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中国历史上立国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赵宋君主专制王朝的历史。
赵宋王朝的历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建都于开封府,史称北宋(960—1127);后期建都于临安府,史称南宋(1127—1279)。在这一历史时期,当今中国国土范围之内,除宋政权外,还先后存在着辽、西夏、金、大理等国家,及回鹘、吐蕃等周边民族政治势力。宋政权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国家,它的领土范围,在北宋时期,北在今海河一线与辽国分界,向西大致占有今河北北部到山西、陕西以南地域,后期包括今宁夏、甘肃、青海部分地区,西南以今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一线与其他政权分界,东南为海岸线。所以,北宋虽称唐代以后的一个统一王朝,但其疆域范围要比其他统一王朝小得多。南宋时期,据绍兴和议,宋、金以西起大散关、东沿淮河之线为界;除金朝外,南宋还在现今四川境内的岷江、大渡河一带与吐蕃诸政权接壤,以及在今云南与大理等政权接壤。
赵宋国家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包括有现今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祖先。宋泛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蛮”或“獠”等,同时又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族称,如苗、瑶、仡佬、壮、黎、畲等。当时有一些民族,如党项等,后来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消失。
长期以来,宋代历史因不如汉唐之强盛辉煌而受到冷落。这是由于传统史学过于注重王朝政治史的缘故。综观整条中国历史长河,宋代历史具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应该受到重视。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前后演变有一定的阶段性。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实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转折点,因而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文明初期国家制度的确立,与20世纪初废除帝制、建立民国,都是这样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帝制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年,前后2000余年,其间发展间有起伏,不过唐宋之际是其前后期的转折点,中外学界对此鲜有异议。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有如下断语:“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一文中,陈寅恪先生又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海外,20世纪前期即有日本学者提出“宋代近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史学界逐步破除传统的“东方停滞论”,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时期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传统内变迁论”,最初也是从认识宋代社会之进步入手的。
陈寅恪先生所称“赵宋以降之新局面”,摒弃陈说,从决定民族文明进化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层面来观察两宋时期的历史,从而超越了传统“国势”论者的视野,也点明了宋代作为中国帝制时期最为重要转折时期的基本内容。如士大夫政治的成熟,农业文明精致内敛特点的强化,农业、商业、手工业的显著进步,城市的显著发展,技术领域创造发明的众多,思想领域划时代的创新,都在彰显着一个“新局面”的形成。
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发展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是,我国传统经济文化区域布局在宋代出现了意义深远的调整,在黄河流域保持其在政治军事上的重心地位与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的同时,长江以南地区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经济与文化各方面全面超越黄河流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与文化的重心,从而奠定了此后1000年内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
本书共分十章,第一至三章阐述赵宋王朝的建立过程及其300余年政治军事历史的演变,第四章分析宋代社会结构新特点,第五、六两章讨论宋代的人口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七章陈述宋代民众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第八、九两章铺陈造极于世的宋代文化史与技术进步及创造发明,第十章交代蒙古兴起与南宋灭亡的史实,最后是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