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眼又称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眼球的内容物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眼副器即睑、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等。
1.掌握 视器的组成,眼球壁的层次、各层的形态结构;眼球内容物及屈光系统。
2.熟悉 眼副器的内容,房水循环的途径、眼球外肌的作用。
3.了解 感觉器、感受器的概念、分类。
1.视器的有关挂图。
2.眼球放大模型。
3.新鲜猪眼。
4.多媒体。
1.结合眼的模型和解剖新鲜猪眼观察视器及相关结构 结合眼的模型、解剖新鲜猪眼(水平切和冠状切),结合相应挂图及活体,观察视器的组成,观察眼球壁各层的层次、分部、形态、结构和功能,及眼球内容物。
眼球由眼球壁及眼内容物构成。
(1)眼球壁:由外到内分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
①纤维膜(外膜):包括前1/6的角膜和后5/6的巩膜。角膜无色透明,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曲度较大,屈光能力强;巩膜厚而坚韧,乳白色,不透明,后有视神经穿过。
②眼球血管膜(中膜):从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虹膜位于最前方、呈棕褐色圆盘形,中央有一圆形瞳孔,虹膜与角膜周缘形成的夹角,称虹膜角膜角。虹膜内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可调节瞳孔的大小;睫状体:内含较发达的睫状肌,在切面上可见睫状体向内侧突起的睫状突,上面附着许多细的纤维状结构称为睫状小带,其内侧端附着于晶状体;脉络膜占眼球血管膜的后方大部分,贴于巩膜内面富含血管和色素,起营养、吸收分散光线的作用。
③视网膜(内膜):分为视网膜盲部和视网膜视部两部分。有条件者可在活体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结构,视网膜后部的视神经起始处,有一圆盘状的视神经盘,其中央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在视神经盘的外下侧,有一带淡黄色的斑点,名黄斑。
(2)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此三者与角膜皆无色透明有屈光性,合称为眼球的屈光系统。
①眼房和房水:眼房位于角膜、晶状体和睫状体之间,被虹膜分隔为前房与后房;房水为填充于眼房内的液体,由睫状体产生经眼后房过瞳孔至眼前房后经虹膜角膜角隙收纳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眼静脉。
②晶状体:呈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分晶状体囊和晶状体核两部分,周缘附着有纤细的睫状小带。
③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填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起折光及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2.结合活体在模型上观察眼副器的结构
(1)眼睑:在活体上辨别睑裂、内眦、外眦、睑缘、泪点、睑缘腺等结构。
(2)结膜:在活体上区分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窿。
(3)泪器:由泪腺和泪道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四部分。泪液的流经途径:泪腺分泌泪液→结膜上穹→结膜囊→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4)眼球外肌:共七块分别是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结合活体眼球的运动分析它们的功能。
3.在模型上区分眼的血管及神经
(1)血管:眼的血液供应主要为眼动脉,其发出的重要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眼的静脉主要有视网膜中央静脉,眼上、下静脉。
(2)神经:视神经主管视觉信号的传递;眼部肌肉分别由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面神经支配,虹膜及睫状体内的肌肉则由内脏运动神经支配;一般感觉由眼神经管理。
4.播放视器相关的视频录像(LASIK手术)
(梁海明 张庆金 李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