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军一路出汉中、占关中和扫韩魏时,项羽和楚军在干吗呢?难道就如此笃定地坐视刘邦一路坐大吗?
这就触及了项羽此时面对的重要危机。事实上,在汉军进军关中之前,旧齐国贵族田荣就率先起兵反楚,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消灭了项羽在齐地建立的三个王国——齐国、胶东国、济北国,而后自封为齐王。更让项羽恼怒的是,田荣还指使彭越攻入楚国境内,大败楚将萧公角,成为项羽的心腹之患。
汉王元年八月,项羽决定出兵讨伐田荣,平定齐国。而八月,正是韩信暗度陈仓的那个月,项羽的伐齐给了汉军从容吃掉关中三王的战略窗口期。
楚军的战力此时仍是强悍无比,到第二年(前205年)春天,楚军先是将彭越赶出了楚国境内,继而又大败田荣、彭越联军,彭越躲回了老根据地巨野泽(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打游击,田荣更是兵败身亡。项羽攻占了齐都临淄,立田假为王。
这下子,项羽总可以脱出手来,对付正在东进的刘邦了吧?
但新的意外又发生了。田荣的弟弟田横又接过反楚的大旗,在齐国东部地区继续率军抵抗楚军。项羽的军队在野战中似乎战无不胜,但田横的军队更像是打起了游击战,越战越强,让楚军陷入了四处起火、应接不暇的乱战之中。项羽此时的处境,像极了深陷西班牙游击战泥潭的拿破仑,主力军队完全无法抽身对付刘邦。
如果以历史的后见之明来看,项羽对“谁是最主要的敌人”明显产生了战略误判,在汉军席卷关中继而攻略关东的最敏感时刻,将主力投入到对齐战场上,丧失了在早期击败刘邦的战机。从楚汉战争的中后期发展来看,如果项羽起初就率楚军主力与汉军决战,很可能是汉军所无法抵挡的,事实上,在楚汉战争全程的大部分战役中,只要是项羽倾力与刘邦作战,总是能占得上风,甚至大胜,奈何刘邦一方在初期实力迅速膨胀之后,已经取得了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各种战略优势,几次战术上的失败,甚至大败都无法再撼动其体量优势。
但李开元在《楚亡》一书中认为,楚国此时“先齐后汉,北攻西守”的战略方针本算是稳妥的正确决策,但田横在齐国的抵抗之持久,刘邦在关东进军之迅猛,却完全出乎楚国君臣的意料,于是乎,“项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邦联合诸侯各国,一步一步地逼近过来,楚汉的决战,将在楚国境内进行的前景,也随之一步一步地清晰起来”。
就在楚军主力深陷齐国战场之时,汉军果然没有丝毫耽搁地出手了,而且这一出手就大有一战灭掉楚国的势头。
汉王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亲率汉军主力及已经附汉的常山王张耳、魏王豹、韩王信(此韩信非彼韩信)、河南王申阳及殷王司马卬等五国诸侯,组成了总兵力高达56万人的六国联军,分北中南三路大举攻楚,闪电横扫项羽在楚国的留守兵力,甚至项羽的爱将龙且也迅速溃败。
在彭越又率三万人与汉军主力会合之后,汉军总数已增长到近60万人,在兵力上已超过楚军数倍,在开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楚国甚至丢掉了国都彭城。
毫不夸张地说,楚国就快亡国了。此时,距离楚汉战争爆发(汉王元年八月),才刚刚八个月。
不久前还执天下之牛耳的项王和楚军,在短短八个月内,不仅丧失了第一强权的地位,精心构建的霸王天下秩序也分崩离析,甚至濒临亡国,这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吧。
如果拿战国时代来类比的话,此时就相当于秦国带领着魏韩赵齐四国联军“连横”伐楚,以楚国的实力而言,连秦国一国都敌不过,更何况还连横着四国呢?
楚国此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崩坏到了极致,刘邦的汉国几乎“连横”了天下所有的诸侯国进攻楚国,而楚国除了自己孤军以外,连项羽曾经的爱将——英布的九江国都在一旁坐山观虎斗,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盟友的话,也就是章邯那支还没有被消灭的残军了,但后者还被韩信团团包围在废丘孤城中。
此时,项羽的军队孤悬齐国,无辜楚国旧地甚至连国都彭城都陷于六国联军之手,这不是“四面楚歌”又是什么?虽然,这个成语还要到三年半之后的垓下之战中,才被“发明”出来。
如果没有什么奇迹出现的话,四面楚歌的项羽在前205年四月,就将自刎于齐楚之间的某个地方了,甚至也毫无悲壮可言,天下第一强军在短短八个月内就不可思议地一路溃败、丧师亡国,如此不堪一击,还有谁会去“至今思项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