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迈向战争时代

被陆军口号迷惑的国民

我们终于要讲到中日战争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则是在1937年。那么,这6年间发生了什么呢?我们接下来就梳理一下这期间的历史进程。

首先请大家想一想,当时社会是如何看待军部的?军队通过各种各样的危险举动,可以说是用物理性的方法介入了政治之中。这在一个立宪制的社会中显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举动。然而,这种错误同时又显得有些诱人,因为军队这个本来不能干涉政治的集团,现在似乎要去实现那些民众所要求的,却无法通过现存的政治体制实现的愿望。从“九一八”事变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6年间,这种诱惑不断地引诱着当时的日本民众。

按照产业人口划分,1930年,日本的就业人口中,46.8%是农业人口,也就是说,农民占了大约一半的就业人口。1928年起,在政党内阁的统治下,25岁以上的男子都有选举权,当时所谓的普选已经进行了3次。但是,农民所期望的政策,即使在普选下也未能实现。例如,尽管所有农民都期盼着保障佃农权利的《小作法》,但是这类法律却仍然没有得到帝国议会的通过。

而且,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同样波及了日本,而受到最大冲击的就是农村。然而,在这样的时候,不论是政友会还是民政党,都对农民的负债和借款状况不闻不问。当时的农村有不少农家以养蚕为业,在蚕的食物来源桑田毁于虫害的情况下,如果能获得低息贷款,农家还有可能渡过难关。但是如果向高利贷伸手借钱的话,恐怕就永远无法翻身了。尽管如此,政友会和民政党却都没有提出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农民低息贷款的相关政策。

只有军部喊出了这样的口号,“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拯救农山渔村的萧条”,为农民发声。前面引用的口号,是陆军统制派在1934年10月出版的宣传册《国防之本义与其强化提倡》中提出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时的农村是入伍军人最重要的来源。虽然当时也对就读于旧制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以及大学的男性实施征兵检查,但实际上学生可以不用入伍服役。此外,在大企业、重工工厂工作的熟练劳动者,也在征召范围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子弟,因为周边缺少可供就职的工厂,在义务教育结束后也没能顺利升学,就会被征召入伍。

先前我们曾提到,当时陆军中存在皇道派和统制派两个派系。皇道派中有许多被称作队付将校 的军官,在部队里,这些军官会与那些出生农村的士兵一同生活起居;统制派则大多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或是陆军大学校,在陆军省、参谋本部这样的陆军中央机关任职。刚刚说到的陆军宣传册,就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最典型的统制派军人、悲剧人物永田铁山在担任陆军省军务局局长时编写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本册子吧,其中的内容还挺吸引人的。它首先说明了“战争的定义”:“战争是创造之父、文化之母。”一直以来,统制派一心只想着增强军备,只要军事预算能够在帝国议会得到通过就满足了。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统制派的立场出现了变化,他们开始宣称国防不仅仅是增强军备,而是将国防定义为“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活力”。因此,对于国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生活:“必须寻求国民生活的安定,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劳动人民的生活,拯救农山渔村的萧条。”这样的用语和今天政党的选举口号有点像。

在陆军统制派于1934年1月完成的计划书《紧急政治事变发生时的处理对策纲要》里,对农民的救济计划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相对于政友会选举口号中救济农民、国民保健和劳动政策等内容的缺位,陆军则准备充分。单就救济农民这一项,陆军就提出了由国库负担义务教育费用、肥料贩卖国营化、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保护租地耕作权等诸多目标。对于劳动问题,陆军则提出了制定工会法、设置适当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等措施。虽然一旦战争开始,陆军所描绘的这些看似美好的蓝图就会化为泡影,劳动人民的生活会首先恶化,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可能为自己推进政治和社会改革的陆军,确实抱有期待。

