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3 传输与交换技术

1.数据通信与交换方式

知识点说明:

难度系数:☆☆ 考查频度:☆ 考查权重:☆☆☆

对于本知识点来说,主要是能够从原理性上了解各种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特别是要扎实地掌握各种交换方式的过程、开销、特点及主要代表。

知识点详解:

(1)数据通信方式。

· 按照数据传输方向,可以分为3种: 单工 通信,即信息只能在一个方向传送,如 无线电广播 有线电视 等; 半双工 通信,即双方可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够同时接收和发送,如 无线电台 对讲机 ,由于相对全双工而言,设备价格更低,因此通常在要求不高时使用; 全双工 通信,即可以同时双向信息传送,如 现代电话通信

· 按同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 异步传输 ,即将各个字符分开传输,字符间插入诸如“起始位”、“终止位”的 同步信息 ,而且通常还需要加入“ 校验信息 ”,适合 长距离传输 ;二是 同步传输 ,即顺序地连续传输,通常是在 传输前进行同步 ,然后在传输时双方以同一频率工作,这种通信方式通常用 于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如磁盘访问。

(2)交换方式。

通信网络中通常有许多中间结点,因此信息在传输时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结点,这些交换结点转发信息的方式就是 交换方式 。表8-6列出了几种常见的交换方式的对比。

表8-6 常见的交换方式的对比

2.复用技术

难度系数:☆☆☆ 考查频度:☆☆☆☆ 考查权重:☆☆☆

对于本知识点来说,主要需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类型、技术要点和应用点,包括要对复用的产物T1、E1有一定了解。

知识点详解:

多路复用技术是把多个低速信道组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链路的利用率,从而使得一条高速的主干链路同时为多条低速的接入链路提供服务,也就是使得远程网络的干线可以同时运载大量的话音和数据传输。多路复用技术最常用的是两个设备:一是 多路复用器 ,在发送端根据约定规则把多个低带宽信号复合成一个高带宽信号;二是 多路分配器 ,根据约定规则再把高带宽信号分解为多个低带宽信号。这两种设备统称为 多路器(MUX 。多路复用原理如图8-6所示。

图8-6 多路复用原理示意图

(1)多路复用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其中时分多路复用又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表8-7中列出了它们的关键知识点。

表8-7 复用技术的特性与应用

另外还有一个常考的知识点,那就是针对时分复用线路计算带宽。对于同步时分复用而言,情况相对比较简单,只需叠加每个信道的带宽需求即可。例如,10个9.6Kbps的信道按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如果忽略控制开销,在同步TDM情况下,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是10×9.6Kbps,即96Kbps。如果是统计时分复用,则相对会比较复杂一些。应在此直接叠加的基础上,乘以子信道的忙时,同时还可能需要考虑控制开销。例如,10个9.6Kbps的信道按统计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假定每个子信道只有3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控制开销为10%,那么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是:

9.6Kbps × 10 ×(30% + 30% × 10%)≈32Kbps

(2)常见数字传输系统。

在电话的语音通信中,通常是对4kHz的话音通道按8kHz的速率采样,用128级(2 7 ,因此需要7bit)量化,因此每个话音信道的比特率是56Kbps,而由于在传输时,需要在每个7bit组后加上1bit的信令位,因此构成了64Kbps的数字信道。表8-8所示为常见的数字传输系统的原理、组成与应用地区。

表8-8 常见的数字传输系统的原理、组成与应用地区

3.差错控制技术

难度系数:☆☆☆ 考查频度:☆☆☆☆ 考查权重:☆☆☆

对于本知识点来说,主要需要了解奇偶校验法,掌握CRC与海明码两种检错/纠错机制,能够理解码距、计算校验码、根据校验码判断是否出错、利用海明码找出错误位、了解主要的CRC应用等。

知识点详解:

在数据传输中出现随机性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差错控制方法。在数据通信中常用的办法是检错和纠错码。最简单的是奇偶校验码,它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均是添加1 位校验位 ,根据信息码中1的个数来决定校验位的取值,使得填入校验位后,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偶数(偶校验)。对这方面知识的更深入的考查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明码距。

