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从战争的视角审视近代

“9·11”恐怖袭击的含义

大家好,我是加藤阳子。从今天开始的一段时间,我想与大家一起从战争这个角度出发,探讨日本的历史。今天来到这里的大约有20个人吧。我听说大部分是历史研究部的成员,不过来自不同的年级。

——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都有。

刚好是最合适的年龄层呢。

我呢,平时是在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授从日俄战争到太平洋战争为止的历史,最擅长的则是20世纪30年代的外交和军事。我经常被别人说:“研究这种走下坡路的时代,有什么意思呀。”(笑)

要让大家立刻了解其中的有趣之处,确实是有点困难,我就先举个例子来说明吧。大家是否还记得,2001年9月11日,美国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多起恐怖袭击,当时人们将这样的恐怖袭击称为“新型战争”(war like no other)。这一观点首先就将焦点放在了这种过去未曾有过的战争形态上。所谓“新型”,就是指恐怖分子在未宣战的状况下,劫持民航客机撞击纽约的世贸双子塔——这一美国人心目中的象征性建筑——杀伤大量平民的方式。这种做法直接深入美国内部,利用一般人日常搭乘的民航飞机,对美国人的生活及工作场所进行袭击。

这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美国所受到的攻击是在美国国内,在与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点发生的。因此,这起恐怖袭击与其说是由敌国倾全国之力挑起的对美国的战争,倒不如说是潜伏在美国国内的不法分子以无辜民众为目标进行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那些不法分子就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借由国家权力进行镇压的对象。

如果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必然会有五花八门、无论如何都不得不诉诸战争的原因,而且不论什么时代,每个国家都会主张自身不得不使用武力、进行战争的正当性。但在“9·11”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与其说是要击败战争中的敌国,不如说是要将那些违反国内社会秩序和法律的邪恶犯罪者绳之以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感觉很难把敌方视为战争中的对手,或者说战争的当事人。

其实,日本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大家能想到吗?

——是什么时代的事呢?

在学校可能还没学到这一段吧。就是发生在我所擅长的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事件,当时中日两国正在交战。日本在家世显赫的近卫文麿 担任首相的时候,曾对当时身兼中国军事与政治领袖的蒋介石发出声明,当时日本说了什么呢?

——“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

没错,就是这样。教科书也有写。1937年(昭和十二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的中日两军的冲突,瞬间就扩大为全面战争。但在这场战争爆发后大约半年,也就是1938年1月16日,近卫首相发出声明,表示“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

无视正在交战的国家,这算怎么回事?普通人大概都会这么想。但是,当时的军人们,以及本来应该辅佐并提供建议给近卫首相的智囊们却并不在意。不仅如此,他们对于战争还有更不可思议的看法。

比如1939年1月,作为被派遣到中国作战的日本陆军华中派遣军(原名“中支那派遣军”)心脏的司令部曾发出这样的言论:“此次事变不是战争,而是报复,国际惯例认同以报复为目的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当时日本进行的不是战争,而是“报复”,因此,这一军事行动也是被国际惯例认同的。

——报复?第一次听说……

确实如此呢。我甚至可以说,现代日本人当中,听过这个词的人可能基本上没有吧。如果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报复”这个概念,就是当对方国家出现违反条约等不当行为时,可由我方采取相应的行动,制止其行为。而当时日军的借口就是中国没有遵守与日本签订的条约,所以必须采取武力行动来让中国遵守条约。

然而,当时国际惯例所认同的“报复”行动,都是程度比较轻微的。例如,当对方国家未遵守条约时,国际认同的对抗行动是扣留对方的货物或船只,从而让对方感到困扰。因此,1937年7月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不能套用“报复”的概念。

目前为止所提到的,都是军人们的说法,而在近卫的智囊们所撰写的史料中,也发现了以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来称呼中日战争的例子,他们将这场战争视为“一种剿匪战”。大家听过“剿匪战”这个词吗?恐怕只有生活在二战结束之前时代的人们,才能在脑中立刻浮现这个词吧。“匪”,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内为非作歹的坏人,就好像是山贼那样的形象,而“剿匪战”的意思,就是讨伐剿灭这些不法团体。

总之,只要能意识到日本在中日战争期间所抱有的“不将这场战争当作战争”,以及“不承认对方为交战对象”这样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某种意义上,2001年的美国与1937年的日本,都用一种相似的感觉看待各自眼前的战争:因为对方做了坏事,所以动武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将这种战争看成是警察抓捕坏人的行动。

通过比较不同时代与背景的两场战争,从而发现乍看之下完全不相同的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与现代美国之间隐藏着的共通点。其实,可以说历史乐趣的精髓,就在这种比较和相对化之中。经过前面的说明,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大学的近代史研究好像也蛮有意思的,而战争也可以作为近代史研究的切入点呢。

历史只是死记硬背吗?

