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8 总体评述

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资源流和服务流吸收、交汇、转换和衰减的耗散系统。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城市系统资源、能源过度消费,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反映出城市代谢系统研究与实践的迫切性。本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城市新陈代谢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指标,认识到城市代谢系统的理论内涵和机理研究涉及系统动力学、产业生态学、资源能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会,而未来城市新陈代谢研究的重要方向即是物质、能量和经济要素流的方法统筹与集成。在对城市新陈代谢系统模拟的基础上,本章指出,深化城市新陈代谢理念在城市资源环境预警、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和绿色社区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将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及城市生态学者已经在中国城市新陈代谢研究过程中发挥了中坚的作用。在当下和将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学者进一步深化城市新陈代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而言:

第一,国内外对弹性城市的研究侧重于概念、生态、规划实践等方面,缺乏对于经济、社会、生态、工程的集成弹性研究,尤其欠缺对弹性城市中城市新陈代谢系统的综合测度。此外,有关弹性城市的研究基本处于概念阐述阶段,其实证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对城市新陈代谢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研究将是弹性城市的重要组成。

第二,鉴于城市新陈代谢高度系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其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基于黑箱模式的城市新陈代谢输入与输出效率研究,鲜有学者关注到城市内部差异化经济、产业、社会、空间特征与城市新陈代谢效率差异的耦合,以及城市新陈代谢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化城市新陈代谢内部物质、能流的交换、转换机制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城市新陈代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性。

第三,目前以对单个城市的新陈代谢系统模拟为研究的热点,其他尺度的城市新陈代谢研究成果有限。城市新陈代谢鲜见于城市群、经济区等大尺度新陈代谢系统的综合研究,尤其是缺乏差异化发展类型城市代谢的比较研究;微观方面,居住区尺度的新陈代谢研究已有学者开展,但差异化居住区的环境、人口、产业差别,使得仅有的研究成果的可借鉴性较差。研究我国重点城市新陈代谢的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和机制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学者需要重点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第四,从研究原理和方法来看,已有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具有明显的交叉性学科特色。学者们往往引用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研究城市新陈代谢的测度以及它与社会、生态的相互作用。基于系统论的物质流分析法和热力学理论的能值分析法是城市新陈代谢研究的主流方法。在能值分析法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创新出能值生态足迹法、净初级生产量的人类占用等方法。此外,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亦成为宏观区域的社会代谢综合测算方法。

第五,合理有效的城市新陈代谢指标体系建构不仅可以完善城市新陈代谢研究领域的内容,为下一步大尺度宏观视角的城市新陈代谢研究提供依据,也可以据此弥补目前我国新陈代谢指标混乱、模型缺乏普适性等缺陷,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得以加强。

第六,专门针对城市新陈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少,一些学者已经研究得出结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影响城市新陈代谢变化的直接因素,但鲜有学者关注到产业、经济发展差异与城市新陈代谢的耦合,城市化与城市新陈代谢的关系等。土地利用变化的代谢响应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和深入,但除此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城市新陈代谢变化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的,成为本书需要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RxTjm4OKmQhjaByI8xqvAwbYGsGuKI4DTf3VtyIc5HZsMD2prUxfVVpasN32kt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