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寡头垄断模型概述

寡头垄断又称寡占,指市场上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经营企业,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约,通常在制定竞争决策时会考虑对方的行为策略,从而调整自身竞争策略以占据竞争有利地位,实现利润最大化。寡头垄断是现有经济中常见的市场类型。本小节对常见的三种寡头垄断模型进行简要概述。

2.2.1 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

古诺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 Cournot)在1838年提出,又称为双头垄断模型,寡头把产量作为决策变量,通过控制产量,进而影响和操纵产品价格获取最大利润。古诺模型的一些假设如下:

(1)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勾结。

(2)两家企业生产同质产品,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每家企业都视对方的产出水平既定不变,并据此确定自身的产量。

(4)需求曲线为线性,边际成本为常数。

在均衡状态下,寡头们没有调整自身产量的动机,市场的产量处于稳定状态。然而,现实中供应链的企业主体不能完全掌握对方信息,企业主体不是在完全理性的状态下进行决策,企业主体或者竞争者提供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这些影响因素会导致古诺模型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所以,古诺模型有一定的使用范围,现实中的供应链博弈不能用古诺模型进行分析,如现实中多数企业之间通过价格进行博弈,而古诺模型是针对产量进行博弈。为了使模型更加贴近现实情况,很多学者对古诺模型进行了改进。

2.2.2 伯川德模型(Bertrand Model)

伯川德模型由法国经济学家伯川德在1883年提出的寡头垄断模型,与古诺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此模型中的决策变量为价格,寡头在博弈周期中进行价格博弈。伯川德模型的前提假设如下:

(1)两家企业生产同质产品,且同时进行价格决策。

(2)企业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勾结或串谋行为。

(3)产品的边际成本相同。

在伯川德博弈模型中,由于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限制,即在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总是能得到满足。由于寡头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消费者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当寡头1的产品价格高于寡头2时,市场上的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寡头2的产品,此时寡头2能够实现最大利润,而寡头1的利润为零;反之,若寡头1的价格低于寡头2的价格,则寡头1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寡头2的利润为零。因此,伯川德模型中各寡头企业的反应函数为

由公式(2-1)可知,伯川德博弈过程最后会使 p = MC ,即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相等。这样寡头企业经过长期博弈后最后利润为零,其博弈结果与寡头竞争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而与完全竞争市场情况相同,于是出现了“伯川德悖论”。

解释这个悖论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模型中没有限制厂商的生产能力。如果厂商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供求理论,产品的价格就会高于其边际成本。

(2)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具有差异性,在满足了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的价格一般会高于其边际成本,故寡头存在正的利润。

2.2.3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是由德国经济学家Stackelberg于1934年提出的具有先后决策顺序的博弈模型。该模型假设存在两个不对等势力的寡头,即一个寡头是领导者,另一个寡头是跟随者;跟随者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且自身的决策成本和风险太高,故它在决策时通常以领导者的决策为依据。两寡头进行博弈时,领导者在预测跟随者策略行为的基础上先进行决策;跟随者根据领导者的决策进而制定符合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双方博弈不仅具有先后顺序,而且具有完全信息,因此该模型是一个完全且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在分析斯塔克尔博格模型时常用逆序求解法进行求解。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

其中, q 1 q 2 分别是领导者和跟随者的产量。

可以得出寡头企业的利润

跟随者企业的利润如下:

对公式(2-4)求 q 2 的一阶导数并等于零,则有

公式(2-5)为跟随者企业的反应函数。

领导者在考虑跟随者的反应函数基础上确定自身的产量,故领导者的最优产量为

假设在 c 1 = c 2 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双方企业的利润函数

与古诺模型相比,斯塔克尔博格模型均衡时的产量大于古诺模型,总利润小于古诺模型;但由于领导者具有“先动优势”,其利润获得大于古诺模型中的利润。 9M2z77TuYMeoSQf/w/mNLMda5VWI0fuD1K8xrezl0K6bA5OJzq3ePwXtrFJSIx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