刻理解《伤寒论》内涵的一个独特的理念,将《伤寒论》中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解决了。胡希恕先生说:“‘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这个阳气呀,古人这个阳气,不一定就指的有热,后世不就都搁上热了,不对的。他是认为这个气分和血分分成阴阳的,凡是气分,体液也是属于气分的,古人说这个气就是指的津液……阳气就指的精气,精气指的什么呢?就是血液、津液,脉外的津液、脉内的血液都叫作精气,就是养人的精气啊。(《胡希恕讲伤寒论》)”

《伤寒论》可以说是一部胃气、津液大论,全书主旨就是论津液的生化、升达与输布,《伤寒论》的条文中,很多都体现了顾护津液的重要性。遣方用药处处告诫我们不能误汗、误吐、误下而伤及胃气津血,处处提示我们时时要顾护胃气津血。阳气为人体少火,有热量,气为运行着的津液。气在少火的作用下可入血化生营血,气即津血,阳气就是阳(少火)之热力存在依托于津液营血之中的热水能量,循行温煦濡养周身。阳气(卫气营血)的阴阳和合的常态与虚实疏滞、转化敷布的病态就形成了三阴三阳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伤寒论》第97条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这是说津血不足,腠理不固,邪入少阳。

《伤寒论》第230条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这是说少阳阳明尚未阳明实热结实,可与小柴胡汤和解表里,通利三焦,疏津滋胃。

《伤寒论》第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这是说表里津亏、里虚导致津液过多流失,津液流失更致里虚,病在里而证候反应于表。在表的水饮与风邪相搏,看似中风表证,但非中风表证,不可用桂枝汤攻表,攻表则更伤津,所以用甘草干姜汤温中固里补津。

由这些论述可知,存津液在经方辨治法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辨治外感内伤的任何病证,在遣方用药时,心中都要有保胃气、存津液的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辨证(病)察机时要力求精准,开方用药时要谨遵仲景法度,配伍严谨,药忌繁杂。切不可滥开大方,动辄几十味药,诸药杂陈,章法不明,伤脾败胃,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使虚虚,使实实,以偏致偏,影响疗效。

因为中药是以药毒(药物的偏性)治病,是药三分毒,胃气首当其冲,所以遣方用药一定要处处要顾护胃气。

津液就是阴阳相抱的阳气,这个阳气在外抗御外邪,是为卫气津液,因为卫气存在于津液中,津液又可入血化为营血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里濡养激发脏腑功能为胃气,胃气是生化营卫气血的枢纽。

所以说,在经方医学里,胃气和卫气津血是密不可分、阴阳和合、互生互用的。胃气为卫气(津)营血化生的本源(体),卫气(津)营血是胃气的具体功用(用),胃气在外抗邪化生卫气津液之用,在里温煦濡养维持五脏六腑功能化生营血之本。也就是说,胃气是营卫气血化生的本源。

四、法重主机,方机相应

经方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可重复性,潜力巨大。《伤寒论》之学不仅在于审证察机用方的法度,而且在于其经典名方的药简效宏。

“方机”一词见于日本汉方医家吉益东洞的《方机》一书,其非常重视仲景之方,曾在《类聚方·自序》中对仲景方独具卓识:“张氏之为方也,虽复稍后扁鹊,而其药剂之富,法术之存,盖莫古焉。而医之学也,方焉耳,吾亦何求?疾医之法,其可以复焉。”实际上,吉益东洞所谓的“方机”是用方的基本证候要点,也是具体的方证罗列,以指导治疗。

如《方机》中论述“小柴胡汤”条:“小柴胡汤:柴胡半斤(八分),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各三分),半夏半升(六分)。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二合四勺煮,取一合二勺,去滓,再煎取六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胸满胁痛者。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或渴或微呕者。胸下逆满,郁郁不欲饮食,或呕者。发潮热,胸胁满而呕者。寒热发作有时,胸胁苦满,有经水之变者。产妇四肢苦烦热,头痛胸胁满者。产妇郁冒,寒热往来,呕而不能食,大便坚或盗汗出者。发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满者。发黄色,腹痛而呕,或胸胁满而渴者。胸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者。”

由此条可见,所治之证条理分明,井井有序,涵盖甚广,确有裨于应用。但如此罗列证候,没有用方的病机贯穿以提纲挈领,仍然是囿于对证施方之窠臼。

所以我认为,“方机”应当是针对脉证病机施方的机要,所有证候应统领于方机之中,方能用方精准和拓展用方思路。

六经(法)辨治,最关键的环节在于辨病机,辨病机的层次而用方是《伤寒论》经方法度的关键所在。《伤寒》经方医学的病机就是三阴三阳六病脉证发生、发展和传变的机理和基本规律,是施方的靶点,也就是六病脉证发生、发展和传变的最终关键节点,或症(证)结所在之处。经方所谓的“通闭解结”,就是根据主要病机而选最合适的方药来“通闭解结”,以恢复人体阴阳某个阶段或层面的平衡,“反之于平”,就达到了治疗的目的。所以“方机”所指,不仅仅是简单的方证相应,或方证病机相应,更重要的是方证与主要证候的核心病机相对应。

《伤寒论》条文虽然没有提及病机的概念,但方证条文里处处都隐含着病机,如《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即为血少津亏,卫表不固,必有表,复有里的病机。

《伤寒论》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即为太阴病胃气虚弱的脉证病机。

《金匮要略·辨血痹虚劳病》云:“虚劳里急诸不足。”即为津虚血燥而血痹的病机。

胡希恕先生曾说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这个适应整体通治疾病,一方治多病或一病用多方的辨治理念,就要立足于明辨病机上。

我临证在六病(法)辨证时特别注重脉证、方证病机的层次,并依据证候的主要矛盾进一步辨识核心病机,力求建立高层次的经方辨治方法,精准地针对脉证病机靶点用方,这样能切实地做到辨证察机而用方精准。实践证明,辨六经(法)脉证病机而用方,不论外感、内伤杂病还是慢性沉疴痼疾,都能做到用方简明精准,提升疗效。 JGhyq9O9szPnYGQOPwTNK416IdRbOeLJjc1SkDRybRtS2F6sgs2XP7uWPwhDFDb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