总结德国失败的原因

陆军统制派会如此积极地提倡保障国民生活,其理由首先来源于军部对于民众在今后战争中的反应的分析结果。在陆军的宣传册里,有对于德国输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分析。分析指出,在实际的战场上,到最后都不能说德国败给了协约国。既然如此,为什么德国成了战败国呢?陆军宣传册中是这样说明的:因为“无法承受列强的经济封锁,国民陷于营养不良状态,失去了艰苦抗战的气力”。另外,“国民在思想战中丧失斗志,萌生了革命思想”。以上这些问题使得德国从内部崩溃了。陆军由此得出结论,决定今后战争胜利的关键,就是“对国民的组织”。而如何妥善地组织占就业人口一半又是主要兵源的农民,则是重中之重。军部也由此认为,在政党占据主导地位的议会政治下,是无法有效组织国民的。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吗?

陆军统制派炮制该宣传册的理由,除了在下一场战争中必须有效组织国民的想法外,还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苏联正饱受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挫折,但是通过推进五年计划,苏联在重工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开始充实其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在这本宣传册完成的1934年,日本的军用飞机数量不到苏联的1/3,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也难怪陆军会坐立不安了。

陆军在把原属俄国势力范围的北部满洲也收入囊中,并建立起傀儡国家“满洲国”来对满洲加以控制以后,仍然因为苏联的重新崛起而惴惴不安。面对这种情况,陆军希望能够在“满洲国”与苏联交界处有效地抗击苏联军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陆军计划在“满洲国”西南部,也就是中国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建立起安全区域。通过把这片处于中国主权下的土地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从而在这里的飞机场配备日本军用飞机。这里所说的华北地区,按当时的省份名称来说,就是指河北省、察哈尔省、山东省、山西省和绥远省。

陆军打算将华北地区从中国国民政府的统治下分离出来,在台面上扶持一个领导人作为日本的傀儡,从而建立起独立于南京国民政府之外的经济圈与政治圈。这就是1935年左右,广田弘毅内阁时期陆军所推进的“华北五省自治”计划。这一计划决定性地加深了日本与中国的对立。虽然当时国民政府内部也存在对日妥协派,但他们在目睹日本陆军面对苏联的重新崛起,罔顾中国主权,企图将华北也纳入其控制后,也不由地感到绝望。在日本取得殖民地的过程中,一直相当重视军事方面的目的,这种特殊性在这里也有所体现。

尽管如此,经济问题也是加深日本与中国对立的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日本建立“满洲国”以后,中国长城以南区域与日本的贸易额一下子就减少了。华东地区的上海和杭州商业繁荣,与满洲和华北地区也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在中国很有名气的浙商就出自这一地区,甚至蒋介石也接受着浙江财团的财力支援。

在日本夺走华北及满洲地区以后,华东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额减少,不仅仅是受到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还有日本自身造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各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可以发现,1929年时,英国占中国进口总额的9.4%,日本占25.5%,美国则有18.2%。到1937年时,英、日、美三国的贸易份额分别变成了11.7%、15.7%和19.8%。在英国和美国都出现小幅增长的情况下,日本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这些份额主要被德国和苏联占有了。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而苏联则宣称放弃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能够与这两个国家缔结平等的贸易协议,德国与苏联就这样成了对中国来说非常好的贸易伙伴。

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就可以明白日本对华贸易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日本自身的政策有误。但日本政府却未向民众说明这一事实,反而宣称“贸易额减少了10个百分点,是因为中国政府抵制日货”,要求中国改变政策。

黯淡的觉悟

中日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在卢沟桥“偶然”发生的冲突。为什么一次“偶发”的冲突会发展成全面战争呢?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接下来,就先从中国外交战略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问题。蒋介石作为军事领导人掌控着国民政府,他虽然在军事方面喜欢亲力亲为,但是在外交领域,他不仅任用专业的外交官,还另外拔擢拥有才能的人物参与到外交工作中。

