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后记

初次与这本书相遇,已经是5年前的2013年了。在日本本州中部岐阜市的一家书店里,作为游客初到日本的我在琳琅满目的图书中,看到了作为畅销书而被特别陈列的这部作品。当时距离加藤老师在2007年末为学生们所做的讲座,即构成本书的主要内容,已经过去5年多了。在日文原著出版10年、距讲座12年之后的今天,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难怪加藤老师会在专为中文简体版所作的序言中,谦虚地对书中内容是否会过时表示担心。

加藤老师之所以会关心10年前出版的著作是否会过时,我想一部分原因可能恰恰在于本书内容在出版时的新颖性。翻看本书的参考文献,能够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2007年左右出版的,甚至还有2008年和2009年出版的著作。也就是说,老师在准备出版讲座内容时,还进一步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原有内容进行了增补。可见本书在日本出版时,确实无愧于“让初中生和高中生了解历史研究第一线的问题”这一口号。即使在10年之后的今天,这本书也依然常常被摆在历史类书籍的最显眼处。担心这本书的内容过时,实在只能说是老师的自谦之词。

与国内将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相似,日本也有人将黑船来航之后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和亲条约》一事作为日本近代史的开端。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中日两国由此被卷入了由西方列强所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并各自走上了寻求现代化之路。从此,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本书所讨论的那些战争,也无一例外都与中国相关。老师在序章中表示,自己之所以要写作本书来揭露日本过去发动战争时所利用的种种说辞,原因在于“自己一直抱有一个疑问,如果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代,是否同样会被国家的那些说辞所欺骗,很怕自己可能也看不穿那些冠冕堂皇的话”。这种自省之心令人钦佩。

因为体裁的关系,这本书整体是用平易近人的口语体写下的,我也力求使用相似的口吻来进行翻译。翻译此书的过程因此颇为流畅愉快。然而,限于能力与时间等问题,译本势必存在一些未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章 霖
2019年6月写于东京 5CVjT+x8fPNuzs4ZZsVRvQhHDJke37MGSt/Qi6wxT08AkyhdSTXraIPdJgxHI8B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