海明的冗余数据位检测和纠正代码差错的理论和方法指出:可以在数据代码上添加若干冗余位组成码字。 将一个码字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改变的最小位数 就是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简称 码距 。从这里将得出:没有加冗余校验码的任何编码,它们的码距就是1,即只要改一位,就可以变成另一个码字了;而奇偶校验码则添加了1位校验码,使得要变成另一个码字至少要修改两位,这就使其码距变成2了。根据定义得知,码距是不同码字的海明距离的 最小值 。判断码距时,可以列出一些码进行判断,找出最小的位数即可。

另外,还需要记住以下几个关键的关系。

· 可查出多少位错误:根据海明的研究发现,可以发现“ ≤码距-1 ”位的错误。

· 可以纠正多少位错误:根据海明的研究发现,可以纠正“ <码距/2 ”位的错误,因此如果要能够纠正 n 位错误,则所需最小的码距应该是“ 2 n +1 ”。

(2)海明校验码。

要计算海明校验码,首先要知道海明校验码是放置在2的幂次位上的,即“1,2,4,8,16,32…”,而对于信息位为 m 的原始数据,需加入 k 位的校验码,它满足 m + k +1<2 k 。计算时总令人感到头痛。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则是从第1位开始写,遇到校验位留下空格。例如,原始信息为101101100,并采用偶校验,如图8-7所示。

图8-7 填入原始信息

然后根据以下公式填充校验位“1,2,4,8”:

注:指的是半加—进位加法、异或;B n 代表位数。

然后将结果填入,得到如图8-8所示的结果。

图8-8 完成计算

如果给出一个加入了校验码的信息,并说明有一位错误,则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方法找出来。假如给出的校验码信息如图8-9所示。

图8-9 有一位错误

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然后从高位往下写,得到1011,即十进制数的11,因此出错的位数为第11位。而剩下的问题就是这个公式如何来的?首先计算校验码时,1、2、4、8位都是空的,因此在公式的左边;当进行校验时,1、2、4、8位都已经有值,因此要参与计算。而这些值是根据表8-9得到的,也就是生成B1、B2、B4、B8四个公式,而公式中要参与计算的位,是在表8-9中出现“1”的那个位。要说明的是,表8-9就是对数据位的二进制描述。

表8-9 校验码计算

由于海明码距在计算和纠错过程中,计算都过于复杂,无法很容易使用硬件实现,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用得并不是很广泛。

(3)CRC校验码。

由于CRC的实现原理十分易于用硬件实现,因此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差错控制。CRC的考查点主要有3个:常见的CRC校验位;计算CRC校验码;检查信息码是否有CRC错误。

· 常见的CRC校验位,如表8-10所示。

表8-10 常见的CRC校验位

· 计算CRC校验码。

要计算CRC校验码,需要根据CRC生成多项式进行。例如:原始报文为“11001010101”,其生成多项式为:“ x 4 + x 3 + x +1”。在计算时,是在原始报文的后面若干个0(等于校验码的位数,而生成多项式的最高幂次就是校验位的位数,即使用该生成多项式产生的校验码为4位)作为被除数,除以生成多项式所对应的二进制数(根据其幂次的值决定,得到11011,因为生成多项式中除了没有 x 2 之外,其他位都有)。然后使用模2除,得到的余数为校验码,如图8-10所示。

图8-10 计算CRC校验码

然后将0011添加到原始报文的后面就是结果:110010101010011。

· 检查信息码是否有CRC错误。

检查信息码是否出现了CRC错误的计算很简单,只需用 待检查的信息码 作被除数,除以生成多项式,如果能够 整除 就说明没有错误,否则就是出错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CRC检查出现错误时,它是不会进行纠错的,通常是让信息的发送方重发一遍。 0GKIdy6H2wkAgJljbwSMA4bu2xX0Zz0xIF8Y48bZBHc56A515p9BZPvl3RXevU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