例如,1938年担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就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社会思想方面的专家。1941年12月8日 ,也就是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当天,胡适作为驻美大使正在华盛顿。胡适如此优秀,以至于让人不由得想象,被派到美国进行日美交涉的野村吉三郎要是遇上胡适这样的对手,大概根本招架不住吧。通过胡适的亲笔书信,我们得以从中了解当时中国的外交战略。接下来的内容,是由大东文化大学的鹿锡俊教授研究阐明的。鹿教授出生在中国,在一桥大学留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的1935年,胡适提出了所谓“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也就是在日本切腹的时候,中国来当介错人,这个说法很厉害吧。介错就是指在切腹者切腹的时候,从后面砍下其首级的行为,这样可以让切腹者不至于死得太痛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胡适对于当时世界局势的看法吧。

首先,他认为中国只有借助美国和苏联的力量才能脱离困境,因为在当时看来,美苏肯定会成为世界的两大强国。日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为所欲为,是因为美国海军的扩张和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都还没有完成。要在远东对抗陆海军军备充足的日本,就需要美国海军和苏联陆军的力量。

而且,胡适相信日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日本必须趁美苏尚未完成各自的军备扩充之机发动战争,来给中国决定性的一击。也就是说,日本计划在对美苏的战争爆发之前,先打赢对中国的战争。嗯,从日本与这些国家开战的时间来说,这个推测是正确的,美日之间的太平洋战争是1941年12月爆发的,苏联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的1945年8月对日开战的,而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在1937年7月就开始了。

胡适进一步认为,长久以来,中国人都期盼美国和苏联可以介入中日之间的纷争,比如对“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五省自治进行干涉等。然而,不管是美国还是苏联,都认为与日本为敌对自身并没有好处,所以两国选择站在相扑场地的外围观战,眼睁睁地看着中国陷入困境。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美苏不得不介入日本与中国的纷争呢?胡适思考着把美苏也拉到相扑场地上的方法。

如果大家是当时的中国人,会怎么想呢?

——让美国和苏联对日开战的方法吗?

没错,也就是最终迫使日本切腹的策略。当然,对于日本人的我们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有点沉重。

——让国际联盟更积极地介入,用各种方式宣传日本的残暴行为。

也就是说,要继续推进蒋介石之前实施的策略吗?这个做法很直接,但是国际联盟这时候已经暴露了自身的无力,而且美国也不是国联会员国,这个方法好像有点弱呢。

——一时还说不清楚,不过,中国已经和德国建立了新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加以利用……

这一点会在下一章加以说明,德国确实曾经短暂地帮助过中国。不过,现在要说的是与美苏直接相关的方法。

——首先把英国卷进来,再通过英国把美国拉进来……

在美国重视英国这一点上,没有错。不过,当时英国与德国之间的对立已经十分明显,此时的英国并没有精力顾及远东。差不多该说说胡适的想法了。他的想法相当大胆,我想大家听了一定会感到惊讶。

胡适表示:“为了让美国和苏联介入这个问题,首先,中国必须在战场上正面迎战日本,并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失败。”能在蒋介石和汪兆铭面前果决地说出这种想法的人,大家不觉得很厉害吗?在日本,恐怕谁都不敢在内阁会议或者御前会议上发表这样的言论。有这般决心的人是很有意思的。到1935年时,中国与日本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及热河战役中,真正的战斗其实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尤其是“九一八”事变,虽然波及范围很广,但是东北军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抵抗。胡适表示,从今以后中国绝不能逃避了,即使要付出极大的牺牲,中国也必须坚持作战,甚至要有由中国先开战端的觉悟。在日本的政治人物里,恐怕没有人能做出这种黯淡的觉悟。胡适这样具体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想让日本的发难变成国际大劫,中国非得要有绝大牺牲的决心。我们试着平心估计这个“绝大牺牲”的限度,总得先下决心作三年或四年的混战、苦战、失地、毁灭。我们必须准备:(1)沿海口岸与长江下游的全部被侵占毁灭,那就是要敌人海军的大动员。(2)华北的奋斗,以致冀、鲁、察、绥、晋、豫沦亡,被侵占毁坏,那就是要敌人陆军的大动员。(3)长江被封锁,财政总崩溃,天津、上海被侵占毁坏,那就是要敌人与欧美直接起利害上的冲突。……在这个混战的状态之下,只要我们能不顾一切作战,只要我们在中央财政总崩溃之下还能苦战,我们可以在二三年之中希望得到几种结果:……(3)使满洲的日本军队西调或南调,使苏俄感觉到有机可乘;(4)使世界人士对中国产生同情;(5)使英美感觉到威胁,使中国香港、菲律宾感觉到迫切的威胁,使英美不得不调兵舰保护远东的侨民与利益,使太平洋海战的机会更迫近。

