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授信理论值核定方法比较

关于授信额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一是理论最高授信额度,指商业银行用公式法测算的客户授信上限,一般称这个数值为“理论值”“模型值”或者“参考值”;本书借用“理论值”这一概念,其具体含义为商业银行对某一客户确定的信用投放金额上限。二是实际最高授信额度,即商业银行在考虑自身放贷能力、风险偏好和客户实际需要等因素基础上,核定的最终授信额度,本书以下称“实际值”。三是承诺授信额度,指商业银行在“实际值”以内,与客户约定了提款义务的授信额度,一般会收取一定的承诺费,本书以下称“承诺值”。

(一)授信理论值的三种测算方法比较

根据公开渠道获得的资料,笔者对国内三家大型银行的“理论值”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 ,具体如下:

A银行的测算公式:

XX = L × T × C

其中: XX 为最高授信额度(下同), L 为客户总负债合理规模, T 为行业债务结构, C 为考虑同业占比的风险调整系数。

B银行的测算公式:

XX = E × V

其中: E 为客户平均净资产,系数 V 完全由信用等级确定,如AAA级客户,系数 V 为2。

C银行的测算公式:

XX = E × L × K - De - C

其中: E 为客户上年度有效净资产总额, L 为客户负债与权益最高控制比率, K 为信用调节系数, De 为客户报告期负债总额, C 为客户报告期在该行的信用余额。

比较来看,A银行重点考虑了行业平均付息负债水平,并考虑了与理论值没有本质联系的同业占比;B银行的测算结果主要取决于信用等级,并以单一客户而非行业的负债权益比确定最终理论值;C银行考虑了自身的信用余额这一因素,但考虑的方式本质上也与理论值没有本质联系。虽然我们很难得到各银行公式中的全部参数设置,无法用实例比较各银行测算结果的差异,但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很容易发现各银行的测算思路差异较大,测算结果的差距可想而知。

问题是:这种差异合理吗?这个数值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呢?

(二)授信理论值缺乏理论基础

根据定义和公式可知,理论值实际是在寻找客户最大的负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看,也就是客户最多能够承接多少银行融资。但进一步考察后发现,“最大负债能力”或者“最大银行负债能力”这两个概念听起来经济意义明确,但其实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实际运用中也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A银行和C银行的测算公式,其计算的理论值从一开始就打了折扣。通常认为,最大负债能力的确定有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MM定理及其发展,另一个是财务危机预警理论。但是,这两个理论其实都不可能作为最高授信额度核定的依据,原因如下:

1.MM定理的局限性

MM定理及其扩展理论认为,当市场无摩擦时,企业价值和企业杠杆与加权资本成本无关;当存在所得税、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时,税收庇护作用将会随杠杆提高逐渐被抵消;因此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应该适度负债。由于该理论给出了财务杠杆与企业破产风险的关系,所以从表现看应该与授信额度的核定关联较大。

但是,即便假设该理论的各种前提条件完全具备,也仅仅说明了企业价值最大化与最优资本结构的关系,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关联较小,原因有三个:首先,该理论中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来源的结构问题,与银行短期融资和表外业务无关,因此与企业的实际负债行为相距甚远;其次,MM理论的近期发展表明,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是综合考虑控制权、企业价值最大化、激励机制、治理结构、信号理论等多项因素的结果,远不是仅以偿债能力为出发点考虑问题;最后,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至今仍难以测算。具体来说,假设负债过度导致企业价值偏离价值最大化原则,仅代表企业价值在这个时间有所下降,并不代表企业已到了无法归还银行本息的程度,更不代表企业以后不会变得更好。

图1-1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理论的局限性,目前的统计技术还无法确定某家企业 P 点的资本结构 ,因此用其确定某家企业的最大银行负债能力就更加困难了。

图1-1 MM定理图示

2.财务危机预警理论的局限性

一般来讲,企业只有在负债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因此很多学者将其用于授信管理的研究。对于该理论,国内外的研究可谓著作颇丰。早在1932年,Fitzpatrick通过一个19家公司样本,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能够预测企业破产;1966年,Beaver沿着该思路提出用单变量判别预测企业财务危机模型;1968年,Altman首次用多元判别分析预测了企业破产,建立了著名的Z-Score模型;1998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国内开始出现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总体来看,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寻找一组失败和非失败的企业样本,以失败和非失败企业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的财务比率为预测变量,选取建模方法,建立判别或预测模型,保证模型对样本一定的判别/预测精度,然后检验样本外数据。

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仅仅告诉我们一个企业是否面临破产,或者至多对其财务表现做个相对评价(如健康、亚健康、危机),没有告诉我们该企业承贷能力如何。比如,如果企业处于健康状况,再增加多少负债适度;如果企业已陷入财务危机,银行应该考虑坚决退出还是增加一笔借款帮助它摆脱危机。当然,该理论更加不可能告诉我们一个总体风险较大的企业是否存在风险较低的业务机会。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从逻辑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企业存在最大负债能力,那么这个值应该是唯一的,与各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无关;但由于目前最大负债能力的测算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所以授信理论值的经济含义是模糊的,其作用是受到质疑的。那么,我们应该遵循怎么样的授信思路呢? 50J/kCp66l4BKxIYAn+9vZOKKIpbyzsS+Q9aUQPn2MmCodmkVJ0eKc5AWTt2xk5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