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复盘赵国之失

稍稍总结一下以上的一些观点,赵国是在正确的时间(退无可退,接收上党无错,晚打不如早打)、正确的地点(山地作战,战略要地),打了一场正确的战争(秦国不会放过赵国,秦赵必有一战)。

既然有这么多“正确”,那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长平惨败如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这稍微多说一句,史学界对40万赵军被俘坑杀至今仍有争议,无论从秦军的伤亡数量、战事的惨烈程度还是战地遗址的考古发掘来看,45万赵军全军覆没或许问题不大,但被俘的赵军可能远远没有40万。

我们最需要面对的问题,是赵括对战败要负多大的责任。

对于廉颇而言,正面作战失利之后,选择放弃野战筑垒防守的持久战自然是非常理性的选择,从这一点而言,廉颇也不愧为战国名将之一。但问题是,廉颇尽管责任重大,但他关注的范围仍然是战场本身,至于赵国的国力是否能支撑持久战的消耗,这并不在廉颇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对于赵孝成王而言,军事逻辑和经济逻辑是他必须同时予以考虑的,即使赵王知道筑垒防守的持久战在军事上是最稳妥的选择,他也没有财力、物力去支撑一场廉颇式的战争,这样打下去,赵国经济破产、军粮失供,长平便是不战自溃。

既然廉颇已经证明了自己在长平战场的野战和速决战中无法战胜秦军,而赵国经济又无法支撑廉颇提出的持久战,那么,对于赵王而言,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换帅了。而换上的这个赵军新统帅,除了必备的军事素质以外,恐怕最先决的条件就是认同(哪怕是被迫认同)赵王的速决战,从这一点来说,赵括可以看作赵王速决战略的战场代理人,他唯一可行的战法就是离开壁垒从速野战。

既然赵括的战法已经被限死为“速决战”,那么,对赵括是否合格的考量只能是看他的临阵指挥能力了。从长平之战的战局发展来看,赵括的临阵指挥能力实属一般,那么轻易地就走进了白起的包围圈,被围后也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但在赵军被围四十余日的惨烈态势下,赵括仍然能有效组织起多次突围行动,断粮的赵军仍然能够维系基本的士气,作为一支整体军事力量服从赵括的统一指挥,足见赵括也不是一个传说中的草包,也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毕竟,赵军的最后崩溃是赵括突围牺牲之后才发生的,也可以看出赵括对这支军队的重要性。

但换个角度说,如果廉颇被迫同意了赵王的速决战法,难道就能够打赢吗?他在野战中连续败于王龁三场,如果对手换成了野战之王白起,廉颇大概率只会败得更多更惨。当然,如果易地处之,廉颇还不至于像稚嫩的赵括那样走入白起的包围圈,将长平之战打成被包围战和被歼灭战,结局应该更类似一场惨烈的被击溃战,廉颇损失个十几二十万赵军,然后带着剩下的一半残军撤回赵国,这种“普通”的胜仗,白起一辈子不知道打了多少场。

因此,我可以说,如果赵王不用赵括,依旧用廉颇或者其他宿将,坚持打速决战,仍旧改变不了长平之战是一场大败的结局,只是,不至于全军覆没罢了。

也许会有人脑洞大开地说,不是还有李牧吗?从李牧的履历来看,长平之战时的李牧很可能只是赵国边军的一名没有军功的基层军官,还远未走进赵国朝廷的视野,更何况做一军主帅了。

复盘下来,赵国既无可能在速决野战中击败秦军,也没有国力支撑一场持久战,那么,赵国是不是就一点机会没有了?如果一点机会没有,为什么本文一开始说这是一场赵国一定要打的战争呢?

我仍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赵国打赢长平之战的机会很大,只是这些机会远不在战场上。我们需要跳出战场。

无论怎么复盘长平之战,你很可能都会发现,只要是赵国和秦国单挑,无论是廉颇还是赵括,无论是速决野战还是筑垒持久战,无论是骑兵还是山地步兵,你穷尽一切组合,都很难为赵国找到出路。

一言以蔽之,秦赵的硬实力差距放在那里。时至战国中晚期,秦国的全面优势已经确立,即使是贵为战国第二军事强国的赵国,也绝无可能在一场倾国之战中单挑从而战胜秦国。当然,这并不是说,赵国不可能在一场像阏与之战这样的局部战争中打赢秦国,只是说,如果秦国和你打一场倾尽全力的国战,军事实力低半档,但综合国力低一档的赵国没有任何机会。

赵国的机会在于外交,在于合纵,在于盟友。

只要有了盟友,无论是持久战还是速决战,赵国几乎都是满盘皆活。只要我们跳出“赵国为何就是无法单挑战胜秦国”这个思维定式,将目光转向整个战国世界,就有了新的战略思路。