我从初中时代开始就喜欢历史,进入樱荫学园初中部后就加入了历史社团,不过我同时也参加物理社团。因为喜欢历史,所以历史成绩很好,历史就成了我的得意科目。但在初中和高中时代,喜欢历史的人往往受到轻视,理由是“历史还不就是死记硬背,只要背下来,根本不用动脑思考就能得分了”。大家觉得呢?有没有被问过,相比物理、数学等科目,“为什么喜欢历史”这样的问题呢?

——基本没有欸。

是吗?现在不会被那样问了吗?

——不过,就算历史成绩好,感觉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另外,确实会有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感觉。

是啊,作为学校课程的历史,其实有点可怜呢。因为考试形式的关系,一直到高中为止,历史总被认为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下面就试着把历史和数学、物理来进行一下比较。

当一个数学或者物理方面的问题的答案是“1”的时候,只要确认了答案是“1”,那么就基本能够确定推导出这个答案的过程的正确性。因为如果计算过程满是错误的话,恰好得出答案是“1”的情形,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只要能得出“1”这个答案,就差不多可以确定中间的思考过程也是正确的。数学和物理这样的科目,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总结的话,可以说只要有对于定理的解释说明,并通过重复积累的例题与考试来进行反复确认,就能达到该科目所要求的学习成效与目标,而且不论例题与考试的形式如何,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都能够得到具体的确认。

但历史科目就无法如此。就拿高中日本史B 来说,其学习指导要点中的“目标”部分明确地写着这样一些内容。想必没有人看过这部分内容,我就在这里稍做介绍吧。

以各类资料为基础,结合地理条件以及世界历史,对我国历史的进程进行综合探讨,并通过加深对于我国传统及文化特色的认识,培养历史思考能力,养成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主体而存在的日本国民的觉悟与资质。

怎么样?相当艰涩难懂吧。把日本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现象与世界的动向相结合进行思考,到这里还比较好理解。对于接下来的部分,所谓探讨日本与世界的关系,加深对传统与文化的认识,从而获得作为国际社会生存资质的历史思考能力,我们又要如何来确认学生获得了这种思考能力呢?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各个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解释说明的妥当性,进行一一确认。为了进行这样的确认,就需要让学生进行论述,并在这一过程中尝试去了解其思考过程是不是巧妙、正确和妥当。例如,作为教师来说,在探讨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时,真正想让学生做的是,让他们依据多种史料,论述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众多考生的答案进行评分,在实际的大学入学考试里是没法出这样的题目的。于是,考题就不得不局限于“将以下五个事件依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这样的形式,只是让学生回答《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对因果关系进行恰当的探讨,但只要记住《美国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也可以顺利作答。

不过,最近的学习方式似乎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大家听说过PISA调查吗?这是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员国为中心,由参与国家共同开发,以15岁学生为对象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日本2006年的测评结果非常糟糕,甚至被称作“PISA冲击”。PISA的评估内容涵盖阅读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科学应用能力,而其中与历史课程相关的是阅读能力,即以论述形式进行写作。当时,日本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结果相当糟糕,在57个国家中的排名分别是:阅读能力第15位、数学运算能力第10位、科学运用能力第6位。而在2000年举办的第一次评估中,日本学生的数学运算与科学应用能力分别居于第1、2位。总之,长期来看是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

总体来说,日本社会对与他人进行比较和来自外界的批评是较为敏感的,所以PISA评估的结果就促成了一种新的趋势,即对于一直以来忽视培养写作、论述能力的教育的否定。历史考试也必须进行写作论述,而对于理论的说明能力也绝非光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培养的。随着这种新的认识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学生真正接触历史乐趣的机会也变多了。 nck0F/bztKpXnBFBkAGKvCt3K3EACVNnGgHzQ53d3LWui3cLnyTpFd/PvXylK+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