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组合动画
所有的动画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所以
——总是受多个力量的作用。在一个动作发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多个动作和效果。例如:要让树叶飘落变得自然,我们就需要给树叶添加路径动画的同时还要添加陀螺旋的强调动画(这是单个对象的组合动画)。
——总是有前因和后果的。在一个动作发生之前或之后,总会有相关的对象也发生动作。例如:要让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变得自然,我们就需要让背景由暗到明再到暗进行变化(这是多个对象的组合动画)。
单个对象组合动画的应用以同步案例2-3为例。
这是一页“P”、“P”、“T”三个字母从屏幕中心飞散并消失的动画。
要制作从屏幕中心飞出的动画,最简单的做法是直接用直线路径动画:为对象绘制从中心向四周移动的直线路径。但这样的效果显得简陋而僵化,且缺少随意之美。所以,在本例中,设计师采用的是组合动画:直线路径+旋转进入+陀螺旋强调+淡出退出。
操作要点:
1)旋转加陀螺旋的效果,给直线运动的对象赋予了随风转动的效果,而这个转动不是平面的,而是全方位的,有更强的立体感。给人以“天女散花”或“纸屑纷飞”的效果,更加真实。
2)在旋转进入动画结束时,立即开始淡出的退出动画。这是一种平缓的消失,让人产生“雪花融化”或“飞出视线”的联想。
3)多个对象的同时动画和重复动画,营造出一种群体动画的场面,较有气势。“P”、“P”、“T”三个字母为一组,同时向三个方向进行同样的动画;以组为单位的重复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错位重复(每组之间有0.1秒的延迟)。这是一种随机和凌乱的美,更加自然。
每组动画进行了12次(错位重复了11次)。
多个对象组合动画的应用以同步案例2-4为例。这是用文字撞击画面导致玻璃向四周飞散的动画页面。
怎样才能让文字的出现带有震撼性效果?衬托!
文字自身无论怎么变化都是苍白无力的。当文字从画面底部缩放到屏幕中央时,瞬间把玻璃击碎,并引起玻璃四散飞出,这种震撼就非同凡响了。
文字撞击是因,玻璃飞溅是果。前后关联清晰,自然容易理解。
1)不同对象之间动作的衔接是要点也是难点。“第三届锐普PPT大赛”文本是在基本缩放动作结束时才能真正到达画面中心,“整幅玻璃”也应该在这个时候才能出现。
2)为表现连贯效果,看起来同一个动画往往是由不同对象接力实现的。例如:碎玻璃出现并飞散的动画,刚开始是一张图片“整幅玻璃”的快速闪现,随后的飞散效果是由几十张碎片图形(freeform)同时做出的。
3)动画节奏也是一种美。文字撞击和玻璃粉碎都采用了非常快的动画,突出了速度感;而玻璃飞散则采用了稍慢的速度,给人一种慢镜头的感觉,更加突出细节,震撼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