石田宪主编的《膨胀的帝国 扩散的帝国》 一书,收录了鹿锡俊教授的论文,其中就有胡适的这段话。胡适的思路可谓彻底决绝。当然,他的想法不会就这样直接变成中国的外交政策,恐怕还会被蒋介石和汪兆铭说“血气太旺了”吧。但是,公然阐述这般言论的人,还是被任命为驻美大使,活跃在外交舞台上。我在知晓了中国国民政府内部的这种讨论之后,深刻地感受到了所谓“政治”的存在。在日本,由军方课长级别的年轻人想出来的作战计划,在年纪差不多的各省厅课长的会议上稍加调整以后,就被送到了内阁会议,内阁会议也没有经过实质性的讨论,最后在御前会议上进行一番徒有形式的问答以后就算完事了。胡适的黯淡觉悟和日本的这种形式主义则完全不同,他下定决心要在战场上咬牙坚持三年的失败,从而迫使美苏介入远东事务。虽然胡适是在1935年做出这一预测的,但是他准确地预见了到1945年为止的大致历史走向。再来看看胡适论述的最后部分吧。

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太平洋世界战争的实现。……我们必须咬紧牙关,认定在这三年之中我们不能期望他国加入战争。……我曾说过,日本武士自杀的方法是“切腹”,而武士切腹时还需一名介错人。日本今日已走上了全民族切腹的路。上文所述的策略只是八个字:日本切腹,中国介错。

——好厉害……

汪兆铭的选择

日本已经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而中国则要为其介错。为了进行介错,中国也要准备好做出相应的牺牲,非常有魄力吧。我们现在要介绍另一位政客,这个人就是汪兆铭。身为国民政府二号人物的汪兆铭在1938年底出逃,来到现在越南的河内,后迎合日本的阴谋,回到日军占领下的南京建立起傀儡政权,从此成为南京伪国民政府的主席,这也成了他最广为人知的头衔,甚至盖过了他早年的其他事迹。不过,这个“国民政府主席”仅仅统治着南京以及上海周边的区域。

1935年,汪兆铭与胡适进行了争论。他反驳胡适的言论说道:“我相当理解胡适所言。但是,与日本进行那样三四年的激烈战争,中国必定会苏维埃化。”汪兆铭的这种恐惧和对于未来的预测,倒也没有错。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中国由此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汪兆铭仿佛预测到了这一点,所以反对胡适的“日本切腹、中国介错论”。总之,他认为中国不能与日本完全决裂,如果双方发生全面冲突,国民党就有可能丢掉政权,中国会被共产党统治。他之所以会选择走上与日本妥协的道路,一部分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不论对错,这无疑也是一个需要极大魄力的选择。汪兆铭的夫人也很有胆量,在汪兆铭的叛国行为被批判的时候,据说她曾这样反驳和辩解:“蒋介石选择英美,毛泽东选择苏联,而我的丈夫汪兆铭选择日本,这有何不同呢?”

虽然立场不同,但是当时的中国人都已经下定决心,所以战争已经注定要进行到你死我活的最后一刻。1938年10月,在日军的不断进攻下,继南京之后,武汉也已沦陷,中国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重庆正在遭到轰炸,东南沿海则被全面封锁。一般来说,战争打到这种地步,大部分国家可能已经举手投降了。但是,中国并没有开口提出停战,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深刻决心和思想,此时正在支撑着这个国家。 LUaORNtxElhiCHxsV3e0SD/Gt1hR2TiCgkx2Ow7jqHRNqWw3qpwmyfV4gQlV/k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