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生活功能演进外界环境条件分析

生活功能是农业的拓展功能,农业可提供精神产品,满足都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需求,增加幸福指数。休闲定义为“非生产性的时间消费”。从经济的角度看,休闲需求是人类消费需求的高级形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温饱还成问题的情况下,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进入后工业社会,物质消费已经不再是一个主要问题,于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又向高一层次提升。根据马斯洛的消费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先有低层次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后有高层次的享受、自我实现和受人尊重方面的需求。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更关注多样化的、有创意的、高品位的文化享受,更关注身体保健和健康,更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更关注居住的舒适性。在人们的精神需求刺激下,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逐渐呈现为显型。

总之,农业多功能的拓展,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必然反过来刺激人们对消费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能够推动人们对物质享受的需求,而且能够激发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休闲农业的发育阶段性特征是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紧密关联的,总体上人均GDP 3000美元的休闲农业主要为观光采摘,7000美元主要为操作体验度假,而超过13000美元以上则主要为租赁。

本观点认为,农业生活功能呈现为显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有钱”“有闲”“有工具”和“有地方”。有钱、有闲是农业生活功能的消费群形成的两大基本条件;“有工具”和“有地方”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活功能的发展。

“有钱”是针对消费者来说的。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所谓“有钱”,是指人们生活水平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消费者手中有足够的钱去支付自己的精神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各国经验表明,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反映一定的社会阶段人们消费现状和消费发展的趋势,通过恩格尔系数的分析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的贫富程度。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从图4-5可以看出,1985年以前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保持在50%以上,属于温饱阶段;1985年至20世纪末,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处于40%~49%之间,属于小康阶段;进入21世纪,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至40%以下,进入富裕阶段。一般而言,小康型社会消费层次的消费开支体现在健康休闲、文化娱乐等消费的增长上,反映基本生存需求的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支出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而体现发展与享受的支出比重则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出现休闲经济的特征。

图4-5 1981—2017年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与恩格尔系数下降呈相反态势的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其逐年上升,由1978年的365元提高到2011年的36469元,增长幅度接近90倍。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即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消费型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将由生存消费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向以发展、享受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作为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的重要形式,家庭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和服务支出均出现了相应的上升。此外,也有数据显示,当人均GDP到达6000美元以上,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将进入休闲时代。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都经过这个过程。显然,北京经济发展水平具备了休闲经济的条件。

“有闲”也是针对消费者来说的。从本质上讲,休闲消费实际上就是对闲暇时间的消费。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时间变得比货币更稀缺。消费者能实现休闲消费的条件之一就是具备闲暇时间。消费者必须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这样才能刺激消费者去追求这种精神消费。关于闲暇,马克思称之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供自己发展的时间”。一般地,闲暇时间是指人们的全部生活时间减去必需的生存时间(吃饭、休息)和必要的工作时间(上班、家务)等之后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用来享受、娱乐、发展个性的时间。闲暇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市民1982年平均每天的可支配闲暇时间为3小时30分,1986年平均每天的可支配闲暇时间为3小时27分,1996年为4小时51分。而2001年,北京居民平均每天的闲暇时间超过工作时间(见表4-2)。此外,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表4-2 北京市居民每周生活时间分配历史变动 单位:分钟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统计报告《北京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状况分析》。

“有工具”。这里的工具主要指交通工具。按照一般市场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私人购车将呈现爆发性增长。2001年,北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2003年,北京私家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其中私人轿车65.6万辆(如图4-6所示)。截至2018年4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96.8万辆,平均每4人拥有一辆机动车,北京已经从“自行车王国”进入“汽车社会”。据调查,北京休闲农业的客源中自驾车的旅游者占最高比例,超过2/3。另外,北京市交通条件便捷,首都10个远郊区到市区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且郊区农村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区域完善的路网结构为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图4-6 2003—2017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

“有地方”。休闲消费不是生活必需消费,而是选择性消费。换言之,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休闲设施的供给推动了农业观光休闲功能的凸显。北京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个数不断增加,市民在游览采摘体验的同时还可以有知可学,有技可习。此外,郊区农村环境优美,农村生活气息浓郁、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京郊农村和农业特有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选择郊区游,郊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北京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末,北京市依托于农村地域、农业生产、农事活动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共3.2万个。其中,经营性单位4397个,占比13.6%;个体经营户2.8万个,占比86.4%。民俗旅游挂牌单位475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单位的10.8%;民俗旅游挂牌户8717个,占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的31.3%。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单位(户)的高峰期从业人员为15.5万人。其中,单位8.7万人,占比56.1%;个体经营户6.8万人,占比43.9%。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为2.01亿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达到150.7亿元。

由以上的分析得出,影响农业生活功能演进的外界环境条件指标,包括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这三个指标表征农业生活功能凸显的物质环境条件。居民闲暇时间表征农业生活功能凸显的时间环境条件。由于居民闲暇时间较能统计,可以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来代替。

北京农业生活功能演进环境条件见图4-7、表4-3。

图4-7 农业生活功能演进环境条件

表4-3 北京农业生活功能演进环境条件

表征农业生活功能的指标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北京市自2005年开始统计此指标,由于统计数据时间年限太短,本研究未对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农业生活功能演进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nwAsaHg5JzckhJSCtnUcAq2tAu+UiK8Cv+0qjAylDrkhX9rCMSwFACKHaJQWVhv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