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你禁止声音不要哀哭,

禁止眼目不要流泪,

因你所做之工必有赏赐……

你末后必有指望,你的儿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

——《耶利米书》31:16—17

我感到,人的生命应该深深扎根于故土某处,它可以在那里获得这种温柔而亲切的爱:爱那里的大地,爱那里人们的劳作,爱萦绕在那里的各种声响和乡音,爱可以将早年的家园从日后博闻广识中清晰区分开的一切;每当历历在目的往事涌上心头,就会交织着思慕之情。

——乔治·艾略特《丹尼尔·德隆达》

图1 希伯来民族诗人比亚利克。摄于1924年他从柏林移居以色列地的前夜。

图2 西奥多·赫茨尔最有名的一张照片。1901年由犹太艺术家Ephraim Moses Lilien在第五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期间拍摄,照片上赫茨尔站在巴塞尔的三国王(Drei Könige)酒店房间的阳台上,思考着犹太国的建国大业。

图3 《新故土》初版(莱比锡,1902年)扉页,上有著名的题词:“如果你渴望它,它就不是梦想。”

图4 阿哈德·哈姆于1922年1月移居特拉维夫。

建设家园,发展农业:建设伊休夫和在土地上耕作是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核心精神。

图5 1932年人们在农田里劳动。

图6 人们在安装观察哨和防御栅栏。

图7 亚伯拉罕·以撒·库克拉比和世俗犹太人会面。

复兴希伯来语是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一个重要工程。希伯来语作家广受尊重,成为代表民族的声音。

图8 “学习希伯来语!”

图9 埋首书堆的埃利泽·本-耶胡达。

新犹太人的形象: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强调要创造“新犹太人”。不同于欧洲犹太人,“新犹太人”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海报展现了肌肉发达的“新犹太人”,塑造了他们在土地上劳动和保卫家园的形象。

图10 “参军入伍!”

图11 “拯救民族和人类。”

图12 20世纪30年代犹太国民基金的海报,一位拓荒者撸起袖子在以色列地从事建设。

图13 约瑟夫·哈伊姆·布伦纳(右二)和他的作家朋友,左一是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格农。

图14 哈伊姆·魏茨曼博士和亚瑟·贝尔福勋爵。

图15 哈加纳第一届指挥官培训班1921年在特拉维夫和Kfar Gil'adi举行。中间穿夹克的是教官Elimelek Zelikovitz,典型的新犹太人。

图16 “泽夫·雅博廷斯基回到祖国”海报,1964年。1964年7月7日,根据雅博廷斯基1935年的遗嘱,并得到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的批准(见本书第198页脚注),雅博廷斯基夫妇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耶路撒冷。这张海报具体列出了下葬队伍停留的地点和时间,供送葬的民众瞻仰。

图17 1933年6月18日《达瓦尔》报首页的头条新闻《哈伊姆·阿罗佐罗夫遇刺》。

图18 1932年春天在特拉维夫举行的第一届马卡比运动会的海报。这是犹太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吸引了21个国家的犹太运动员和数千游客,不少人后来作为非法移民留了下来。

图19 以色列最重要的民间舞蹈霍拉(Hora)舞,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恩哈罗德(Ein Harod)基布兹。

图20 1944年犹太工人总工会的海报,画面上刀形的“以色列地”地图将1939年的“白皮书”劈成两半。

非法移民:犹太人不顾英国的限制政策移民巴勒斯坦。早期非法移民非常关键,不但拯救了很多从欧洲逃亡的犹太人,还为以色列建国奠定了人口基础。

图21 英国士兵严密监视一艘载有非法移民的船只靠岸。

图22 一艘移民船被拖上岸。

图23 难民乘船抵达。

图24 1947年11月29日夜晚,特拉维夫街头的人群欢庆《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

以色列独立被认为是犹太历史上最具开创性的时刻之一。

图25 1948年5月,即将宣布以色列建国的大卫·本-古里安。

图26 1948年5月14日,在特拉维夫博物馆,本-古里安站在赫茨尔的画像下宣读以色列《独立宣言》。

图27 1950年贝京领导的赫鲁特党出版的海报,上面的文字是“记住阿尔塔莱纳号及其武器和战士”。

图28 1949年3月,最早抵达Umm Rashrash(今埃拉特[Eilat],以色列最南端通往红海的出海口)的帕尔马赫战士发现这里没有国旗,便即兴用蓝墨水在一块布上画出国旗并升起。

图29 1964年上映的电影《萨拉赫·沙巴提》,以法莲·基翁导演,是以色列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电影。

图30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抵达以色列。

图31 1967年6月7日,戈伦拉比在西墙前吹羊角号。

图32 1968年的《哈加达》插图。《哈加达》是犹太人逾越节的宗教礼仪用书,纪念的是圣经中希伯来奴隶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整本书的主题是救赎。这页插图来自1968年耶路撒冷《哈加达》,它赋予六日战争的胜利和东、西耶路撒冷的统一以宗教含义:传统插图上这里一般是骑着驴子的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的城门前,象征最终救赎的到来;但此处一位以色列空降兵背着枪支,手持象征胜利的棕榈枝,来到耶路撒冷老城的雅法城门前,城门上插着以色列国旗,上面的文字是“以色列的自由,耶路撒冷的救赎”。

图33 “达扬和沙龙又笑了”,摄于1973年战争期间。

图34 梅厄夫人。

图35 2011年,耶路撒冷穆斯拉拉(Musrara)区(即黑豹运动发源地)一条小巷以“他们不是好人”命名。

图36 “1989年因提法达”,巴勒斯坦无名艺术家创作的海报。一位年轻的巴勒斯坦人手举弹弓,背后是燃烧的车胎。烧车胎是用来在游行和骚乱时干扰以色列士兵的视线。

图37 “以色列”。以色列艺术家Iris Dishon于1988年为以色列建国40年而作的海报。构图取自赫茨尔在巴塞尔的一幅著名照片(见图2),海报所用的赭、黑、绿三色取自巴勒斯坦的旗帜。

图38 “妈妈”。以色列艺术家David Tartakover作于1988年的海报。一位在占领土地上巡逻的以色列士兵路过一位阿拉伯妇女,两人对视的一瞬间,他可能想到自己的妈妈,而她可能在想自己的儿子。

以色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依靠来自全世界的犹太移民建立起来的犹太国家。

图39 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将也门犹太人运送到以色列的“魔毯行动”。

图40 1991年5月,将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运送到以色列的“所罗门行动”。

图4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端正统派在耶路撒冷发起的示威游行规模越来越大。他们主要抗议违反安息日教规、在极端正统派居住区附近设立世俗机构、考古挖掘和要求他们服兵役的议案。

图42 伊扎克·拉宾及其实现和平的伙伴约旦国王侯赛因。

图43 阿里埃勒·沙龙长期以来是人们心中的战士和政治家,但在他自己心中,他只是一个农民。

图44 贝京欢迎越南难民,1980年。 Lkx3BEE2SyAB8dUUe10AKCBBObB88nDlgbkxzaL0IH/tPKiiYQVxDP2A777ogG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