先说持久战。长平之战打到后期,赵国军粮紧缺,“请粟于齐”,但被齐国拒绝了,如果赵国此时能够得到齐国等国的后勤援助,赵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廉颇的持久战法就有了有效的经济支撑,可以长久在壁垒中和秦军耗下去,即使不敌,也可以逐渐后撤,等待天下形势的变化。在缺粮问题上,时间是站在农业更发达的秦国一边的;但在天下形势这个问题上,时间是站在赵国一边的,赵国如果真的证明自己和秦国有一战之力的话,那些不敢救赵的诸侯们看到秦军主力深陷长平战场,心思自然就活泛了起来,赵国的各种机会就来了。

这就好比拿破仑战争时代的侵俄之役。在俄国顶住了拿破仑的全力一击之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些被拿破仑的军力打怕了的国家就开始纷纷加入“反法联盟”,最终在莱比锡大战中一举粉碎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

再说速决战。也许会有人说,战国时代诸侯又不是没有合纵过,哪次是真的打疼秦国的?的确,平日里的合纵是各国都不愿使出全力,每家保存实力,加起来还是不敌秦国,但长平之战不一样,面临生死存亡的赵国已倾尽全力,也在前线牵制住了秦军主力,此时诸侯如果决定合纵,很可能会迅速打破秦赵在长平战场的僵持状态。

当然,我这样说仍然是推测而已,但我们不妨用邯郸之战的战局发展来印证一下。长平之战结束第二年(前259年),秦军兵围邯郸,前后三次增兵,兵力累计达到40万人以上,考虑到“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此役秦军也几乎算是倾国全出,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拿下邯郸。等到信陵君窃符带八万魏军救赵,再加上春申君率领的十万楚军,数十万秦军迅速崩溃,不仅邯郸之围被解,联军还收复了大量失地。

邯郸之战时,秦军固然是一支久攻不下的疲惫之师,锐气和实力都低于长平之战时,但赵军相较长平之战时的实力衰退更为严重,秦军围城时赵国只能凑出十万正规军交给廉颇守城而已。

45万大军全军覆没之后,这支只剩一口气的半残赵军,加上18万魏楚联军,都可以在邯郸城下给秦军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败,其中固然有各种机缘巧合之处,但足见秦国此时军力再强,也没达到无视一次“严肃”合纵的地步。

邯郸之战中尚且如此,如果是长平之战呢?那时赵军实力处于顶峰,场面上虽处下风,但仍然可以硬顶住秦军主力。更重要的是,秦国此时也近乎倾尽全力,征兵甚至已征到了十五岁,《史记》称“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如果此时诸侯出兵,哪怕仍然只是各十万左右的“偏师”而已,再加上赵国得到了粮食援助,谁能说赵魏韩联军不可以取得比邯郸之战一样甚至更大的战绩?

别忘了,在楚国和秦国全力鏖战蓝田之时,正是韩魏联军的突然参战,让本来看上去占了上风的楚国全面溃败。

那么,赵国是如何在外交上丧失了长平之战的唯一胜机呢?其中自然有列国惧怕秦国,短视无大略,得过且过,甚至想从秦赵火拼中渔利的因素,比如齐国连借粮都不愿意,就是典型的不智之举。

但要负最大责任的仍然是赵国君臣们。即使到了秦赵开战之后,赵王明知秦国不会放过赵国,却还是派使者赴秦谈判,而不是派使者去列国谋求合纵的可能性,最后秦赵谈判自然以失败而告终,而楚魏各国也不知赵国是否真的会和秦国决死一战,唯恐成为秦国新的打击对象,不敢发兵救赵,从而让赵国在整个长平之战期间处于孤军奋战的窘境。

刘勃在《战国歧途》中写道:“当时赵国的处境,大夫虞卿看得最透彻,即你一定要对外显示出跟秦国死磕到底的决心”,方才有可能得到楚魏等国的援助。

这也正如林聪舜在《赵国接收上党导致长平惨败之说的检讨》一文中所说,“赵国犯的重大错误,不在接收上党郡,而是既贪上党郡之利,又无与秦决战提前摊牌的决心与准备,国家战略摇摆不定,终至孤立无援,坐陷长平惨败绝境”。

长平之胜,令秦国扫清了兼并天下之路上的最后一个强敌,战国的结局几无其他悬念。但历史的吊诡之处是,一年后的邯郸之战却又严重迟滞了秦国统一霸业的时间表,这使得长平之战的面目变得更加神秘起来。

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第二年,嬴政出生,战国的大结局属于他。

延伸阅读:

《中国古兵二十讲》,杨泓、李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版。

《中国军事通史·战国军事史》,军事科学院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先秦战略地理研究》,宋杰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战国史》,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版。

《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陈恩林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战国歧途》,刘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版。

《中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会战》,纽先钟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a8ZQgwCPvBG+L7j9fjs1YEdfxZUoN/t5Z0oi2RlQQ/MjmvwTQgizSnT30/eHiB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